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71479378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及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雀东南飞(并序)第一课时教学重点 初步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教学难点 几个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导语(由复习诗经和离骚开始)我们学习过了诗经三首和离骚的节选,在这两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我国古典诗歌的起源和发展;诗经的四言体、楚辞的骚体;诗经开创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屈原的骚体诗开创了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那么,诗歌发展到汉魏晋时期又有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孔雀东南飞一诗,来了解这一问题。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引导学生读课后有关“汉乐府”的资料,了解有关汉乐府的常识。朗读诗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读预习提示:1本诗大概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2 学习本诗的侧重点应是什么?3 读本

2、诗你将最关注什么?诵读全诗,把握故事情节:1教师范读,学生给生字注音;了解故事梗概;把自己认为精彩的或难懂的句子划下来。2学生朗读,学生自由读或请学生分角色朗读3学生复述故事梗概,注意复述的要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4请学生结合课后练习一,理清此诗的情节。学生概括的标题不必拘泥于教参的答案,如果学生有更好的概括则选用学生的概括。文言常识积累1归纳本诗出现的“偏义复词”:便可白公姥:意义偏“姥”昼夜勤作息:意义偏“作”我有亲父母:意义偏“母”逼迫有弟兄:意义偏“兄”。2归纳整理本诗出现的“古今异义”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值得同情;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没有

3、束缚;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失败的经验;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今义,处罚;便可作婚姻:古义,结为亲家;今义,结为夫妻;叶叶相交通:古义,交接;今义,与运输有关。3归纳本诗出现的“谢”、“相”、“见”、“迎”的一词多义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分组改编成课本剧,分角色演出。(主人公的语言尽量用原文)2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3思考此诗的思想内容。板书设计孔雀东南飞(并序)汉乐府民歌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故事情节:托物起兴兰芝被遣夫妻誓别兰芝抗婚双双殉情告诫后人第二课时教学重点 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教学难点 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教学过程课本剧表演1请同学分组表演课本剧孔雀东南飞(如时间有限,可分别表

4、演不同的片段)2讨论评析同学的表演(注意从文中的人物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主人公的形象特征感知刘兰芝、焦仲卿忠于爱情,具有叛逆精神,请结合具体诗句,感知他们的个性特征。可让学生找出能够触动他们的诗句,读给大家,然后做简要的分析。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可。诗歌的艺术特色感知通过学生对他们所喜欢的诗句的诵读,体会诗句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延伸阅读 阅读几首汉乐府诗,体会汉乐府的艺术特色。可以在学生诵读完后,师生共同总结汉乐府诗歌的艺术特色。教案点评:从诗经、离骚至孔雀东南飞,从四言体、骚体至汉乐府,整个单元的学习都定位在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起源发展及特点上。因而教学孔雀东南飞一诗,亦将重点放在了解汉乐府常识及本诗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及本诗的艺术特色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