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1450857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学(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十四章 控 制,2,了解常用的控制方法 理解和掌握控制的必要性 掌握控制的类型、控制的基本原理、控制的过程、有效控制应把握的原则,教学目标与要求,3,哈勃望远镜,4,哈勃望远镜 经过长达15年的精心准备,耗资15亿美元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最后终于在1990年4月发射升空。但是,美国国家航天局仍然发现望远镜的主镜片存在缺陷。由于直径达94.5英寸的主镜片的中心过于平坦,导致成像模糊。因此望远镜对遥远的星体无法像预期那样清晰地聚焦,结果造成一半以上的实验和许多观察项目无法进行。 更让人觉得可悲的是,如果有一点更细心的控制,这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镜片的生产商珀金斯埃默公司,使用了一个有缺陷的光学模

2、板生产如此精密的镜片。具体原因是,在镜片生产过程中,进行检验的一种无反射校正装置没设置好。校正装置上的1.3毫米的误差导致镜片研磨、抛光成了误差形状。但是没有人发现这个错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与其他许多NASA项目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并没有时间上的压力,而是有足够充分的时间来发现望远镜上的错误。实际上,镜片的粗磨在1978年就开始了,直到1981年才抛光完毕,此后,由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完工后望远镜又在地上待了两年。 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中负责哈勃项目的官员,对望远镜制造中的细节根本不关心。事后航天管理局中一个6人组成的调查委员会的负责人说“至少有三次明显的证据说明问题的存在,

3、但这三次机会都失去了”。,6,第十四章 控制,本章内容 控制活动 控制过程 有效控制 控制方法,7,第一节 控制活动,本节内容 控制的必要性 控制的基本原理 控制的类型,8,“控制”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掌舵术”。意指领航者通过发号施令将偏离航线的船只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上。一般意义的控制就是指引导一个动态系统达成预定状态。例:空调对室内温度的控制。 控制:管理人员为了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而采取的一切行动 控制是计划的孪生兄弟 没有控制,计划没有保证 没有计划,控制没有标准,杰出的策略必须加上杰出的执行才能奏效,9,一、控制的必要性,尽管计划可以制定出来,组织结构可以调整得非常有效,员工的积极性

4、也可以调动起来,但是这仍然不能保证所有的行动按计划执行,不能保证管理者追求的目标一定能达到。 斯蒂芬罗宾斯 控制的必要性主要是由下述原因决定的: 环境的变化 管理权力的分散 工作能力的差异,10,二、控制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包括如下三条: 任何系统都是由因果关系链联结在一起的元素的集合。元素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叫耦合。控制论就是研究耦合运行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的。 为了控制耦合系统的运行,必须确定系统的控制标准Z。控制标准Z的值是不断变化的某个参数S的函数,即Z=f(s)。 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准值Z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11,三、控制的类型,(一)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

5、的方法分类 1、程序控制 程序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是时间t的函数,即Z=f(t) 在工程技术中,如程序控制的机器人或程序控制的机床,都严格按照预先规定的程序进行动作。某种动作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都根据计数器给出的时间数值加以控制,到时间就进行规定动作,而不管实际的具体情况如何。,12,13,2、跟踪控制 跟踪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的函数。若先行量为W,则Z =f(W) 例如,要求军舰的航线必须与海岸线保持12海里的距离,那么,海岸就是先行量W,航线就是跟踪量,控制标准Z就是12海里。军舰要不断地测量自己与海岸的距离来控制自己的航线。,14,3、自适应控

6、制 自适应控制的特点是没有明确的先行量,控制标准Z值是过去时刻(或时期)已达状态 Kt的函数。也就是说,Z值是通过学习过去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即 Z=f(Kt) 例如,工程技术中的学习机器人就是一种自适应控制的机器人,它通过学习过去的经验,会对活动中遇到的各种情况采取相应的行动。但如果发生了它在学习中没有遇到过的事情,它将无法采取行动.因此,自适应是相对的,有一定限度的。,15,婀娜的“美女机器人”能模仿人的声音和眼神,其外形手感和人的皮肤相似,难怪一再引来“好逑”君子。,16,西安超人雕塑研究院院长邹仁倜(左)和以自己为原型设计的机器人坐在一起,17, 4、最佳控制 控制标准Z值由某一目标函

7、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构成,这种函数通常含有输入量X,传递因子S和K及各种附加参数C,即: Z=max f(X、S、K、C) Z=min f(X、S、K、C),18,(二)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分类,前馈控制: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其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 同期控制:亦称现场控制或过程控制,指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 反馈控制:亦称成果控制或事后控制,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19,20,【管理故事】曲突徒薪,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作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

8、。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做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是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21,【管理启示】,一般人认为,足以摆平或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棘手问题的人,就是优秀的管理者,其实这是有待商榷的,俗话说:

