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毕业生去向问题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144511 上传时间:2017-09-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高中毕业生去向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村高中毕业生去向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村高中毕业生去向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村高中毕业生去向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村高中毕业生去向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高中毕业生去向问题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高中毕业生去向问题的调查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高中毕业生去向问题的调查报告摘要:金融危机给了全社会不可估计的损伤,高中毕业生的出路更是窄之又窄,许多高中生在毕业后因为经济不景气而无法再继续进入大学深造,特别是农村的高中生很多一毕业就奔向了希望的田野,而真正能够上大学的人很少。希望国家政府能真正看到社会的多个方面,多多关注一下有一定学历但却过早走入社会的高中毕业生们。关键词:金融危机 高中毕业生 经济 农村 国家政府 关注 社会正文: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波及到各个领域的消极作用一直在影响着它们的发展,给了行业工作者们无穷的压力,包括那些刚毕业又没有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们。庆幸的是,为此,国家政府还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

2、比如大学生一毕业就签订就业合同,还提供了几千个农村职位给大学生等。这一系列的措施都无疑给大学生是雪中送碳,但是,在众多的优惠政策中,却没有一项是留给高中毕业生的。因此,高中毕业生的去向问题应该是一件被所有人重视的事情。高中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是农村的高中生,高中一毕业就要面临多种选择。有的的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就会考虑上大学,而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就不得不放弃继续求学的机会,而过早地走进社会去为了生活奔波打拼。据调查,这一群高中生在毕业之后,上的上大学,大部分留在农村,奔向希望的田野,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人在打工的艰辛中渐渐寻找到契机,踏上了梦想的成功之路。仅就涟源县说,从 1981 年至

3、 1985 年,共培养高中毕业生 18250人,考上大学、中专的 3020 人,落选高中毕业生中属农村户口的16155 人,占高中毕业生总数的 88%。有如此数据看来,农村大部分的高中毕业生都没有继续深造,都开始投入巨大的工作市场,这无疑给他们自己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农村就业问题更加严峻。下面就以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例做一项关于高中毕业生的去向调查。澧县所有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大概有七千人,我随机选取了一百人进行了抽样跟踪调查。调查结果如下:确定意愿上大学的有 21 人,占 21%;确定放弃学业投入工作的有 24 人,占 24%;确定读专科或其他技术类学校的有 38 人,

4、占 38%:不确实正陷入迷茫的有 17 人,占 17%。其中,有 39 人来自城市,61%的人是从农村来的。而在来自城市的39 人中,只有一人不打算继续上学,其余的 38 人全都分别上了大学或者专科,而来自农村的 61 人中,有 30 人是准备去上大学或专科的,另外 8 人是去学技术的,还有 14 个陷入迷茫之中,是还不知道是否能够继续上学,最后 9 人是准备外出打工或在家务农的。而在来自农村的 14 人中调查发现,大多是自己原本有还继续上学的意愿,但是由于家庭以及自身的一些原因,不得不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中毕业生中回到农村的务农或打工的人数还是不少,由此折射出的是高

5、中毕业生毕业后继续深造的频率 还是不是很高,可见全民文化教育普及程度还不是很高。因此,文化教育应该更深入人心,深入民心,也更好得在农村实施。结论分析全民文化程度应全面提高从高中升大学或更高的学府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和丰富自己的过程,这不仅有利于自身的综合发展也为国家的文化教育作出了不少的贡献,是一件于己于国都有好处的事情。所以,国家政府应深刻认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性,大力发展科学文化教育,让教育振兴中华。也使学生自己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只有先塑造自己,用智慧和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才很有可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成功,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切实处理好三农问题要

6、发展教育,光靠国家的政策是行不通的,归根截底是要处理好全民经济问题。在调查中,100 人中有 48 人继续深造以及就业遇到了问题,其中有 35 人是属于农村人口。原因就是在为经济条件无法支付在高等学府里深造的费用而发愁,48%的高中毕业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可见农村的经济是多么不景气。国家政府花大力气支持三农事业,扶持农村农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以及改善农村经济,是非常正确的。切实了解决了农村孩子的学费难的问题,相信普及高等教育也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是在很多外界因素和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下,政府应充分考虑到扶持的长期效果,最重要的还是让农民自己真正觉悟起来,提高农民自身的致富能力,让农村的孩子都

7、有学上、上得起学,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追求共同富裕的最大目标在调查中,继续深造遇到困难的 48 人中,有 35 人是来自农村。为什么呢?可见城乡收入之间有差距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问题。政府落实好缩小城乡之间差距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让农村的孩子也能上得起学,不用背负起高中毕业就要为生活奔波的劳苦,也为早日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最大目标而提供一份智力支持和共同努力。教育是振兴中华之本教育是振兴中华之本,自古以来,教育就是一座基石,支撑和托起了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之才,也只有教育,才能振兴中华。所以,要让高中毕业生能有个更好的未来,以及为人类更好的发展,必须非常重视教育。首先,国家要大力培

8、养新一代有能力有爱心有责任感有创新意识的师资队伍,培养教师的栽培能力,以及让教师给学生传授强国富民的思想。高中毕业生还都是些不懂是故的未成年小孩,思想不成熟,经验不丰富,知识面不宽广,如果不选择继续深造,将很难适应社会的复杂多变。这些是党和国家应交给教师的神圣职责和艰巨的任务。政府以及全社会的人民都应该共同努力。结语 归根结底一句话,那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有好的经济基础,就不会有其他领域的发展,更不要说文化教育了。所以,国家支持三农,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最根本的问题。再者,关注高中生就业问题也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国家政府可以提供一些就业培训及专业只是培训的项目来提高低教育水平的人群适

