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液压辅助元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1503995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液压辅助元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6、液压辅助元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6、液压辅助元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6、液压辅助元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6、液压辅助元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液压辅助元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液压辅助元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滤器 蓄能器 油 箱,热交换器 管 件 密封装置,液压辅件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设计和选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液压系统的效率、噪声、温升、工作可靠性等技术性能。主要内容:,液 压 辅 助 元 件,一、过滤器,过滤器的分类,滤去油中杂质,维护油液清洁,防止油液污染,保证系统正常工作。,过滤器的作用,表面型:网式过滤器(可滤去d0.080.18mm颗粒,压力损失不超过0.01MPa)、线隙式过滤器(可滤去d0.030.1mm颗粒,压力损失约为0.070.35MPa)。,深度型:纸芯式过滤器(可滤去d0.050.03mm颗粒,压力损失约为0.080.4MPa)、烧结式过滤器(可滤去d0.01

2、0.1mm颗粒,压力损失约为0.030.2MPa)。 磁过滤器:可将油液中对磁性敏感的金属颗粒吸附在上面。常与其它形式滤芯一起制成复合式过滤器。,过滤器的典型结构,网式、线隙式、纸芯式、烧结式,过滤器的选用,1)过滤精度应满足系统要求 过滤精度以滤去杂质颗粒的大小来衡量。不同液压系统对过滤器的过滤精度要求见推荐表。d0.1mm为粗滤器;d0.01mm为普通滤器;d0.005mm为精滤器;d0.001mm为特精滤器。 2)要有足够的通油能力 通流能力指在一定压力降下允许通过过滤器的最大流量,应结合过滤器在系统中的安装位置选取。 3)要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不因液压力而破坏 4)要考虑一些特殊要求 如

3、抗腐蚀、磁性、发信、不停机更换滤芯等。 5)要清洗更换方便,过滤器的安装,安装在泵的吸油口 用于保护泵,可选择粗滤器,但要求有较大的通流能力,防止产生气穴现象。 安装在泵的出口 须选择精滤器,以保护泵以外的元件。要求能承受油路上的工作压力和压力冲击。 安装在系统的回油路上 滤去系统生成的污物,可采用滤芯强度低的过滤器。为防止过滤器阻塞,一般要并联安全阀或安装发讯装置。 安装在系统的支路上 当泵的流量较大时,为避免选用过大的过滤器,在支路上安装小规格的过滤器。,安装在独立的过滤系统中 通过不断循环专门滤去油箱中的污物。,安装过滤器应注意:过滤器只能单向使用。,二、蓄能器,蓄能器是液压系统中储存和

4、释放压力能的装置。它还可以用作短时供油和吸收系统的振动和冲击的液压元件。,1 作辅助动力源或紧急动力源 在工作循环不同阶段需要的流量变化很大时,常采用蓄能器和泵组成油源。另外当驱动泵的原动机发生故障时,蓄能器可作紧急动力源。,蓄能器作用,2 保压和补充泄漏 需要较长时间保压而泵卸载时,可利用蓄能器释放储存的压力油,补充系统泄漏,保持系统压力。,3 吸收冲击和消除压力脉动 在压力冲击处和泵的出口安装蓄能器可吸收压力冲击峰值和压力脉动,提高系统工作的平稳性。,按产生液体压力的方式分:弹簧式、重锤式和充气式。,蓄能器的分类,常用充气式利用气体的压缩和膨胀,来储存、释放压力能。气体和油液要隔开。充气式

5、蓄能器按隔离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活塞式和皮囊式。,蓄能器的容量计算,V -工作容积,P1 V1,P0 V0,P2 V2,容量是选用蓄能器的依据,其大小视用途而异。现以皮囊式蓄能器为例加以说明。,蓄能器储存和释放的压力油容量和皮囊中气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而气体状态的变化遵守玻义耳定律,即:,体积差 为供给系统油液的有效体积,将它代入上式,使可求得蓄能器容量 ,即:,14,理论上,充气压力 p0 与释放能量后的压力 p2 相等,但由于系统泄漏,为保证系统压力为 p2 时蓄能器还能向系统供油,则应使 p0 p2 。,用于保压时,气体压缩过程缓慢,与外界热交换得以充分进行,可认为是等温变化过程,这时取

