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数学理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系列课件:回扣练习八新人教版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1504106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届高三数学理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系列课件:回扣练习八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0届高三数学理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系列课件:回扣练习八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0届高三数学理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系列课件:回扣练习八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0届高三数学理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系列课件:回扣练习八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0届高三数学理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系列课件:回扣练习八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届高三数学理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系列课件:回扣练习八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届高三数学理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系列课件:回扣练习八新人教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已知 则 等于 ( ) A. B.7 C. D.-7 解析,回扣练习八,A,2.对于任意的直线l与平面 ,在平面 内必有直线m, 使m与l ( ) A.平行 B.相交 C.垂直 D.互为异面直线 解析 (1)当直线l与平面 斜交时,A选项不成立; (2)当直线l与平面 平行时,B选项不成立;(3)当直线 l在平面 内时,D选项不成立.,C,3.已知数列an满足:a0=1,an=a0+a1+an-1 (n1), 则当n1时,an等于 ( ) A.2n B. C.2n-1 D.2n-1 解析 an=a0+a1+an-1=a0+a1+an-2+(a0+a1+ an-2)=2(a0+a1+an-2

2、)=22(a0+a1+an-3)=2n-1 a0,a0=1,an=2n-1.,C,4.2008年奥运吉祥物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 妮妮,它们的头饰分别为鱼和大海、大熊猫和森林、 奥林匹克圣火、藏羚羊和大地及京燕和天空.假如对 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的头饰重新进行安 排,如果圣火要放在中间,天空和大地不能在圣火的 同一边,问分布的种数为 ( ) A.12 B.14 C.16 D.24 解析 共2222=16种.,C,5.在一个袋子中装有分别标注数字1,2,3,4,5的五个 小球,这些小球除标注的数字外完全相同.现从中随 机取出2个小球,则取出的小球标注的数字之和为3或 6的概率是

3、( ) A. B. C. D. 解析 从分别标注数字1,2,3,4,5的五个小球中随机 抽取出2个小球的基本事件数分别为1+2=3,1+3=4,1+ 4=5,1+5=6,2+3=5,2+4=6,2+5=7,3+4=7,3+5=8,4+5=9 共10种不同的情况;而其和为3或6的共有3种情形,故 取出的小球标注的数字之和为3或6的概率是,A,6.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f(x)=x2, 若对任意的xt,t+2,不等式f(x+t)2f(x)恒成立, 则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 ( ) A. ,+) B.2,+) C.(0,2) D. ,-10, 解析 当t=1时,x1,3,若x=3,

4、则f(x+t)=f(4)=16, 2f(x)=2f(3)=18,故f(x+t)2f(x)不恒成立,故选项C、 D错误; 令g(x)=f(x+t)-2f(x)= g(x)在 上是减函 数,g(x) g(x)0在 上恒成立,即f(x+,t)2f(x)在 上恒成立,故t= 满足题意,选项B 错误,所以选A. 答案 A 7.在函数f(x)=ax2+bx+c中,若a,b,c成等比数列,且f(0) =-4,则f(x)有最_值(填“大”或“小”),且该值 为_. 解析 本题考查函数的性质和数列的性质.依题: c=-4 b2=-4a 则存在最大值-3.,大,-3,8.已知 则 =_. 解析,9.已知向量 且a

5、b,则 =_. 解析 本题考查向量共线及三角求值的知识.由于 ab,所以 10.数列an满足: 若a1= 则 数列的第2 007项为_. 解析 该题考察数列的知识,类比函数的周期和分段 函数的处理策略,分情况处理该数列的项.,-3,11.如图所示,在三棱锥SABC中, SA底面ABC,ABBC.DE垂直 平分SC,且分别交AC、SC于D、E. 又SA=AB,SB=BC.求以BD为棱,以 BDE与BDC为面的二面角的度数. 解 由于SB=BC,且E是SC的中点,因此BE是等腰三 角形SBC底边SC的中线,所以SCBE.又已知, SCDE,BEDE=E,SC面BDE,SCBD. 又SA底面ABC,

6、BD在底面ABC上, SABD.而SCSA=S,BD面SAC.,DE=面SAC面BDE,DC=面SAC面BDC, BDDE,BDDC. EDC是所求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SA底面ABC,SAAB,SAAC. 设SA=a,则AB=a,BC=SB= 又因为ABBC,所以AC= 在RtSAC中,tanACS= ACS=30. 又已知DESC,所以EDC=60, 即所求的二面角等于60.,12.设椭圆 的两个焦点是F1(-c,0),F2(c, 0) (c0),且椭圆上存在点P,使得直线PF1与直线 PF2垂直. (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设l: 直线PF2与l相交于点Q,若 求直线PF2的方程.,解 (1)直线PF1直线PF2, 以O为圆心,c为半径的圆x2+y2=c2与椭圆 有交点, 又c2=a2-b2=m+1-1=m0, 0x2= a2=m+1,m1.,(2)设P(x,y),直线PF2方程为:y=k(x-c), 直线l的方程为: 点Q的坐标为 点P分有向线段 所成比为,点P在椭圆上, 直线PF2的方程为,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