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柳州市中考语文说明解读与点拨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1397994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4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柳州市中考语文说明解读与点拨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5年柳州市中考语文说明解读与点拨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5年柳州市中考语文说明解读与点拨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15年柳州市中考语文说明解读与点拨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15年柳州市中考语文说明解读与点拨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柳州市中考语文说明解读与点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柳州市中考语文说明解读与点拨(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柳州市中考学科 考试说明解读与点拨 语 文,一、考试目的,原文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解读水平性与选拔性相结合,具有适宜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二、指导思想,原文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有利于推进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

2、传统,有利于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解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深化改革,尊重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在试卷中体现。,三、基本原则,原文(一)导向性。(二)基础性。(三)科学性。(四)综合性。(五)教育性。 解读1.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初高中教学的衔接。2.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3.内容与形式科学,符合考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试题难易适当。4.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5.引导重视人类优秀文化,继承和弘扬中

3、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四、考试范围,原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四学段(79年级)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参照当地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教材。 解读涉及课本内容不会超出苏教版语文教材,涉及能力要求不会超出课标范围。,不考试范围(参考),(1)基础知识的名词术语。 (2)汉字构字常识。 (3)词语、短语的分类。 (4)单句成分、复句的辨别与划分。 (5)比喻的三种方式(明喻、暗喻、 借喻)。 (6)文学常识和文体知识。,五、考试内容与要求,原文中考语文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考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解读注重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

4、个方面的有机联系;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考试内容与要求(一)能力层级 原文,1识记 对要求熟记、背诵的语言材料(字词音形义、文化经典的段落篇章)的识别和记忆。 2理解 对语句表层意义、深层涵义的阐述或推断,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和对文章中心(主旨)、结构、技法的分析等。 3应用 将语文知识直接用于新的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文言文的翻译、论述题、仿写、作文等。 4评价 对不同层次的语言材料、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从思想内容、表达形式、语言特点等方面作出自己的评价或赏析。 对以上四个能力层级均作难易不同的考查。,五、考试内容与要求(二)考试内容 1积累与运用,原文常用字

5、的音、形、义的辨识、常用词语(含成语)的运用、语句的规范表达(含标点符号)、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及经典篇段的默写、课外阅读积累等。 词语、语句的考查宜结合语境,灵活运用语法、修辞知识,选材兼顾课内外;文学文化常识考查为教材涉及的内容;默写主要从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古今优秀诗(词)文选材;课外阅读的考查以课标推荐的阅读书目为主,适当兼顾日常积累。,五、考试内容与要求(二)考试内容 1积累与运用,解读1.立足课本,放眼生活。对“字词表”要扎实掌握,收集中考“常考字”生活中“易错字” 。 2.语句的规范表达:成语使用、病句、标点、衔接等。 3.文学文化常识、课外阅读考查为教材涉及的名著知识。 4.默写主要

6、从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古代优秀诗(词、曲)文选材。,五、考试内容与要求(二)考试内容 2古诗文阅读,原文(1)古诗词,侧重整体把握内容,感受形象;欣赏、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分析艺术表现手法。 (2)文言文,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准确判断文言句读,理解文章基本内容;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常见虚词(如“之、其、于、以、而”等)的基本用法;能根据语境翻译文言句子。(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出评价。)考查素材以课内为主,适当向课外拓展。,五、考试内容与要求(二)考试内容 2古诗文阅读,解读第一、整体把握内容(绘景咏物、山水田园、边塞行旅、怀古咏史,等等),感受形象。(人物:隐者游子、征夫怨妇

7、;事物:梧桐柳树、长河落日,等等)第二、欣赏、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修辞方法、表情达意生动形象、内涵丰富而且表达效果显著的字词。)第三、分析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直抒胸臆、对比衬托、以小见大、虚实结合),五、考试内容与要求(二)考试内容 2古诗文阅读,解读第一、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文章基本内容。第二、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常见虚词“之、其、于、以、而”的基本意义和用法。第三、准确判断文言句读。第四、考查根据语境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五、考试内容与要求(二)考试内容 3现代文阅读,原文 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学生的阅读方法(如浏览、摘录、批注、制作

8、卡片等)和阅读习惯;考查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 (1)阅读记叙类文章,要求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能感受、评价作品中的形象,品味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五、考试内容与要求(二)考试内容 3现代文阅读,原文 (2)阅读简单的说明文和一般的科技作品,要求把握文章说明对象,提取文本信息,掌握常见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特点,领会作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 (3)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并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和阐述。能归纳文本要点,理解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之间的关系;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如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和事

