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1475855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5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 根本任务,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开复课件网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初步探索,一、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初步探索的历史背景: 苏联模式的弊端。 1956年,随着苏共20大的召开和波匈事件的发生,苏联模式的弊端初步暴露出来。图为赫鲁晓夫作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苏共二十大的思想冲击。,毛泽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

2、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我们走过一段弯路,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1956年4月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的讲话),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初步探索: 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1956年毛泽东在第七次最 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资料:195

3、6年,国际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同时,国内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一系列非常复杂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1955年底,毛泽东将主要精力转向研究如何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提出以苏联为鉴,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着手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的基础上,经政治局多次讨论,毛泽东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归结为十个方面,于4月底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报告。,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

4、的关系,论十大关系的主要结构,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提出鉴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图为毛泽东与周恩来在八大上。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026人,代表全国1073万党员。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代表中央委员会作政治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的中心工作,主要矛盾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

5、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中心工作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2、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1.1957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国内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由于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偏离了正确方向。,资料:七千人大会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刘少奇代表中央作了书面报告。报告对建国以来12年的工作,特别是“

6、大跃进”以来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毛泽东作了重要讲话,突出强调和系统阐述了实行民主集中制和在党内、党外发扬民主的问题。大会主要解决了三方,面的问题: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党在经济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发扬了党内民主,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强调了要恢复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动员全党贯彻“八字方针”,切实抓好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这次大会是“八大”之后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对统一全党认识,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克服经济困难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它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左”的指导思想的错误,对阶级斗争扩大化和违背经济规律的一些错误观点也没有认真清理。,3、“大跃进”后党对中国社会主义 建设

7、规律的探索, 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比较集中地谈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刘少奇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做出了突出贡献。,1962年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指出:“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刘少奇选集下卷 第423页),年代,他进一步明确提出要

8、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他指导中央有关部门改革生产资料的管理和流通体制,试办托拉,按行业改革工业生产管理体制,收到了初步的效果。 他认为,农村生产和分配的单位不能太大,如果生产关系跑到生产力的前头就会破坏生产力,主张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 他的这些思想和实践,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关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关系:陈云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个体经营为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主体,按照市场变化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在市场方面,以国家市物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 ;毛泽东的“新经济政策”【可以消

9、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和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邓子恢、邓小平关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思想。 关于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关于多给地方和企业一些自主权的思想;关于调动企业内部职工积极性的思想“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管理制度思想。,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根据现实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首先,现实的社会主义都没有经历发达资本主义阶段,经 济文化落后,传统的封建专制社会的遗留因素较多。这 就决定了中国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已实现的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如果照搬照抄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势必逃脱国情,造成体制的僵化。 其次,

10、由于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落后国家发生,社会主义将会在长期与资本主义共存共处。对于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主要任务在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在于本国的建设,并要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邓小平在改革的实践中,在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11980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 邓小平:“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3页。),从1984年开始,随着改革对传统的非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模

11、式的突破,邓小平更加鲜明、频繁、突出地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1986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时说:“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2页。),讨论思考题:,如何看待现实中存在的剥削和两极分化问题? 1、对剥削和两极分化的理解 剥削:原始意义是利用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引伸义: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如以权谋私,平均主义等都属剥削现象。 两极分化:原始意义是由于对生产资料占有不同而形成富的愈富,穷的愈穷。一极是财富积累,一极是贫困积累,即绝对贫困。现代社会主

12、要是相对贫困。相对贫困是一种横向比较,指一定时间内社会成员间的贫富差距。,2、关于剥削的两种观点:,第一、存在剥削现象,在一定范围存在剥削关系,但剥削没 有制度化,也没有由于制度化而形成剥削阶级。 第二、不仅存在剥削现象,而且正在形成一个完整的阶级,并会影响执政党的性质。 其特征有三: 首先,人是自私的; 其次,自私的表现是对个人直接利益的追求。,第三、人对利益的追求会自动促进社会财富增长。其作用机制就是市场供求规律,即“看不见的手”我国的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都是运用的经济人假设。这种假设会导致个人主义泛滥,使公有制经济走向衰落甚至瓦解。 这一趋势已越来越明显。私营企业主无论在绝对人数,还是

13、经济实力,都超过了工商业改造时的1955年,客观上已构成一个自为阶级。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进入到政协等机构,努力表达其政治意向。他们还会运用其经济实力影响执政党,最终使党变质。这已构成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这一观点的实质就是否定发展市场经济和多种所有制。,一是认为存在两极分化,已有若干亿万富翁,还有相当数量 的人生活较为困难。如果不重视,就会损害政权统治的阶级基础。 二是认为两极分化并没有成为社会普遍现象,社会分配的突出问题是收入差别过大和分配不公问题。,3、关于两极分化的两种观点:,: 4、我的个人观点 (一)关于剥削:,第一,现阶段存在剥削,但没有构成一个完整的剥削阶级。 第二,不能抽象地看

14、待剥削和各种所有制关系,而应该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标准。 第三,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为最终消灭剥削创造物质条件。剥削是经济有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充分的产物。 第四,国家政权的巩固主要取决于执政党和政府的政策是否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 当然,第二种观点提出的问题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即公有制经济和执政党地位都面临着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二)关于两极分化:,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全体人民的收入普遍增长,不存在一极是财富增长,一极是贫困增长。 第二,一定差别有其必然性,不能抽象地用平均主义标准来看待收入差别问题

15、。差别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三,市场机别也有失灵的地方,有市场机别造成的社会收入差别过大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即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始终注意防止差别过大问题。 第四,在现阶段,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分配不公,利用垄断性权利、地位和职业获取超额利益或垄断性收入。,图为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邓小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1992年,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科学论断。,2、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1992年南巡讲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实质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6、”,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1.强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决定地位。,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为我们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无产阶级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