6、 n=1; 作辅助或应急动力源时,释放液体的时间短,热交换不充分,这时可视为绝热过程,取 n=1.4。,p1 和p2 为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和维持系统工作的最低工作压力,它们均由系统要求确定。V0 为气囊最大容积,也可认为是蓄能器的容积。,蓄能器的安装使用,1)气囊式蓄能器应垂直安装,油口向下,以保证气囊的正常收缩。 2)蓄能器与管路之间应安装截止阀,以便充气检修;蓄能器与泵之间应安装单向阀,防止泵停车或卸载时,蓄能器的压力油倒流向泵。 3)安装在管路上的蓄能器必须用支架固定。 4)吸收冲击和脉动的蓄能器应尽可能安装在振源附近。,16,按油面是否与大气相通,可分为开式油箱与闭式油箱。开式油箱广泛

7、用于一般的液压系统;闭式油箱则用于水下和高空无稳定气压的场合,这里仅介绍开式油箱。,三、油箱,油箱的功用,储存系统所需的足够油液 散发油液中的热量 逸出溶解在油液中的空气 沉淀油液中的污物 对中小型液压系统,泵装置及一些液压元件还安装在油箱顶板上,油箱的结构,总体式结构 利用设备机体空腔作油箱,散热性不好,维修不方便。 分离式结构 布置灵活,维修保养方便。通常用2.55mm 钢板焊接而成。,1吸油管 2油滤网 3通气孔 4回油管 5上盖 6油标 7、9隔板 8放油螺塞,油箱的设计,油箱容积V 的确定 V = q -经验系数,低压系统(2-4),中压系统(5-7),高压系统(6-12),设计注意

8、事项,1)油箱容积主要根据热平衡来确定。为使系统回油不致溢出油箱,油面高度不超过油箱高度的0.8 倍。 2)油箱中应设吸油过滤器,为方便清洗过滤器,油箱结构要考虑拆卸方便。 3)油箱底部应做成适当斜度,并设置放油塞。油箱箱盖上应安装空气滤清器,其通气流量不小与泵流量的1.5倍。大油箱还应在侧面设计清洗窗口。,4)油箱侧壁要安装油位指示计,以指示最高、最低油位。新油箱要做防锈、防凝水处理。 5)吸油管与回油管要用隔板分开,增加油液循环的距离,使油液有足够的时间分离气泡,沉淀杂质。隔板高度一般取油面高度的3/4。吸油管距油箱底面距离H2d,距箱壁不小于3d。回油管应插入油面以下,为防止回油带入空气

9、,回油管距箱底h2d。吸、排油口切成450,以增大通流面积。泄油管则应在油面以上。 6)大、中型油箱应设起吊钩或起吊孔。,四、热交换器,系统能量损失转换为热量以后,会使油液温度升高。若长时间油温过高,油液粘度下降,泄漏增加,密封老化,油液氧化,严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为保证正常工作温度在 20-65,需要在系统中安装冷却器。相反,油温过低,油液粘度过大,设备启动困难,压力损失加大并引起过大的振动。此种情况下系统应安装加热器,将油液温度升高到适合的温度。,冷却器 水冷 风冷 氨冷,蛇形管式,壳管式(对流式多管头冷却器),加热器 热水或蒸气加热、电加热,冷却器和加热器的安装,五、管件,用来连接液压元

10、件、输送液压油液的连接件。它应保证有足够的强度,没有泄漏,密封性能好,压力损失小,拆装方便。包括油管和管接头。,油管 有钢管、紫铜管、塑料管、尼龙管、橡胶软管。根据液压装置工作条件和压力大小来选择油管。油管内径d 的选取应以降低流速减少压力损失为前提;管壁厚不仅与工作压力有关,还与管材料有关。,管接头 油管与液压元件、油管与油管之间可拆卸的的连接件。管接头与其他液压元件用国家标准米制锥螺纹和普通细牙螺纹连接。常用的管接头有扩口式、焊接式、卡套式、橡胶软管接头、快速接头。,六、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用来防止系统油液的内外泄漏,以及外界灰尘和异物的侵入,同时防止空气进入液压系统而影响液压泵的工作性能和液压执行元件运动的平稳性。 对密封装置的要求 1)在一定的工作压力和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2)与运动件之间摩擦系数要小; 3)寿命长,不易老化,抗腐蚀能力强; 4)制造容易,维护使用方便,价格低廉。,间隙密封,常用的密封,O型密封圈,Y型密封圈,V型密封圈,唇型密封圈,组合密封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