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150961 上传时间:2017-09-1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鸡西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鸡西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鸡西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二一年鸡西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本考场试卷序号(由监考填写)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 120 分钟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 120 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总分核分人得分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 16 题,共 26 分)1请将下面一句话用楷体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 分)我们带着梦想,走向未来。2阅读下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 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潜藏着光明和纯洁的种子。当千千万万棵种子在心底,在艰硬的壳里,弓起了 x 满力量的腰,我们就听见了它们破土而出、震耳欲聋的声音。(1)给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 (2 分)

2、潜 藏( ) x 满( )(2)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2 分)改为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改为 (3)文段中,第 处有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2 分)3仔细观察漫画超额完成 ,说说漫画的含义。 (2 分)4今年 4 月 14 日,我国青海玉树发生了 7.1 级地震,灾情严重。即将初中毕业的桑姆,因为伤情严重,无法参加毕业考试。请你带着鸡西人特有的情意给她发一条短信,鼓励她战胜困难,重返校园。 (3 分)5古诗文默写。 (10 分)(1)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2)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3)了却君王天

3、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莲是高洁的象征,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 , ”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来表现自己洁身自好的品质。(6)今年 4 月,国家出台了国策十条,要努力改善百姓居住条件。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两句就体现了这种美好的愿望。(7)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雨浸润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的心,请你写出连续两句与“雨” 有关的诗句: , 。6走近名著。 (3 分)作为初中毕业生,你一定读了不少中外名著,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部?请写出作

4、品中一个人物及与这个人物有关的情节。著作人物情节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 711 题,共 12 分)(一)根据所给情境按要求表达。 (4 分)7你和王红一起参加鸡西市团委举办的一次大型演讲比赛,你获得了一等奖,而王红只获得了优秀奖,她很伤心。这时,你会如何安慰她?(2 分)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8获奖后,你想立即把这个喜讯告诉妈妈,在电话中你会怎么说?(2 分)(二)结合材料,综合探究。 (8 分)进入信息时代,很多学生认为,都用电脑打字了,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面对这一现象,初四某班准备开展以“写好汉字,学好汉语” 为主题的班会活动。9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为

5、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 (3 分)10班会进入“ 名家欣赏”环节,第一小组出示了三幅书法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请说说理由。 (2 分)作品 理由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11学好汉语,要先写好汉字,请结合你的学习情况,制定一个科学的练字计划。(3 分)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 1230 题,共 42 分)(一)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回答 1215 题。 (共 10 分)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

6、阳修也。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2 分)(1) 树林阴翳 翳:(2) 太守谓谁 谓: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3 分)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14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体现了太守的什么思想?(2分)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15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3 分)(二)阅读我们身边的碳排放 ,回答 1620 题。 (共 9 分)我们身边的碳排放纪双城等衣:“快速时尚 ”导致浪费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说,从 1990 年到 2005 年,全球纺织品产量从4000 万吨升至 600

7、0 万吨。其中“快速时尚” 趋势对纺织品生产和消费激增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衣服便宜了,消费者穿过几次就丢掉。但便宜衣服通常以人造材料制成,它们由石油化工原料合成,在这一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温室气体远远超过天然织物。而且,这些人造材料难以回收使用,自然降解也需要很长时间。食:少吃牛肉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18%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肉类排气。这一数据足以说明有关“ 食” 的碳排放是如何重要。而在肉类消费中,牛产生的温室气体又是最多的,每生产 1 公斤牛肉相当于向大气排放 3.66.8 公斤二氧化碳。此外,饲料的生产以及饲养牲畜的农场排出废物也都要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德国健康杂志报道称,如果饮

8、食中有三成热量是来自红肉(猪牛羊等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肉类)或乳制品,一年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 1485.1 公斤,而对应的白肉(鸡鸭鱼等)一年排放量约为 1054.2 公斤。住:盖节能房用再生纸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在寒冷的冬季,建筑取暖系统无疑将消耗大量能源。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未来 3 年北爱尔兰将建造 50 多套社会福利房,它们的节能效率超出平均水平75%。在“住”的领域要减少碳排放,不仅包括房屋设计,房间里的各种设备也同样重要。例如冬季时将空调温度调低 2 度,夏季调高 2 度,每年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900 公斤;其实卫生纸也有讲究, 新科学家提倡用

