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文字培训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1453460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新闻文字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视新闻文字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视新闻文字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视新闻文字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视新闻文字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视新闻文字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新闻文字培训(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视新闻文本视听基础一、 政治敏感与新闻敏感领导的分级概念、一般情况,只见到校级(本级)排序以及其景别的政治敏感、与采访有新闻价值的人物的区别拍摄领导要注意,景别、先后、都要讲究。俯、仰也要讲究镜头的美感,不要产生有丑化的现象。心理素质也要锻炼好,特别是大场面的情况,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例句:“参加会议的有唐平秋副书记、冼季夏学工处长等学校领导”二、 写作格式需要分得清导语、主持人,解说词【正文】、同期声(背景声:歌声实况:我们走进开心小屋,小屋的气氛真热闹)等。广电中心为了简洁的办法:鲍美利:歌声营造欢乐 共创幸福晚年【导语】男:经典电影音乐之声,曾经感动过无数人,片中的家庭女教师,用音乐教

2、化了七个顽皮的孩子,为他们带来欢乐和爱,自己也收获了爱情。女:而在上海也有一位女教师,她用音乐和热情,为社区100多位有着各种烦恼的老人带去了欢乐,演绎了中国版的音乐之声。她就是虹桥镇龙柏三村78岁的退休音乐女教师鲍美利。【正文】(歌声实况:我们走进开心小屋,小屋的气氛真热闹/)这位活力十足的老人,就是鲍美利。你一定想不到,十多年前她曾患过肠癌,动过大手术。那时她刚搬来此处,病痛的折磨,加上邻里间气氛冷漠,让她感觉很苦闷。(鲍美利:人情淡泊一张纸,看到了不打招呼,只听到关门的声音/)和死神打过交道的鲍美利,和丈夫做了个决定,打开房门,将自家的二居室改成社区活动室,把邻里召集起来,免费教大家弹琴

3、、唱歌。就这样,1999年,开心小屋诞生了。这里,是用唱歌锻炼身体的地方。(实况88岁老人唱歌:百灵鸟/从蓝天飞过,我爱你,中国)(88岁老人 段汝文:工作以后,半个世纪没有唱过歌。就退休之后跟了这么好的鲍老师。/儿子叫她去美国,她不去。她说我离不开鲍老师,离不开开心小屋 对呀,我的快乐家园就在开心小屋/)这里,也是用歌声击退自卑的地方。(潘家琼实况:我的老同学说我声音像鸭子叫,但我跟了鲍老师十年,我等会儿唱给你们听,比鸭子叫稍微好一些。但更重要的是,我确实得到了快乐。(潘家琼唱歌实况:我心中有个太阳,我心中有个月亮。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我听到小鸽子在歌唱)这么多年,许多老人带着各种各样的烦

4、恼,来到开心小屋。有的沉迷过麻将、有的得过抑郁症,有的家庭不和,但开心小屋都奇迹般地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徐龙英:/我麻将台卖掉了,买了只钢琴回来。)(吴燕萍:/心胸开阔啊,对子女也很理解他们,就变成了新潮的父母了。)(音乐实况:邻居好,赛金宝,团结更重要。)开心小屋支撑着大家,而鲍老师的精神支柱,除了音乐,还有一起度过金婚的丈夫,三年前,丈夫脑中风病倒了,鲍老师每天去医院照顾他,也把那里发展成了开心病房。(进门实况:good morning!俄语的招呼!蒋老师,你好吗?)(好!)如今,鲍老师的学生,也主动在自己家里办起了开心小屋分部,开心小屋发展到了18家,成员近200人。但是鲍老师还有更大的

5、梦想。(鲍美利:我们现在是个模式,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新模式。希望/全国老年朋友都过上开心的日子/)(音乐实况结束:我和你,你和我,我们心连心。我为你,你为我,永远是朋友!)记者周云报道。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二等奖)本片以别具一格的电视语言,向观众介绍了用音乐专长给社区老人带来欢乐的“草根明星”鲍美利。作品以一个个实况音乐片断串场,以经典电影音乐之声核心情节为隐含的叙事主线,通过鲍美利本人爽朗的自述、受惠老人发自内心的感谢,还有“快乐小屋”里无需导演的欢乐气氛,让观众一步步接近、喜欢上了这位真诚、善良、热情如火的老人。一个个细节动作、一句句实况,甚至每一个表情,都经过精心的剪接,极富感染

