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管理和信息安全知识考试参题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145528 上传时间:2017-09-16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密管理和信息安全知识考试参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保密管理和信息安全知识考试参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保密管理和信息安全知识考试参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保密管理和信息安全知识考试参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保密管理和信息安全知识考试参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密管理和信息安全知识考试参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密管理和信息安全知识考试参题答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密管理和信息安全知识考试参考题答 案一、填空题12010 4 292安全 利益 一定范围3积极预防 突出重点 依法管理 信息资源合理利用4保密工作责任制5国家秘密的具体范围6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 承办人 定密责任人7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 机密级和秘密级8最高密级 最长保密期限9国家秘密 保密管理10义务11国家秘密12保密教育培训 签订保密承诺书13保密义务14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15审查16泄露国家秘密17最重要 特别严重18原定密机关 单位19国家秘密20国家秘密21涉密计算机22涉密场所23涉密信息24具有防盗报警 防窃照技术25保密室26涉密载体销毁单位27交叉28软件29英文字

2、母 特殊字符30涉密信息31外围设备32互联网33涉密信息34他人使用 保管 办理寄运35现场监督36私自销毁 其他方式37互联网387398401041同步规划 同步建设 同步运行42保密工作部门 维修点43专库专柜44及时清退45涉密载体46密级47绝密级48主管领导49密级 保密期限 密级标志。50普通电话线51严重52一般53领导机构 管理机构54具体人员 机关 单位55核心 重要 一般5630 20 1057有期徒刑 拘役 管制。58领导同志 委员分工59无线话筒 音响设备60机要交通 机要通信部门61机要二、判断题1 2 3 4 56 7 8 9 1011 12 13 14 151

3、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26 27 28 29 3031 32 33 34 3536 37 38 39 4041 42 43 44 4546 47 48 49 5051 52 53 54 5556 57 58 59 6061 62 63 64 6566 67 68 69 7071 72 73 74 7576 77 78 79 8081 82 83 84 8586 87 88 89 9091 92 93 94 9596 97 98 99 100101 102 103 104 105106 107 108 109 110111 112 113 114 115116 1

4、17 118 119 120121 122 123 124 125126 127 128 129三、单项选择1B 2C 3C 4C 5C 6A 7C 8B 9C 10A11A 12C 13C 14A 15B 16A 17C 18C 19A 20C21C 22C 23B 24A 25C 26C 27B 28C 29C 30C 31B 32B 33A 34B四、多项选择1ABC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 7ABCD 8AC 9AC 10ABCD 11ABC 12ABCD 13AB 14ABDEF 15AD16ABCD 17ABC 18ABCD 19ABC 20AB五

5、简答题1复制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1)复制本机关、单位产生的机密级、秘密级涉密载体,应当经主管领导批准。(2)复制非本机关、单位产生的涉密载体,应当经制发机关、单位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复制。(3)复制涉密载体不得改变其密级、保密期限或删除密级标志。(4)复制涉密载体应当履行登记手续,加盖复制机关、单位的戳记,编制序号。复制件要采取与原件相同的保密措施。(5)复制工作只能在本机关、单位内部进行;需要送外单位复制的,应交由定点单位复制。(6)严禁复制绝密级涉密载体。确因工作需要复制的,属于本机关、单位产生的,必须经本机关、单位主要领导批准;非本机关、单位产生的,必须经原密级确定机关、单位或其上级

6、机关批准。2销毁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1)涉密载体是否销毁由机关、单位决定,并由专人负责。(2)决定销毁的涉密载体,应进行清点登记造册,经本机关、单位主管领导审核批准。(3)销毁涉密载体,应严密封装,由专人押送到保密工作部门指定的涉密载体销毁单位销毁。(4)严格禁止将拟销毁的涉密载体作为废品出售或转送他人。3机关、单位的定密责任人是指哪些人? 新保密法规定: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机关、单位确定、变更和解除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应当由承办人提出具体意见,经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4定密的权限是如何划分的?新保密法规定:确

7、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应当遵守定密权限。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具体的定密权限、授权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机关、单位执行上级确定的国家秘密事项,需要定密的,根据所执行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确定。下级机关、单位认为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有关定密事项属于上级机关、单位的定密权限,应当先行采取保密措施,并立即报请上级机关、单位确定;没有上级机关、单位的,应当立即提请有相应定密权限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公安、国家安全机关在其工作范围内按照规定的权限

8、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5哪些部门、部位应该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在日常业务工作中产生、传递、使用和管理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内设机构,应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机关、单位内部集中制作、存储、保管国家秘密载体的专门场所,以及涉及国家秘密较多的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办公场所,应确定为保密要害部位。6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有哪些具体保密要求?符合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条件的机关、单位应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确定要害部门、部位。对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具体的保密要求有以下几方面:(1)由机关、单位主管保密工作的领导人负责,定期研究和布置保密工作。(2)建立机关、单位保密工作岗位责任制,与保密要害部门、部位

9、主要负责人及所属工作人员签订保密承诺书,将保密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人员。(3)对在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的人员,必须坚持经常性的保密教育、培训,并进行涉密资格审查,严格履行保密义务。(4)结合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实际,制定严格的保密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并认真组织落实。(5)定期检查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管理和保密技术防范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组织查处泄密事件。7召开涉密会议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1)制定涉密会议的保密方案和保密须知。(2)选定符合保密要求的场所,对承接涉密会议的宾馆、饭店、会务中心等服务单位规定保密责任,要求承诺做好保密工作。境外人员与涉密会议人员不能混住同一宾馆、饭店。(3)

10、对各种设施、设备、环境、应急保障措施等进行保密技术检查。(4)按照会议所涉及国家秘密密级、知悉范围的要求,限定参加会议的人员。参加涉及绝密级内容的会议代表和会务工作人员,由主办部门限定到具体人,并规定不能由其他人员代替参加会议。(5)涉密会议期间,禁止使用无线话筒和其他不符合国家保密标准要求的音响设备。(6)规定不准携带手机进人涉密会议场所。(7)规定涉密载体保密管理要求,明确会议内容传达范围。(8)会议全过程都要认真做好保密监督检查工作。8信息公开要遵守哪些保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

11、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明确审查的程序和责任。行政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但是,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是一种组织行为,任何机关工作人员不能擅自对外公开政府或政府部门的信息。国家保密局分别会同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制定的国家秘密及

12、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 ,是对拟公开信息进行保密审查的直接依据。9涉密计算机为什么要设置口令?在你的涉密计算机中都设置了哪些口令?口令字是计算机及其信息系统的第一道安全防线,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通过口令字验证用户身份,区分和控制访问权限。如果对涉密计算机没有设置口令,他人就可以进入涉密计算机任意获取信息,从而造成泄密。(第二个问题可以根据本人使用计算机的具体情况作答) 。10如何保护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新保密法规定: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分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设施、设备。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规定,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11为什么不能使用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处理涉密信息?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安装有无线网卡,可以与互联网自动连接。无线上网使用的是开放式的无线信道,所传输的信号是暴露在空中的,只要使用具有接收功能的技术设备,就可以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