2015~2016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综合试卷(二)及答案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715102 上传时间:2017-05-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综合试卷(二)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综合试卷(二)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综合试卷(二)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综合试卷(二)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2016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综合试卷(二)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综合试卷(二)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综合试卷(二)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初二数学期末复习综合试卷(2) 命题:汤志良;审核:杨志刚;试卷分值 130;知识涵盖:八下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 (2015通辽)下列调查适合抽样调查的是( )A审核书稿中的错别字; B对某社区的卫生死角进行调查;C对八名同学的身高情况进行调查; D对中学生目前的睡眠情况进行调查;2. 已知一个样本中,50 个数据分别落在 5 个组内,第一、二、三、四、五组数据的个数分别为2、8、15、20、5,则第四组的频率为()A0.1; B0.2; C0.3; D0.4;3.下列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 ; B ;

2、C ; D ;25a2ab2a0.54.如图,函数 与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3yxyx5若把分式 (x,y 为正数)中的 x,y 分别扩大为原来的 3 倍,则分式的值是()2A扩大为原来的 3 倍; B缩小为原来的 3 倍;C扩大为原来的 9 倍 ;D不变;6. (2014吉林)如图,四边形 ABCD,AEFG 都是正方形,点 E,G 分别在 AB,AD 上,连接 FC,过点 E作 EHFC 交 BC 于点 H若 AB=4,AE=1,则 BH 的长为()A1; B2; C3; D ;27.如图,D,E 分别为ABC 的 AC,BC 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 DE 折叠,使点 C 落在

3、 AB 边上的点 P处若CDE=48,则APD 等于()A42; B48; C52; D58;A. B. C. D.第 6 题图 第 7 题图第 8 题图8. 如图,菱形 ABCD 的对角线的长分别为 2 和 5,P 是对角线 AC 上任一点(点 P 不与点 A、C 重合)且PEBC 交 AB 于 E,PFCD 交 AD 于 F,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 B2; C3 D ;52 539. 已知四边形 ABC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 ABCD,AB=CD,则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B若 ACBD,AC=BD,则四边形 ABCD 是矩形;C若 ACBD,AB=AD,CB=CD 则

4、四边形 ABCD 是菱形;D若 AB=BC=CD=AD,则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10.(2013东营模拟)如图,已知点 A 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点 B,C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2yx的图象上,且 ABx 轴,ACy 轴,若 AB=2AC,则点 A 的坐标为()4yxA (1,2) ; B (2,1) ; C ; D ;2, 23,二、填空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11事件 A 发生的概率为 ,大量重复做这种试验,事件 A 平均每 100 次发生的次数是 .12012.如图,平行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 O,两条对角线的和为 18,AD 的长为 5,则

5、OBC 的周长为 13.当 = 时,关于 的方程 有增根.mx13m14如图,在菱形 ABCD 中,对角线 AC=6,BD=8,若过点 A 作 AEBC,垂足为 E,则 AE 的长为 15.若 ,则 的值等于 .20x213x16.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2,BC=4,对角线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 AD、AC 于点 E、O,连接 CE,则CE 的长为 17.(2015泰州)点(a-1, ) 、 (a+1, )在反比例函数 (k0)的图象上,若 ,则1y2yyx1y2a 的范围是 第 12 题图 第 14 题图第 18 题图第 16 题图第 10 题图18.如图,在菱形 ABCD

6、中,对角线 AC=6,BD=8,点 E、F 分别是边 AB、BC 的中点,点 P 在 AC 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存在 PE+PF 的最小值,则这个最小值是 三、解答题:(本题共 10 大题,共 76 分)19.计算或化简:(本题满分 15 分)(1) ; (2) ;2236322(3) ; 122xyA20. (本题满分 5 分)化简求值:,其中 , ;2aba13ab21. (本题满分 5 分)解方程: ; 132x22. (本题满分 6 分)为更好地宣传“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驾车理念,某市一家报社设计了如图的调查问卷(单选) 在随机调查了某市全部 5 000 名司机中的部分司机后,

7、统计整理并制作了如下的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条形统计图,并计算扇形统计图中 m= ;(2)该市支持选项 B 的司机大约有多少人?(3)若要从该市支持选项 B 的司机中随机选择 100 名,给他们发放“请勿酒驾”的提醒标志,则支持该选项的司机小李被选中的概率是多少?23. (本题满分 8 分)(1)已知 , ,求 的值.12xy22xyxy(2)已知 ,求 的值.13xy2xy24. (本题满分 6 分)(2015扬州)扬州建城 2500 年之际,为了继续美化城市,计划在路旁栽树 1200 棵,由于志愿者的参加,实际每天栽树的棵数比原计划多 20%,结果提前 2 天完成,求

