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上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138628 上传时间:2017-09-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上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上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上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上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上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上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上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 第 1 页 (共 6 页)南沙区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 6 页,分三部分,共 18 小题。全卷 10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卷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 2B 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2.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

2、,将本卷和答卷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 22 分)一、 (5 小题,10 分)1.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2 分)A.寒噤(jn) 吊唁(yn) 藩篱(fn) 褶皱(zh)B.差使(chi) 轩榭(xi) 额枋(fng) 匀称(chng)C.嶙峋(ln) 伧俗(cng) 逾时(y) 狼藉(j)D.匿迹(n ) 孕育(yn) 百舸(g) 罗绮(q)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A.殉私舞弊 记忆犹新 锐不可当 张皇失措 B.心旷神怡 千锤百炼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C.巧妙绝伦 别出心裁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D.出奇制胜 相提并论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 3.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A.通过这次写字比赛,使我端正了写字态度。B.学校开展了以“名著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C.校文学社规定本次征文活动稿件字数不得超过一千字左右。D.丁俊晖在 2011 年英锦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原因在于他能否有好的发挥。4.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 ) (2 分)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A. B. C. D.5. 骆驼祥

4、子讲述的是_的故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_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 (2 分)二、 (2 小题,14 分)6.古诗文默写。 (10 分)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2 分)A风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C夜澜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八年级语文 第 2 页 (共 6 页)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4 分)岱宗夫如何, 。 (杜甫望岳 )日暮乡关何处是, 。 (崔

5、颢黄鹤楼 )万里来游还望远, 。 (陈与义登岳阳楼 )乡泪客中尽,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为必答题,2 分;为加分题,答对一空给 1 分,共 2 分。加分后第 6 小题不能超过 8 分。 )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 描绘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渡荆门送别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现诗人思乡深情的句子是: , 。7.按照课文意思,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4 分)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 ) (大道之行也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6、 ) (爱莲说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 ( ) (观潮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三峡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 36 分)三、 (4 小题,12 分)阅读核舟记 ,完成 8-11 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 许。中 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 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 阅一手卷。东坡右手

7、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 坡现右足, 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 矫首昂视 ,神情与 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 初平山人 ”,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为篛篷, 为楫,为炉,为壶, 为手卷,

8、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2 分)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为念珠各一 A. B.A 八年级语文 第 3 页 (共 6 页)如有所语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盖竹柏影也9.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B. 文章在介绍“核舟”时采用了空间顺序。C.“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D.“嘻技亦灵怪矣哉” 说明了核舟的

9、特征是“灵怪”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分)(1)罔不因势象形: (2)中轩敞者为舱: 阅读陶渊明归田园居 ,完成 11 题。 (4 分)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1.“带月荷锄归”中“荷锄”是什么意思?(1 分) 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但使愿无违”一句的理解。 (3 分)四、 (8 小题,24 分)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 1213 题。 (7 分)【甲】苏州园林(节选)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 师们一致

10、追求的是:务必使游 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 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 图中” 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 图中” 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 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 绝大部分是 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 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 是为什么?

11、 我想,用 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 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 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 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 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

12、 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 览者看“ 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乙】江苏扬州个园C.A D. A 八年级语文 第 4 页 (共 6 页)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 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 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像一个“ 个”字,故名 “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 ,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

13、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 “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 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 浓阴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 夏山”。过 石桥, 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 字形长楼,循楼而去, “秋从夏雨声中入 ”,长廊尽绷便是“ 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 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 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 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 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过“ 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残雪堆就”。山脉、山 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 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2. 下列对甲、乙两个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甲文、乙文采用说明顺序都是空间顺序。B. 假山的堆叠,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C. 乙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个园的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D. 乙文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