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教学课件》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1418924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4.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理论教学课件》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自动控制理论教学课件》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自动控制理论教学课件》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自动控制理论教学课件》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自动控制理论教学课件》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理论教学课件》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理论教学课件》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1 频率特性及其与时域响应的关系,5-5 乃奎斯特稳定判据和系统的相对稳定性,5-2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5-3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5-4 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的绘制,5-6 控制系统对数坐标图与稳态误差及瞬态 响应的关系,*5-7 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5-8 根据闭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时域响应,5-1 频率特性及其与时域响应的关系,一、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频率响应:在正弦输入信号的作用下,系统输出的稳态 分量。,频率特性:系统频率响应与正弦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频域分析法:应用频率特性研究线性系统的经典方法。其 特点是根据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去判断闭

2、环系统的性能。,如图,设初始,当输出阻抗足够大时有:,对上式进行拉氏变换得:,拉氏反变换得:,响应的稳态分量为:,式中:,可见, 分别为 的幅值 和相角 。,设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为:,为方便起见设系统无重极点,则:,设:,则:,式中:,通常,把 称为系统的频率特性。它 反映了在正弦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稳态响应与输入正弦信,号之间的关系。系统稳态输出信号与输入正弦信号的幅值比 称为幅频特性,它反映了系统对不同频率的正弦输入信号的衰减(放大)特性。系统稳态输出信号对正弦输入信号的相移 称为系统的相频特性,它表示系统输出对于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相移特性。,解:,根据频率特性的概念,系统的稳态输

3、出为:,二、频率特性与时域响应的关系, 频率特性,传递函数,微分方程三种系统描述之间关系, 频率特性为什么能反映系统动态特性?,物理上:正弦输入与阶跃输入不同,由于是强迫振荡 所以能反映系统动态特性。,数学上: , 中的时间常数等反映 了系统结构。,三、频率特性的几何表示法,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又称极坐标图或幅相曲线,幅频特性为 的偶函数,相频特性为 的奇函数,因 此, 从 和 的幅相曲线关于实轴对称, 一般只绘制 的幅相曲线。小箭头指示 时幅相曲线的变化方向。,对于RC 网络:,有:,表明RC 网络的幅相 曲线是以 为圆心, 半径为 的半圆,如右 图所示。,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又称伯德(Bo

4、de)图,由对数幅频曲线 和对数相频曲线组成。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横坐标按 (对数)分度,单位是 ;对数幅频特性曲线的纵坐标 按 线性分度,单位是分贝 。对数相频特性曲线的纵坐标按 线性分度,单 位为度 。由此构成的坐标系称为半对数坐标系。,仍以RC电路为例:,当 时:,当 时:,在 处:,综上,RC网络的对数幅频特性可近似地用渐近线来 表示。在 部分为一条 的水平线,在 部 分为斜率等于 的直线。在渐近线的交接处的 频率为 ,此处渐近线的幅值误差为 (最大)。,用描点法绘制出 曲线如图,图中令:,对数分度:当变量增大或减小10倍,称为10倍频程 , 坐标间距离变化一个单位长度。,交接频率:又称

5、为转折频率,是指两条渐近线交接处对应 的频率。, 对数幅相曲线:又称尼柯尔斯图或尼柯尔斯曲线。其特点 是纵坐标为 ,单位为分贝 ;横坐标为 , 单位是度 ,均为线性分度,频率 为参变量。,5-2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一、比例环节,传递函数:,频率特性:,二、惯性环节,传递函数:,频率特性:,三、积分环节,传递函数:,频率特性:,四、微分环节,传递函数:,频率特性:, 理想微分环节, 一阶比例微分环节,传递函数:,频率特性:, 二阶微分环节,传递函数:,频率特性:,五、振荡环节,传递函数:,频率特性:,乃氏图,与虚轴交点处的频率为 (无阻尼自然振荡角频率),谐振频率 与谐振峰值,上式说明,当 时

6、,幅频特性存在极大值,记 极大处的频率为 ,称为谐振频率,相应的幅值称为谐振峰 值,记为 ,则谐振峰值为:,伯德图, 当 时, ;, 振荡环节对数幅频率特性不仅与交接频率有关还与阻 尼比 有关,渐近线的误差随 的不同而不同;, 当 时,误差不大;当 时,误差增大。, 振荡环节的修正曲线与 有关。,六、纯滞后环节,传递函数:,频率特性:,5-3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上节介绍了典型环节的极坐标图(乃氏图、幅相曲线), 要绘制开环系统的极坐标图,只要计算出对应各 的幅值 及相角即可逐点描绘出。,式中:,计算出 即可绘制极坐标图。,例5-1:,解:计算结果如下,系统开环幅相曲线的绘制,根据系统

7、开环率特性的表达式可以通过取点、计算和作 图,绘制系统开环幅相曲线。,概略开环幅相曲线应反映开环频率特性的三个重要特征:, 开环幅相曲线的起点 和终点, 开环幅相曲线与负实轴的交点,或:,称 为穿越频率,而开环频率特性曲线与实轴交点的 坐标值为:, 开环幅相曲线的变化范围(象限、单调性),开环系统典型环节分解和典型环节幅相曲线的特点 是绘制开环幅相曲线的基础。,一、 型系统的极坐标图, 开环幅相曲线的起点在正实轴上;, 终点在原点;,一般情况下,分子阶次为m,分母阶次为n的开还传递 函数可表示为:,终点处的幅值,终点处的相角:,解:,起点:,终点:,二、型系统的极坐标图, 起点:虚轴无穷远处,

