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对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139412 上传时间:2017-09-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对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对策【摘 要】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入手,分析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结合问题和原因从培养目标、专业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四个方面给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具体对策。【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模式 对策1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和内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主要有高等职业教育理念、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系统设计和培养方式。首先,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赖以产生的理论基础。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素质教育思想、能力本位思

2、想、终身教育思想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其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高等职业教育总体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的创新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质量规格则是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再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系统设计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它主要包含目标规格体系,涉及培养目标和规格;内容方式体系,涉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实践条件、教学评价等。最后,人才的培养必须采用一定的

3、方式来实现其培养目标。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的方式培养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通过教、学、做三位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人才。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2.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几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新的困难和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许多高职学校的市场调研不够,课程开发脱离市场需求,没有进行岗位能力分析,达不到企业等用人部门的要求。社会需求论证不足,市场调研不够就导致一些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随意性大,盲目上专业,造成毕业生过剩,而有的急需人才又缺少相应的

4、专业来培养。(2)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育模式仍占主导地位,重视课堂教学、课本教学,过分强调教师讲授的主导作用。很多教学改革并没有深入企业、深入市场对专业本身的需求进行细致的调研论证,成了为教改而改,盲目删减课程,这对兼顾学生终身学习以及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是不利的。(3)教学经费不足,基础设施陈旧。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上,国家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高等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国家省市在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中职责不明确,许多高职院校生均经费不足。这就造成了高职学校普遍占地面积小,教学用房不够,仪器设备落后,教学现代化程度不高,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达不到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4)人才培养不注

5、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由于劳动力供大于求,企业缺乏合作的动力,而学校缺乏政策支持与长期发展目标,使得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的实际运行只是某一点和某一时段的成功,远没有良性循环。大多数院校只停留在教学实习层面上的合作,企业界和学校双方不能相互深度介入,未建立双方相互促进、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2.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原因(1)外部因素一方面是教育体制的制约观念上的偏差,违背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职教资源的运行规律,造成了目前职教资源的相对僵化。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是最根本的、深层次的原因。近年来,高等教育扩招严重,毕业生众多,但是社会对一线劳动力的需要大幅度减少,就业

6、形势异常严峻更加加剧了问题的存在。 (2)内部因素导致高等职业教育陷入困境,除了以上外部因素之外,大多数高等职业学校自身办学思想不活,是其中更大的一个原因。现在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某些方面与我国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现状还存在着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如办学模式单一,缺乏职前职后的沟通;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经济、技术的发展有所脱节;课程在相当程度上还是终结性的,服务于学生第一次就业,使学生缺乏发展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学校的运作机制有的也没有转到市场经济的机制上来等等。3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对策3.1 培养目标要面向学生发展未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7、首先涉及到的是培养目标问题,培养目标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职业教育要在培养学生直接成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劳动者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终身学习以及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要使学生成为具有可教育、可培训性的劳动者,成为具有继续学习能力的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既要强调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生产一线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又要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培养他们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3.2 科学调整专业结构,适应社会发展规律既要突出特色专业又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既要保证专业设置科学,又要有一定的超前发展思路。具体来说:首先,要保持适度的专业规模和专业的相对稳定性,形成专业

8、结构的综合优势。其次,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要正确,专业划分要科学,名称要规范,内涵要明确,专业设置的操作过程要科学。最后,通过调查和科学分析,弄清科技发展的动向和趋势,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基础,抓住时机,长远规划,创造条件增设新专业和改造相对老化的专业,以满足学生、专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3 注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产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走出校门的首选工作是企业一线的技术性劳动,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大量依托现场作为学生学习技

9、能训练的基地,为学生毕业后求职从业进行热身训练和能力强化。3.4 教学方式向现代教学方式转化首先,教学方式要以人为本,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实现个人成材、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减少刚性,增加柔性,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其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加快数字图书馆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从而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参考文献:1高等教育司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1999.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9.2江小明,高林.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原则与课程结构模式探讨 .职业技术教育,2003,4:55-57.3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