9、实论证)以及它们的作用。,五、考试内容与要求(二)考试内容 3现代文阅读,解读 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观点、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五、考试内容与要求(二)考试内容 3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解读,1. 掌握一般记叙文、散文、小说等文体的基本常识,包括记叙要素、记叙顺序、常用表达方式、记叙人称和情节发展、描写方法等。 2.正确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1)分辨清楚所选语句或短语的表面含义,瞻前顾后把握它的真实内涵, (2) 联系上下文作答,考虑词语和文章中心的关系。 3.题目的作用:(1)概括文章的主

10、要内容; (2)文章线索;(3) 吸引读者、新颖。,五、考试内容与要求(二)考试内容 3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解读,4.线索:常见的有以物为线索; 以人为线索; 以时间为线索; 以感情为线索。 5.人物描写:准确地理解人物思想性格或感情。 6.思想感情把握:不要脱离所给文段具体内容。 7.表现手法:常见的有想象;联想;象征;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衬托对比;设置悬念等。,五、考试内容与要求(二)考试内容 3现代文阅读 说明文解读,1.对象和特征 第一,看标题。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第二,有的事物的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要能找出这些关键句。 2.方法 “术语”书写要

11、准确。回答方法作用必须把这种方法和说明对象特征结合起来。 3.结构(1)总分式(2)并列式(3)承接式。 4.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语言 紧扣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结合文段或句子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五、考试内容与要求(二)考试内容 3现代文阅读 议论文解读,1.找准论点: 看文章的标题,在文章的开头。所谓开宗明义。 文章结尾。大多有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所以,总之,总而言之”等 。 2.分清(补充)论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3.论证方法及作用:事实论证举出典型的、确凿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道理论证引用的内容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比喻论证能够把抽象的道理讲得

12、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对比论证是把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使正误分明,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五、考试内容与要求(二)考试内容 4综合性学习,原文着重考查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利用已有信息和资料,提出假设或观点等。 解读(1)判断情境会话是否得体。(2)具体、生动、准确地讲述见闻。(3)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地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4)归纳对方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建议。(5)组织策划活动。(6)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7)写出简单的研究计划和研究结论。,五、考试内容与要求(二)考试内容 5写作,原文规范、熟练地写作记叙文、简单

13、的说明文和议论文。文体规范、中心明确、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条理清楚、文从字顺、标点正确、书写清楚,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命题力求有新意,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不设审题障碍。,柳州市近五年中考作文题,2010年 23.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我没想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柳树用它曼长披拂的枝条,装点了大地。柳暗花明、桃红柳绿成为人们眼中旖旎的春光。,柳州市近五年中考作文题,2011年 23.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伴我成长的那些(篇)课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根据下面

14、一则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标题。,柳州市近五年中考作文题,2012年 24.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这句话很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请以“特别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横线上可以填写具体的人、事、物、景,也可以填写抽象的情感、哲理,如宽容、理解、自信、幸福、爱等等)。,柳州市近五年中考作文题,2013年 24.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人生前进的每一步都是走近梦想的台阶。心有多远,梦想就有多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心在更远处,我们成长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请以“心在更远处”为题写一篇作文。 (2)请以“ 让我着迷”为题

15、写一篇文章(横线上可以填写具体的人、事、物、景等等)。,柳州市近五年中考作文题,2014年 24.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错过 ”为题写一篇文章(请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填写具体的人、事、物、景等等)。 (2)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中,有些话语让我们感动,有些话语给我们启迪,有些话语成为我们人生的指引。这些话使我们铭记,令我们受益终生。 请以“一句话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作文。,中考作文关注的焦点,1.自我与成长 题目中直接出现“我”或“自己”:“我没想到”、 “伴我成长的那些(篇)课文”、“心在更远处”等等,在内容上贴近学生的成长经历。 2.爱好与情感 如 “ 让我着迷” 、

16、“错过”、 “这句话很温暖” 。 3.社会与生活 如 “一句话的力量”、 “特别的 ” 等为内容写作,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放眼社会生活。,六、考试形式及时间,原文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七、试卷结构,原文 全卷满分120分。由卷和卷组成,共 2124小题,试卷长度不超过6000个字符。 (一)内容分值比例:积累与运用,约占10(12分);名句名篇默写,约占8(10分);古诗文阅读,约占14(17分);现代文阅读,约占18(22分);综合性学习;约8%(10分);作文,约占42(50分)。,七、试卷结构 (二)赋分比例,原文 (二)题型及赋分:卷为客观题,赋分2430分。包括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一)及古诗文阅读(选择题);卷为主观题,赋分为9096分。包括文言文阅读(非选择题)、名句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