6、力。同样是关于奉献和友爱的主题,这条报道有突出的可看性和说服力。 行健举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颁奖晚会(导)10月23号晚7点30分,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2015年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颁奖晚会在行健文理学院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一只惊鸿舞拉开了本次颁奖晚会的序幕,主持人分别介绍到场领导、嘉宾并播放ppt介绍获奖老师。学生们手持花束,依次给获奖老师们送上祝福。【同期声】现场此次“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共有34位老师获奖。院艺术团主持人队带来的诗朗诵恩师礼赞是对老师们的深情赞颂,伴随着艺术团声乐队轻轻吟唱的那首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歌声,晚会降下了帷幕。(获奖老师的亮点)会后,记者采访一两位获奖老师。【

7、同期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老师罗庆林:谢谢同学们的支持,我想说的是,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曾经努力的追求过这个目标,而当这个目标达到之后,我却不是特别的高兴,因为我发觉,最大的喜悦已经在路上了。( )文字语言写作的原则:语言“两多两少”,简单明了而准确,让观众听明白。一、“两多两少”所谓善用“口语”,应注重“两多两少” ,即多用日常生活的语言,少用书面语;多用短句,少用长句。最好用单句,即采用主语、谓语加宾语的句式,除特殊情况外,尽量不要采用复合句,即少用过长的定语、状语和补语(不符合中国人口语习惯)。或者少用倒装句(包括倒装直接引语,造成突如其来的感觉);如果过多地使用了定语,致使句子过长,听众就

8、听起来感到吃力。二、解说语言为画而说画面和语言互为桥梁,互作引线,互为主导,互作衬托; 互为依存,互为依据。有时以解说为主,画面为其作形象的显示,有时以画面为主, 解说为其展示抽象的内涵。一般画面能“说”的,解说词不要重复;画面不能说明白的,解说词要概述、补充、延伸、解释抽象和深刻的含义。一般情况下,它的形式主要是叙事,表现由画面完成。议论、抒情要尽量克制,保持客观。三、 发挥电视新闻的声画及其优势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初学者中,常见的现象不如何处理电视新闻的背景(材料),往往写了导语之后,变来一大段的新闻的背景的介绍。其原因是,就是这些初学者不知道电视新闻的表现手法,也就不知道报刊新闻与电视新闻

9、背景的区别。所谓的“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历史条件指事实自身的历史状况,环境条件指事实与周围事物的联系。新闻的背景介绍,能对新闻事实起到说明、补充、衬托作用,又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它有利于了解新闻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深化新闻的主题,并有丰富内容、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作用。新闻背景资料的运用,其实就电视新闻背景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的如何表述的方法或者对新闻事件发生或人物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实际意义的表述。然而,文字稿解说语言的写作,以及其与画面配合,或者说灵活“穿插”于画面语言、同期声语言之中等,这需要花大力气去突破。我们

10、来首先看看2009年11月5日“我国内地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隧道全线贯通”有关报道。先看实例:例1:我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全线贯通(主题)厦门岛与翔安区的车程将由1个半小时缩短至8分钟(副题)导语5日下午4点22分,随着最后一爆的完成,历时4年多建设的我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全线贯通。据介绍,翔安海底隧道工程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施工,设计使用寿命100年。它的贯通,对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海底隧道建造技术,为类似工程的动工兴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翔安海底隧道起自厦门岛五通,终于翔安区西滨。隧道全长8.69千米,其中海底部分长约6.05千米,跨越海域宽约4.2千米,最深处在海平面