9、“预防重于治疗”,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由此观之,企业问题的预防者,其实是优秀的管理者。,22,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 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里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刚刚发作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只在我们的村子里才小有名气。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看见的都是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

10、,所以他们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故事案例,23,【管理启示】,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有时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24,第二节 控制过程,25,一、确立标准,确定控制对象 选择控制的重点 制定标准的方法,26,1.确定控制对象,标准的具体内容涉及需要控制的对象。那么,企业经营与管理中哪些事或物需要加以控制呢?这是在建立标准之前首先要加以分析的。 无疑,经营活动的成果是需要控制的重点对象。控制工作的最初始动机就是要促进企业有效地取得预期的活动结果。因此,要分析企业需要什么样

11、的结果。这种分析可以从盈利性、市场占有率等多个角度来进行。确定了企业活动需要的结果类型后,要对它们加以明确的、尽可能定量的描述,也就是说,要规定需要的结果在正常情况下希望达到的状况和水平。 影响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主要因素有: 关于环境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假设 资源投入 组织的活动,27,2.选择控制的重点,28,木桶原理,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决定其容量大小的并非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同样,在一个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必然存在着许多相关的环节,只有找出制约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某一关键环节,把这个矛盾解决了,其他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29,3.制定标准的方法,

12、统计性标准:也叫历史性标准,是以分析反映企业经营在历史各个时期状况的数据为基础来为未来活动建立的标准 根据评估建立标准:根据管理人员的经验、判断和评估来为之建立标准 工程标准:通过对工作情况进行客观的定量分析得出的。如机器的产出标准、工人操作标准、劳动时间定额等,30,【小资料】,洋快餐“麦当劳”的食品制作完全是标准化的:一磅肉的脂肪含量必须少于19%;小面包的宽度只能是3.5英寸;每个汉堡包中的洋葱不能超过0.25盎司。食品出炉后的存放时间也有明确的规定,油炸食品7分钟,汉堡包10分钟,咖啡30分钟,超过规定时间,所有的食品都将仍掉,等等。正是这些标准的严格执行,才使得消费者能在世界各地的麦

13、当劳店堂里吃到相同质量口味的食品。,31,二、衡量绩效,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偏差如能在产生之前就被发现,则可指导管理者预先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避免,这种理想的控制和纠偏方式虽然有效,但其现实可能性不是很高。并非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有远见卓识,同时也并非所有的偏差都能在产生之前被预见。在这种限制条件下,最满意的控制方式应是必要的纠偏行动能在偏差产生以后迅速采取。为此,要求管理者及时掌握反映偏差是否产生、并能判定其严重程度的信息。用预定标准对实际工作成效和进度进行检查、衡量和比较,就是为了提供这类信息。,32,管理者在衡量工作成绩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主要是要

14、辨别并剔除这些不能为有效控制提供必须信息、容易产生误导作用的不适宜标准 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 控制过多或不足都会影响控制的有效性 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负有控制责任的管理人员只有及时掌握了反映实际工作与预期工作绩效之间偏差的信息,才能迅速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33,三、纠正偏差,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确定纠编措施的实施对象 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 使纠偏方案双重优化 充分考虑原先计划实施的影响 注意消除人们对纠偏措施的疑虑,34,第三节 有效控制,有效控制的特征,35,一、适时控制,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偏差只有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才能避免偏差的扩大,或防止偏差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及时纠偏,要求管理人

15、员及时掌握能够反映偏差产生及其严重程度的信息。如果等到偏差已经非常明显,且对企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后,反映偏差的信息才姗姗来迟,那么,即使这种信息是非常系统、绝对客观、完全正确的,也不可能对纠正偏差带来任何指导作用。,36,纠正偏差的最理想方法是在偏差未产生以前就采取措施 预测偏差的产生,虽然在实践中有许多困难,但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即可以通过建立企业经营状况的预警系统来实现,CL表示反映质量特征的标准状况 UCL和LCL分别表示上、下警戒线,37,二、适度控制,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到好处 适度控制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

16、系 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38,三、客观控制,控制工作应该针对企业的实际状况,采取必要的纠偏措施,或促进企业活动沿着原先的轨道继续前进。因此,有效的控制必须是客观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客观的控制源于对企业经营活动状况及其变化的客观了解和评价。,39,四、弹性控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可能遇到某种突发的、无力抗拒的变化,这些变化使企业计划与现实条件严重背离。有效的控制系统应在这样的情况下仍能发挥作用,维持企业的运营。也就是说,应该具有灵活性或弹性。 弹性控制通常与控制的标准有关(预算控制) 弹性控制要求企业制订弹性的计划和弹性的衡量标准,40,第四节 控制方法,预算控制 生产控制 财务控制方法 综合控制方法,41,一、预算控制,预算是以数字表述计划,并把这些计划分解成若干个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部分,授权给各个部门而又不至于失去控制的有效方法。 换句话说,预算就是把计划紧缩成一些数字以实现条理化,使管理人员清楚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