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管理学-第1单元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1387917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0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城市管理学-第1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现代城市管理学-第1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现代城市管理学-第1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现代城市管理学-第1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现代城市管理学-第1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城市管理学-第1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城市管理学-第1单元(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1章 城市管理的基本理论,城市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客观存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和人类进步的标志,世界的城市化趋势不可逆转。城市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擎,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通过规模经济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但今天的城市也会产生和强化社会排斥,使穷人、妇女、青年、宗教和民族中的少数以及其他边缘化群体得不到城市发展的利益。因此,我们要通过健全的城市管理建设“包容性城市”。,2,所谓“包容性城市”,是指城市中的每个人不论财富、性别、年龄、种族或宗教信仰,均得以参与城市所能提供的生产性机会。包容既是目标也是一个过程,参与式的决策过程是实现包容性城市的重要手段。,3,根据联

2、合国人类住区中心关于健全的城市管理规范:建设“包容性城市”的宣言草案文件,健全的城市管理应包括七方面的标准: 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可持续性; 下放权力和资源; 公平参与决策过程; 提供公共服务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效率; 决策者和所有利益攸关者的透明度和责任制; 市民参与和市民作用; 个人及其生活环境的安全。 这些标准是相互依存的,又是相辅相成的。,4,1.1 城市管理概述 1.1.1 城市管理的含义和特征,1、城市管理的含义 一般说来,管理(Management)是一切组织的根本,它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活动之中。 就城市管理而言,管理有多重含义。,5,第一,管理不仅仅是施政。管理的概念涉及承认政

3、府正式当局内部和外部都存在有权力。在许多文献中,管理包括政府、私人部门和民众社会。 第二,管理是一个中性概念。管理可以有多种表现:专横或仁慈,有效或无能。 第三,管理强调的是“过程”。它确认、决定的做出是基于许多参与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而做出的,而那些参与者均有着各自不同的、有时是相互冲突的优先事项。,6,联合国人类住区中心在关于健全的城市管理规范:建设“包容性城市”的宣言草案中指出:城市管理是个人和公私机构用以规划和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众多方法的总和。这是一个调和各种相互冲突或彼此不同的利益以及可以采取合作行动的连续过程。它包括正式的体制,也包括非正式的安排和市民的社会资本。,7,在我国,传统意义

4、上的城市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城市管理是指城市政府以城市为对象的、为实现特定目标对城市运转和发展所进行的控制行为和活动的总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就是对城市所有单位、部门、产业的综合管理和公共管理,它贯穿于城市规划、计划、指挥、建设、监督和协调的全过程之中。 狭义的城市管理基本等同于市政管理,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对城市的公用事业、公共设施等方面的规划和建设的控制、指导。,8,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管理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之中。但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城市管理有其相对稳定的内涵。 目前,中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管理的内涵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管理的内涵有明

5、显的不同。 现代城市管理是指多元的城市管理主体依法管理或参与管理城市地区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属于公共管理范畴。,9,从现代城市管理主体的主角城市政府角度出发,现代城市管理主要是以城市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和良性运行为目标,以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为对象,对城市运行系统做出的综合性协调、规划、控制和建设、管理等活动。,10,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城市管理既包含了以城市政府为主体的城市管理者依据国家法规体系、通过国家计划和发展规划对城市运转和发展所进行的控制行为和活动,也包含了城市政府通过制定各种经济政策、城市管理法规对城市企业、城市公民、城市非政府机构的生产生活所进行的组织、控制、协调行为和活动。

6、 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现代城市管理还包含着城市政府管理职能与非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社会团体、市民等参与城市管理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结合。,11,2、城市管理的重要性 都市为人类的重要生活环境,必须管理得当,人类才能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都市为文化发源地与传播中心,必须妥善管理,人类文化才能不断发展滋长。 都市为各种制度的发展地方,必须管理适当,才能使都市中所存在的各种制度健全发展。 都市乃国家兴衰所系,都市管理健全与否关系国运之昌隆与否。,12,联合国人类住区中心在关于健全的城市管理规范:建设“包容性城市”的宣言草案中指出:城市管理是与全体市民的福利紧紧连在一起的。 健全的城市管理必须使居

7、民都能享受到城市公民的利益。基于城市公民资格原则上的健全的城市管理,强调任何人,无论男女老幼,均不得被剥夺取得城市生活必要条件的机会,包括适当的住房、房屋租用权保障、安全的饮水、卫生、清洁的环境、保健、教育和营养、就业、公共安全和流动性。通过健全的城市管理,使市民们得到发表意见的讲坛,充分发挥其才智,以便改善其社会和经济状况。,13,3、城市管理的特征 (1)管理的综合性 (2)管理的开放性 (3)管理的动态性 (4)管理的参与性,14,纵观城市发展的历史,城市管理的内涵与外延是随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如早期的城市公共事务只限于城市的路灯、道路、桥涵、排水、供水、市容等与城市自身物态形式相关

8、的方面。现代城市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民生活需求的多样化,其公共事务具有更为广泛而复杂的内容。,1.1.2 现代城市管理的基本内容,15,1、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依据,是国家和城市政府调控城市用地和发展建设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担负着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发挥城市整体优化功能和效益的使命。世界各国都将城市规划列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将城市规划部门列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综合部门。 城市规划管理实际上就是实施城市规划的管理活动。 城市规划经批准公布后,由一系列的规划管理活动进行实施,是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环节。,16,2、公共设施的

