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勃兴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1451485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文化的勃兴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华文化的勃兴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华文化的勃兴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华文化的勃兴1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华文化的勃兴1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文化的勃兴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文化的勃兴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第8课,文字的演变,甲骨文,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朝开始。,商周时期 上铸刻的文字,也称铭文。,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青铜器,西周,商,金文,大篆,竹帛书,时期。,战国,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朝开始,商,这种文字刻在 上,被称为 。,龟甲或兽骨,甲骨文,象形字,动脑筋,会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近几年来,随着挖掘工作的不断深入,现已发现超过100,000刻有符号的骨头和龟甲。据统计约有4,500种,现在已1,700种被翻译出来。到目前为止,已挖掘出的甲骨文碎片共

2、有约16,000片。,当时与甲骨文同时并存的人类的古老文字还有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玛雅人的图形文字,但这些文字早已灭绝了,只有甲骨文演变成了汉字,并对朝鲜、越南、日本的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汉字形声表意,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维持和联结我们中华民族的根。,这种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叫 ,也称 或钟鼎文。,金文,铭文,这是大篆字体的“厚积薄发”。这种字体最早出现于 晚期。,西周,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和帛上书写。,战国,文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繁体,简体,硕果累累的科学技术,夏朝,战国,扁鹊,资料一: 夏朝的某一天,天突然黑下来,百姓吓得四处躲藏,官吏乘做马车没命

3、的狂奔。 资料二: “(周)懿王元年天再旦(天亮了两次)于郑” 资料三:1997年3月9日,在我国新疆北部发生了20 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日全食发生时正好 是天亮之际。,24节气测定于 时期? 你会背24节气歌吗?,战国,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短,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热,大署三伏天 立秋忙打淀,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河插严 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大寒又一年,扁鹊针灸图 原石像现藏于山东曲阜孔庙。画面上的扁鹊半人、半鸟形象,正在给病人作针灸疗。,他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你知道他是谁吗?,扁鹊,文学: 世界文化名人 ,代表作 。 艺术:,钟鼓之乐,屈原,离骚,屈 原,屈原,出身楚国贵族。因受谗毁被一再放逐。后楚被秦灭,屈原投汨罗江自杀。代表作离骚、天问、九歌等。,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鲁迅,你能说出诗歌表达了 屈原怎样的情感?,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曾侯乙”编钟1978年在湖北随州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是 。,“钟鼓之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