9、 100%再生纸做的卫生纸, “尽管它用起来没那么舒服,但每吨再生纤维可减少 1.52 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行:绿色交通二氧化碳的另一大来源是交通。在欧洲,交通对能源消耗占到整体能源消耗量的 20%30%。减少出行带来的碳排放,第一步就是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美国公共交通联合会称,公共交通每年节省近 53 亿升天然气,这意味着能减少 150 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摘自 2009 年环球时报 ,有改动 )16作者为什么要写我们身边的碳排放?(2 分)17文章第段划线处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2 分)18文章第段加点词“ 近 ”能否去掉,为什么?(2 分)19除了文中提到的我们身边的碳

10、排放,你还知道哪种碳排放方式?举例说明。(1 分)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20对于如何减少我们身边的碳排放,你还有哪些想法?(文中涉及的除外) (2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 2125 题。 (共 11 分)每年“世界读书日 ”前后, “阅读”都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近年来, “阅读”领域内的一些新变化,如迅速流行开来的“浅阅读” 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所谓“浅阅读 ”,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实用性甚至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 “浅阅读 ”的出现与社会竞争加剧,人们工作、学习节奏快,压力大有关;同时也与信息爆炸带来的多样选择有关。近年来,网络阅读

11、、手机阅读并存的多元化阅读方式,带来了铺天盖地的资讯。这在拓展人们知识面的同时,也使得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 ”取代了“深阅读”。对于这一现象,一些专家认为不必视同洪水猛兽。著名文化批评家王晓渔说:“30 年前,大家都读走向未来 丛书,都读的书,而发展到后来,特别是近 10 年,阅读的分野出现了。 浅阅读时代最大的进步,就是选择的自由。有人喜欢读通俗小说,有人热衷励志类、财经类的书籍,也有人青睐哲学、文史类的书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于是阅读也就呈现出了多样性。 ”然而,面对“ 浅阅读” 迅猛的攻城掠地, “深阅读”越来越式微,许多专家还是感到忧虑。事实上,近年来,世界

12、各国学者都意识到“浅阅读” 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强调传统式“ 深阅读”,如西方一些学者倡议“关掉一周电视”,反对阅读“ 浅表化”、 “快餐化” ,呼吁“深阅读”、 “深呼吸”等。“ 浅阅读 这种阅读态度导致了阅读的工具性质,加深了整个社会的浮躁。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邓志伟认为,思想使人进步,思考又往往是沉重的。那些读来显得沉重的文字,往往能够使人更好地了解社会,激发起读者的感悟和思考。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不能仅仅因为“ 浅阅读” 的轻松、愉快,而放弃学习积累的机会。“无论现代人多么功利,总得给攸关心灵的阅读留出空间。 ”接受采访时,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这样说,

13、他很怀念这样的自己:“ 在书店的一角斜倚着,默默地读着,不觉天已黄昏;在图书馆坐了一整天,闭馆的电铃声响了,周围的人都走了,我满足地伸了个懒腰;午睡时看书,书掉到地上了,我也沉沉睡去”(摘自 2010 年半月谈 ,有改动)21阅读全文,给文章拟一个标题。 (2 分)2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浅阅读” 的负面影响。 (2 分)23文段中划线句的论证方法是 ,作用 。 (2 分) 24你赞成文中哪种阅读方式?谈谈你的理由。 (2 分)25在文段中,评论家雷达谈到了读书时投入忘我的经历,请把你的阅读经历写出来,与我们一起分享。 (3 分)(四)阅读每一缕阳光都该照耀到新生命 ,回答 2630 题。

14、(共 12 分)每一缕阳光都该照耀到新生命张鸿勋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那天早上发生了日食,我看到了现场直播,也看到了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和宣传。五百年一遇,很多人都说太幸运了,太震撼了,有的甚至说,太值了。尤其是重见天日的那一刻,感觉看到了极大的奇迹。我问朋友:日食是什么?很多种答案,有一位朋友回答:是影子,是月亮的影子。我再问:一个影子,人们为什么会那么欣喜若狂呢?答:是感觉到一种重见天日的欣喜。人们通常认为一些很不寻常的事情才是奇迹,其实每时每刻都有和日食一样的所谓的奇迹发生,而每一缕新阳光照耀到的都应该是新的生命,因为那是新的当下。说到阳光,我想起了第一次下矿井,那是印象非常深刻的经历,在极为寂静的井下 500 米处,头上的矿灯照射出隐约灯光,周围异常安静,只有近处岩层渗出的地下水发出的“ 叮咚,叮咚 ”的声音,掺杂着远处隐约传来的掘煤的爆破声。那个矿井和后来我去过的其他矿井不同,煤层质量虽然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