9、建设管理 城市公共设施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和事业设施两大部分,是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作用重大。 对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与管理首先要在思想上充分重视制定长远的有效的规划,并将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建与产业技术改造相结合,加速基础设施落后面貌的改变。其次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改革投资制度及增加重点基建投资,使这部分资金来源得到保证。最后,要加强设施管理,实行经济责任制,提高城市公共设施的综合效益。,17,3、城市交通管理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维系着城市有机整体的正常运转,通畅的城市交通对城市的发展、用地开发、改善居民生活条

10、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道路的修建和养护,营建公共汽车站、码头等,改善已有的路线,改进城市交通,历来都是城市政府的基本职能。,18,4、城市生态环境管理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内容主要指对人类生存、生活及社交的环境,一方面要防治污染,不让自然环境变坏;另一方面通过绿化和美化,力求自然环境更好,创造一个健康、优美的高质量环境。,19,5、城市住房管理 居住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城市住宅是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资料,城市住宅建设和管理不仅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直接关系到市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关系到城市的健康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城

11、市住房的良性发展为基本前提。 住房供应紧缺与居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矛盾始终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解决城市住房问题,努力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空间,一直都是城市政府的基本职责。,20,6、城市经济管理 城市经济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复杂,它要求城市政府要在国家的宏观计划指导下,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发挥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对城市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科学、有效的综合控制、指导和协调,促进城市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1,7、城市社会管理 城市的社会管理主要是指对城市居民的生活管理。城市中的人按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在共同的环境里生活、生产。 其管理

12、内容又可细分为四部分:人口管理、社会治安管理、生活服务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其中人口管理又是较重要的一环。 根据我国人口过多的国情,进行城市人口管理尤其要控制城市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稳步提高人口城市化程度。社会治安与维护秩序的管理是为居民提供良好生活环境的重要保障。,22,1.1.3 城市管理发展趋向,1、城市管理柔性化 传统的城市管理是以技术、生产等物的管理为中心,以行政命令、制度约束为主导的管理手段,非人性化的管理相当突出。从2 0 世纪8 0 年代开始,城市管理向柔性化发展,即由传统管理进入文化管理阶段。 城市文化管理以人为中心,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尊重人,关心人,

13、培养人,激励人,开发人的潜力,成为管理的核心内容。,23,文化管理是以人的自我控制、自查自律为管理的主要手段,将理性管理和非理性管理相结合,是一种具有人情味的管理、人性化的管理,它依靠思想文化的灌输,价值观念的认同,感情的互动和良好风气的熏陶。这种管理实现了高效率与高士气的良性循环,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居民需要层次的提高。 城市管理柔性化的另一特征就是从以人、财、物等“硬件”为重点的管理,转向以知识和学习等“软件”为重点的管理。,24,2、城市管理数字化 20 世纪80 年代,发达国家已较普遍地将信息和网络技术作为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 现代城市管理要求管理者、决策者更多地运用数据,进行数

14、字化管理,而不是主观臆断。 城市管理数字化须建立城市综合管理模型,建设全面开放的计算机网络。使城市管理各方面各层次的决策都建立在迅速适应情况变化和相互有机联系的基础上,从而有效地提高城市管理效能。,25,3、城市管理民主化 一方面是以国家整体上的民主政治来促进城市管理的民主化发展; 另一方面是加强城市管理自身的民主建设。 民主化不在于提多少口号,而在于采取措施,在于制度建设、法制建设。 城市市民对城市管理的参与,有着广泛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它包括接受城市管理的新理念,包括积极参与某些重大事项的决策讨论过程;还包括改变自己的观念,建立新的生存价值取向,以及用符合现代城市文明的准则去规范自己的

15、行为方式。,26,1.2 城市管理的一般原理 1.2.1 城市管理的一般过程,管理是一种人的行为,其本身就是一种过程。城市管理过程实质上是由各个管理环节组成。城市管理是个人和公私机构用以规划和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众多方法和行动的总和。这是一个调和各种相互冲突或彼此不同的利益以及可以采取合作行动的连续过程。它包括正式的体制,也包括非正式的安排和市民的社会资本。,27,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城市管理(Urban Management)是对人们所从事的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28,29,综上所述,城市管理和改善城市

16、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城市管理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高瞻远瞩,寻求系统解决问题和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30,1.2.2 城市管理的一般原则,1、 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管理必须最大限度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方便人的活动和生活。这是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 城市管理必须有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公共参与在城市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公众参与率越高,城市管理现代化程度就越高。 要坚持不懈地提高市民素质。,31,2、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即系统管理的原则 系统一般具有三个特点:系统是一个由若干部分(要素)以一定结构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整体;系统整体可以分解为若干基本要素;系统整体有不同于各组成部分的新的功能。 城市管理中坚持系统的原则,就是要将系统的思想和方法作为研究、分析和处理城市管理问题的准则。这也是现代城市管理区别于传统城市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32,3、可持续发展原则 即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统一、相互促进的原则。城市现代化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达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城市管理既要满足现在居民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