9、应社会的高要求。这样,对于高中毕业生就会有一些更好的解决方案,对年幼的高中生们来说也是一种更人性化的关怀和支持。绿春县初、高中毕业生去向调查报告作者:张文祥出自:发布时间:2012 年 10 月 11 日绿春县初、高中毕业生去向情况调查报告云南省绿春县中华职业教育社 张文祥2012 年 8 月 30 日初、高中毕业生的去向如何,事关社会发展,情系千家万户。不仅决定了学生个人的升学、就业,也直接影响着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为全面掌握我县初、高中毕业生去向,我社组织人力深入全县各乡镇和乡级中学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绿春县初、高中毕业生去向状况我

10、县共有 8 所乡级中学、3 所县级中学(包括县职中)。以上 11所中学 20092011 年的初、高中毕业生去向具体数据如下:初中 高中其中 其中年份毕业生人数升入普通高中人数升入职业学校人数剩余回乡人数毕业生人数升入高校人数参加考试复读人数就业人数剩余回乡人数2009年2352 1087 753 512 827 267 54 103 4032010年2546 1158 873 515 789 426 51 150 1622011年2560 1193 842 525 766 501 35 133 97合计 7458 3438 2468 1552 23821194 140 386 662通过分析

11、以上数据,2009 年至 2011 年间,全县共有初中毕业生7458 人,其中升入普通高中有的有 3438 人(包括到县外高中就读的),占毕业生人数的 46.1%;升入职业学校的 2468 人(包括到县外职业院校就读的),占毕业生人数的 33.1%;毕业后回乡的有 1552 人,占毕业生人数的 20.8%;高中毕业生 2382 人,升入高校 1194 人,占毕业生人数的 50.1%;参加复读 140 人,占 5.9%;毕业后直接就业的有386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16.2%;剩余回乡人数有 662 人,占毕业生人数的 27.8%。未能升学也没能就业的初、高中毕业生约占毕业生总数的,他们毕业后去

12、向何方?他们是如何面对就业、应对社会的呢?据经走访调查,大致有三个去向:一是回乡务农。在农村从事和父辈们同样的工作,到了结婚年龄便结婚生子,这部分约占 20%。 二是外出务工。毕业后和父辈、兄长辈们一起进城务工,这部分约占 75%;三是当兵。以男孩子为主,这部分约占 5%。二、初、高中生毕业后教育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解决了部分困难家庭的学生入学难的问题,但因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够完善、学生对职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县内高中教学资源严重不足、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无力供子女继续就读高一级学校等原因,仍有很大比例的学生在没有掌握任何职业技能的情况下,直接走向社会,很大程度

13、上限制了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加大了就业难度,给学生和家庭造成了精神上和经济极大压力,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没能发挥较好的促进作用。1、初中毕业生的升学需求与高中教育供给间的矛盾突出广大初中毕业生及家长对升入高中的愿望比较强烈,但我县的高中教育资源却十分有限。我县近 3 年的初中毕业生分别有 2352 人、2546人、2560 人,但目前高中阶段(县一中、职业高中)容纳能力约为2500 人,只能招收毕业生总数的 35%左右。可见,对于初中毕业生的升学而言,供需双方构成了突出的矛盾。因此,高中学校“择优录取”的政策导致 60%的初中毕业生只能“另寻他路”,其中不乏有求学心切的。2、县内职业教

14、育学校招收难与初中毕业生对学校教学质量要求的矛盾突出由于种种原因,我县职业中学的教学设施有待大力改善,教育教学还是局限在只有桌椅板凳黑板的教室,存在“黑板上养花”、“粉笔打农药”的现象。另一方面人们的观念往往打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烙印,轻视技艺,认为成为“秀才”、“状元”才是正途、是出路,对职业教育不够重视。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再加上长期以来投入严重不足,既缺乏“双师型”的师资,又缺少相应的实习实验场地,导致了我县职业教育的不良状况,形成了以招生难与中学生流失之间的矛盾为主的怪异现象。这一矛盾的实质与其说是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不如说是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存在着突出的矛盾。这种矛盾就是农

15、村中等职业教育丧失了自身赖以生存的特点,既不能够很好地为当地的传统的支柱产业提供支持,也未能和新兴产业、区域产业、社会经济相联系。3、家庭困难,无力供子女升学继续读书。我县是一个边境农业贫困县,农村家庭收入普遍偏低,存在“一人读书全家负债”的现象,这也是我县初、高中生毕业后放弃升学就读的重要原因。,三、建议1. 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绿春县初中毕业生的升学需求与高中教育供给间的突出矛盾,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不足。由于教师和校舍等条件,在近期内,无法扩大招生数量。而这些问题,单凭学校是无法解决的,只有依靠政府或者民间的力量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以缓解这种矛盾,满足人民

16、群众的教育需求。2、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从调研中可知,大多初中毕业生都希望能够上普通高中,这一方面是和思想观念有关,更和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关。因此,必须调整办学思路,要以就业为导向,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轴,加强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和培养目标定位,努力克服片面的学历教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善实验实习环境,重新审视专业设置,创新办学机制,与市场紧密结合,努力满足当地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需求。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加强职业指导、提供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作为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重要措施。只有中等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增强了,才能真正地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促进高中阶段的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布局设置的调整。3、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做好初、高中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提升传统农业、发展特色农业、壮大绿色产业、发展规模化畜牧业、培育农村服务业、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