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141709 上传时间:2017-10-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学年第一学期英语期末总结2011-9-2012-12011 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伴随期末学生考试成绩的公布,整个学期又划一段落,工作中有喜有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督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听、说、读、写,正确运用句型实践于生活。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孩子们大都因假期的到来而欣喜,多多少少的成绩为我本学期教学工作做了反馈,为孩子们在校的学习给予适当的评价。一、总体班级情况分析在三(1、2)两个班级总计 99 名学生,两年的教学经历中跟随孩子们一起成长,学习。首先就学生而言,一班孩子偏向安静大多基础较好,成绩稳定,学习习惯较好。二班孩子活泼能力强

2、,却在有效学习方法上欠缺,致使学习能力与成绩比例相差偏大。新来的学生基础较弱,加之在课后复习,父母新教材对老师孩子要求较高,活学活用!二、认识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自我学习间的矛盾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认识,英语一直是教学中难点,主官因素:知识的把握仅有的一点课堂时间不足以让学生达到活学活用,知识不能够串联生活学习,随时复习巩固;客观因素:学生社会环境导致的差异,流动性强;家庭环境未能营造给孩子和谐、安静读书学习场所;父母生活习性、言行举止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是学习的场所,社会和家庭是知识的传播运作实践地。父母是孩子一辈子的班主任,第一任教师,其思想观念人格很大部分形成于家庭。因此

3、,学校教学与父母家庭教育树立与时俱进的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至关重要。关注教育,身体力行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中。三、把握教材,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通过对 1AB、2AB、3AB 教材两年接触,学校不定期的多次培训听取优秀公办教师对教材教学经验的讲解,也积累了属于自己的一些教学体验,并逐渐通过实践创造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摒弃传统教学的说教,把课堂交给学生。新课开始有 Greeting,师生生生互动,或是儿歌单词游戏复习上节课所学,让学生逐渐由上节课进入到英语课上。重点学习单词(识记生词)环节做到能正确的“听、说、读、默写”即学即用。利用 Flashcard(单词) 、picture、录音机

4、进行句型询问,生尝试回答认识新单词,组组男女循环 PK 比得分,让竞争成为学习词汇的关键动力。词,短句,相关词汇,例句加有翻译联系生活天南地北。难点环节句型重复多次出现,把时间教给学生去生生问答,师恰当做引导。Group of four or six 扮演passage 中的角色体验乐趣,说与做中重复再现难点句型掌握所学,达到课堂教学目的。Listen and enjoy/Learn the sound.学生通过听录音的配合学习元辅音字母发音规律,教师倡导生会读、会区分识记的基础上自编小对话,对知识的学习有突破升华,同时在情感人文上教育学生努力鞭策自己成为有优秀人格特质的人。爱动脑、爱发言、爱

5、团队、爱协作相互学习不断进步。四、了解学生、讲求方法,丰富课堂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领导者和参与者。而教与学双收益中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大相差异,原有从初接触沪教版新教材的基础较好,知识学习串联较容易吸收会觉得轻松自然兴趣较高。而每学期新插班的学生无基础要适应,3A 知识点要求较高,听说读默写,很好记忆单词、句型在一二年级基础上有所小跨越。于是优差有了分层,断裂。学生性格兴趣的差异。有的学生好动,学习习惯差,自律性差,爱做小动作,爱走神,尝试采取让他不断参与的方法;有的视觉型的,喜欢通过新鲜的图与实物来学习;有的属听觉型的,喜欢有韵律节奏的音乐中学习;有的(男孩子)喜欢创新、探讨中游戏学习。因此对于基础比较弱,自信心不足的的学生,简单基本问题让他们多回答,提高自信心自我认可度。基础较好的问题的同学设置有所创新难度的问题,从而让他们积极地愿意投入到英语的教学情境中。学习习惯的差异,习惯较好的会独立认真按照教师要求完成作业,多加强读写要求多做相关知识的拓展。后进生多因家庭原因主动学习性差,不能完成作业,师分阶段定要求逐步达成。5、偏爱“后进生,培优补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