8、 终点:原点,终点处相角:,解:,起点:,终点:,下面,求与负实轴的交点,即与负实轴交点为,求实轴交点的另一种方法,令 ,得:,代入实部得:,三、型系统的极坐标图, 起点:实轴无穷远处, 终点:原点,终点处相角:,四、含纯滞后环节的开环系统的极坐标图,5-4 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的绘制,设开环系统由 个环节串联而成,其传递函数为:,或:,综上有:,因此,采用叠加法即可方便地绘制出系统开环对数 频率特性曲线。实际上,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进 特性有如下特点:, 低频段( 小于最小交接频率 )的斜率为: , 为开环系统中所包含的串联积分环节 的数目。低频段(若存在小于1的交接频率时,则为延长 线

9、)在 处的对数幅值为 。即低频段或其延长 线经过点 。, 在典型环节的交接频率处,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的斜率 要发生变化,若遇到 的环节,在交接频率 处,斜率改变 ;若遇到 的环节时,在交接频率处,斜率改变 。,一、绘制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步骤, 开环传递函数典型环节分解;, 计算各典型环节的交接频率;, 修正。, 通过点 ,绘制斜率为 的低频段;, 从低频段开始,随着 的增大,每遇到一个典型环节的 交接频率,就按上述方法改变一次斜率;,解: 开环传递函数典型环节分解:一个比例、一个惯性、 一个一阶比例微分和一个振荡环节组成。, 计算各典型环节的交接频率;,惯性环节:,一阶比例微分环节:,振荡

10、环节:, 绘制低频段;,所以,低频段的延长线经过 ,即 。, 利用误差修正曲线进行必要的修正;, 绘制各环节的相频特性,叠加后得到系统的相频特性。,二、最小相位系统和非最小相位系统的频率特性,定义,最小相位系统相位滞后是最小的。,最小相位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的所有零、极点都位于 平面左半部的系统。各环节都是最小相位。,非最小相位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具有位于 右半平面的零 点或极点的系统。含非最小相位环节的系统,解:两系统的幅频特性是一样的,最小相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之间存在着唯一 的对应关系。,根据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可以唯一地确定相应的 相频特性和传递函数,反之亦然。,例5-7:已

11、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如 图所示,试写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解:由 可得:,低频段的斜率为:,三、含有纯滞后环节系统的伯德图,例5-8:,解:,5-5 乃奎斯特稳定判据和系统的相对 稳定性,系统稳定条件?,所有闭环特征根都位于S 左半平面, 劳斯判据, 根轨迹法(图解法):根据开环零极点绘制闭环 特征根的轨迹。,频域稳定性判据,时域分析判断稳定性的方法?,根据开环频率特性图和开环零极点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一、Nyquist稳定判据的数学基础,1.映射(幅角)定理:设 为复变量, 为 的有理分式函 数。对于 平面上任意一点 ,通过复变函数 的映 射关系,在 平面上可以确定

12、关于 的象。在 平面 上选择一条封闭曲线 ,且不通过 的任一零、极点, 从闭环曲线 上任一点 起,顺时针沿 运动一周, 再回到 点,则相应地, 平面上亦从点 起,到 点止,也形成一条闭合曲线 。为方便起见,令:,不失一般性,设 如下图分布:,设 沿 顺时针运动一周,研究 相角的变化情况:,按复平面相角定义,逆时针旋转为正,顺时针旋转为负:,对于 ,作切线 ,则在 的 段, 的角度减小,在 的 段,角度增加,且有:,同理:,映射(幅角)定理:设 平面闭合曲线 包围 的 个 零点和 个极点,并且,此曲线不经过 的任一零点 和极点,则当复变量 沿封闭曲线顺时针方向移动一周 时,在 平面上的映射曲线

13、按逆时针方向包围坐标 原点 周。,2.复变函数 的选择, 的零点为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的极点为 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令: ,可见:, 当 沿 运动一周所产生的 两条曲线 和 只相差常数1,即 可由 沿 实轴正方向平移(右移)一个单位长度获得。 包围 平面原点的周数等于 包围点 的周数。,3. 平面闭合曲线 的选择, 不经过 的任一零、极点。, 包围 位于 平面右半部的 所有零点和极点。,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的零点都位于 平面的 左半部。即: 。,乃氏回线 可取右图所 示的两种形式:,二、奈奎斯特稳定(奈氏)判据,闭环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当 从 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 不穿 过

14、 点,且按逆时针方向包围 点 周, 为位于平面右半部的开环极点数。,若开环系统稳定,即 ,则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 条件是: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不包围 点。,实际上,常只画 从 的部分,故上述 乃氏判据中的 周应改为 周。,闭环极点在 平面右半部的个数:, 半闭合曲线(奈氏图) 穿越 点左侧负实轴的次数。,半次穿越:开环幅相曲线起始于(或终止于)点 左侧 的负实轴。若沿逆时针离开(或终止于)负实轴, 记为半次正穿越;若沿顺时针离开(或终止于) 负实轴,记为半次负穿越。,正穿越 :随着 的增大,开环幅相曲线逆时针(从上) 穿越点 左侧负实轴;,负穿越 :随着 的增大,开环幅相曲线顺时针(从下) 穿越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