8、原计划每天栽树多少棵?25(本题满分 6 分)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点 E、F 分别在 BC 和 CD 上,AE=AF(1)求证:BE=DF(2)连接 AC 交 EF 于点 D,延长 OC 至点 M,使 OM=OA,连结 EM、FM,试证明四边形 AEMF 是菱形26. (本题满分 7 分)(2013十堰)如图,已知正比例函数 y=2x 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 A(m,-2)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观察图象,直接写出正比例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3)若双曲线上点 C(2,n)沿 OA 方向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B,判断四边形 OABC 的形状并

9、证明你5的结论27. (本题满分 8 分)如图,把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 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内,若A=90,AB=AC,且 A、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4,0) 、 (0,2) (1)求点 C 的坐标;(2)将ABC 沿 x 轴的正方向平移 m 个单位长度至第一象限内的DEF 位置,若 B、C 两点的对应点E、F 都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求 m、k 的值和直线 EF 的解析式;ky(3)在(2)的条件下,直线 EF 交 y 轴于点 G,问是否存在 x 轴上的点 M 和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 P,使得四边形 PGMF 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 M 和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

10、说明理由28. (本题满分 10 分)如图 1,直角梯形 ABCD 中,ADBC,ADC=90,AD=8,BC=6,点 M 从点 D 出发,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 A 运动,同时,点 N 从点 B 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 C 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过点 N 作 NPAD 于点 P,连接 AC 交 NP 于点 Q,连接 MQ设运动时间为 t 秒(1)AM= ,AP= (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2)当四边形 ANCP 为平行四边形时,求 t 的值(3)如图 2,将AQM 沿 AD 翻折,得AKM,是否存在某时刻 t,使四边形 AQMK 为为

11、菱形,若存在,求出 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使四边形 AQMK 为正方形,则 AC= 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D;2.D;3.B;4.D;5.A;6.C;7.B;8.A;9.A;10.B;二、填空题:11.5;12.14;13.-6;14.4.8;15. ;16. ;17. ;18.5;2351a三、解答题:19.(1) ;(2) ;(3)1;320. ;21. ;abx22.(1)20;(2)1150;(3) ;2323.(1) ;(2) ;749524.100;25.略;26.(1) ;(2) 或 ;yx10x1(3)四边形 OABC 是菱形证明:A(-1,-2) ,OA= ,由题

12、意知:CBOA 且 CB= ,CB=OA,55四边形 OABC 是平行四边形C(2,n)在 上,n=1,C(2,1) ,OC= ,OC=OA,yx四边形 OABC 是菱形27.(1) (-6,4) ;(2)ABC 沿 x 轴的正方向平移 m 个单位长度至第一象限内的DEF 位置,D(-4+m) ,E(m,2) ,F(-6+m,4) ,点 E、F 都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2m=4(-6+m) ,解得 m=12,kyxE 点坐标为(12,2) ,F 点的坐标为(6,4) ,k=122=2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4yx设直线 EF 的解析式为 y=px+q,把 E(12,2) ,F(6,4)

13、代入得 ,解得 ,164pq136pq直线 EF 的解析式为 ;3yx(3)当 x=0 时, =6,16G 点坐标为(0,6) ,四边形 PGMF 为平行四边形,N 点为 GF 为中点,N 点坐标为(3,5) ,设 M 点坐标为(x,0) ,N 点为 MP 为中点,P 点坐标为(6-x,10) ,P(6-x,10)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24yx10(6-x)=24,解得 x= ,M 点坐标为( ,0) ,P ;185185,1028.(1) ; ;82tt(2) (2)四边形 ANCP 为平行四边形时,CN=AP,6-t=8-(6-t) ,解得 t=2,(3)存在时刻 t=1,使四边形 AQMK 为菱形理由如下:NPAD,QP=PK,当 PM=PA 时有四边形 AQMK 为菱形,6-t-2t=8-(6-t) ,解得 t=1,要使四边形 AQMK 为正方形ADC=90,CAD=45四边形 AQMK 为正方形,则 CD=AD,AD=8,CD=8,AC= 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