11、下约70米。隧道分三孔,两侧为行车主洞,各设置3车道,中孔为服务隧道。项目总投资约32亿元人民币,是厦门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一个交通基础设施工程。隧道通车后,厦门岛与翔安区的车程将由原来的1个半小时,缩短至8分钟。专家表示,隧道串连厦门最发达地区与经济最薄弱地区,就像一条“输血管道”,厦门在优化本岛的同时,也加速了翔安构建城市副中心的历史进程。此外,翔安隧道建成后,往北可连接安溪、永春、德化、三明,从而形成厦门经济的“扇面辐射”。隧道项目部指挥长郭衍敬介绍说,施工中克服了许多难题:世界上覆盖层最浅的海底隧道;行车主洞开挖断面面积达170.7平方米,在世界海底隧道建设史上尚属首例;软弱围岩(俗

12、称烂泥巴)、富水砂层、风化槽群(囊)等不良地质段规模之大,世界罕见。施工方创新工程技术,使翔安海底隧道的安全性得到了最大保障,抗腐蚀、抗渗水度均为最高等级,并能抵抗8级地震。工程质量合格率100%,被交通运输部确定成为全国三大样板工程之一。(林世雄 郑璜 林瑞声) 见福建日报,2009年11月6日。 例2:厦门:我国内地第一条海底隧道全线贯通【导语】完全依靠自身科技实力,今天(11月5号),我国内地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隧道成功地攻克了世界性的修建难题,实现全线贯通。【正文】(现场)爆破声响,现场欢呼、挥动旗帜、热闹的场景)【同期】记者:马晓春:“这里是厦门翔安隧道左线位于海平面以下75米的最

13、深处,随着刚刚最后一次爆破的成功完成,我们可以看到整条隧道已经实现了全面贯通。”【解说】厦门翔安隧道工程全长8.695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6.05公里,从2005年启动建设以来,工程遇到了许多世界级难题。【同期】中国铁建二十二局集团厦门翔安隧道项目总指挥郭衍敬:“(开挖隧道是)大断面的又是在软弱地质(层)当中,还有几百米的海水连着富水砂层,过去这样的地质情况我们做隧道是想都不敢想。”【解说】为了攻克难关,翔安隧道建设者创造出了“先往富水砂层注射快干水泥浆,形成阻绝海水的硬壳,在硬壳的保护下,再进行开挖”的全新施工方法。【同期】:郭衍敬:“平均每个月我们(掘)进尺能达到60多米,最多的时候能达到

14、74米,可以说在世界上都是很了不起的奇迹。”【解说】厦门翔安隧道工程总投资近32亿元,实现通车后,将使厦门岛内到翔安区的车程从一个半小时缩短到15分钟。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福建东南卫视福建卫视新闻,2009年11月5日。例1是福州日报的报纸新闻,例2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制作的电视新闻。通过两者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报纸新闻背景,对“过去时”事实中工程的设计、投入、开始建设于什么时候、建设中解决什么难题等,导语过后,就可以按重轻的倒金字塔、或金字塔等方法介绍。而电视新闻叙事却不能这样,它需要与声画两者的配合。因而,这些新闻背景是通过解说语言,或“穿插”于画面语言之中、或通过人物的同期叙述出来等,通过

15、“现在时”,即当下的情景中表述出来。所以,导语之后,立即呈现现场爆破的画面,记者来到现场介绍(相当于画内同期声),并带出了解说的背景对工程的基本情况、以及所遇到的难题;然后又是通过人物“总指挥郭衍敬”的同期声,又与解说词一起,来介绍如何解决这些世界级的难题的。最后,又通过解说词说明实现通车后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出,新闻背景被“化解”于记者以及解说语言、画面语言与人物的同期声语言中,它与画面语言与人物的同期声语言有一种“交叉”式进行叙事方法。也就可以说,它把新闻背景灵活灵活“穿插”于声画当了。由于,其新闻价值与报道形式比较灵活生动与简练,这条电视新闻还被评为第20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如果,按照上述报纸新闻的报道进行剪辑报道,显然,就是“贴图”式的电视新闻报道,沉闷呆板,而且还因为找不到“同步”的画面而出现“声画两张皮”的效果。所以,初学电视新闻学生切忌把新闻发布会上资料,也不管采访中所拍摄的录像,就匆忙地写起文字稿来,这样显然不会产生好的电视新闻。当然,电视新闻还有其多种方法来报道新闻的过去事实的新闻背景,只要我们掌握了电视新闻的声画叙事的多种灵活方法,如何去掉或消解新闻中“大段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