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陋室铭》《爱莲说》(李)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138484 上传时间:2017-09-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陋室铭》《爱莲说》(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2《陋室铭》《爱莲说》(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2《陋室铭》《爱莲说》(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2《陋室铭》《爱莲说》(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2《陋室铭》《爱莲说》(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陋室铭》《爱莲说》(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陋室铭》《爱莲说》(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2 短文两篇陋室铭 爱莲说原文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玄亭。孔子说

2、:有什么简陋的呢?重点提要:一、作品:铭的特点: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本文的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 *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二、文章开头以山水起笔,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有什么好处?答:用山水作衬托引出“陋室不陋” 。这样开头,不落俗套,引人入胜。起到了创造意境,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三、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答: 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四、你认为

3、能统领全篇大意的句子是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理由:本文作者要说的是“陋室不陋” ,而不陋的原因则是室主人的品德高尚,所以是这个句子五、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特征:雅。六、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答:对偶;“上” “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七、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

4、什么?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答: 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幽) ; 鸿儒 ,无白丁(雅) ;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安)八、作者是怎样写“陋室不陋”的?答:居室环境清幽雅致 交往人物高雅脱俗 日常生活清雅安适九、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十、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 ,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十一、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再

5、次有力的点明主题,同时说明了作者的志趣与圣人之道相符合。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又显得含蓄无穷,发人深思。十二、文中说“斯是陋室” ,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 ,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答: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十三、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答: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十四、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是一位有着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的名士。十五、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答:这是今天

6、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 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2原文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污染,经过清水

7、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是通透的,外形是挺直的,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觉清幽,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 (人们)只可以远远地观赏(它) ,但不可以贴近去玩弄它。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就)很多了!重点提要: 一、 爱莲说的写作特点是:托物言志, 巧妙运用衬托和比喻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思想感情。文章前后照应, “予独爱莲”和“莲

8、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照应,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和“世人盛爱牡丹”一句照应, “宜乎众矣”的“众”和“独”一词形成反照应。二、 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莲”?答:因为菊花在秋天开放,不与百花争艳,是花中的隐士,而陶渊明也是一位隐士,菊与陶渊明的品格相似三、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这句话揭示了什么问题?答:揭示了自唐朝以来,崇尚富贵,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四、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答: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

9、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五、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六、为什么人们对“花”的爱好不同呢?两个“独”字,有什么作用?答:喜爱哪一种花,表明人们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气节。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表明了自己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七、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哪些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答: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

10、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意思对即可)八、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予独爱莲”的“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答:表达了作者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独字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九、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答: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 ,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十、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十一、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 、 “

11、菊” 、 “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贵者 “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 花之隐逸者 ”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 花之君子者 ”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十二、你喜欢哪种花?请简要说明喜欢的原因。答:荷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历代文人所喜爱 ;梅花,你傲立雪中的高洁,坚忍不拔的毅力,卓尔不群的品格,深深的感动着我,激励着我.十三、在我们中学生中,” 出淤泥而不染”的学生太少,而随波逐流的人太多,即不明辨是非

12、,跟着厌学,淘气打仗的同学厮混在一起,不是喝酒抽烟,就是惹是生非,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谈出你的想法.答:中学生应该珍惜易逝的青春年华 ,努力学习,不要为将来的遗憾而饮恨终身.322 短文两篇陋室铭 爱莲说练习题一、古今异义:惟吾德馨 馨:古义 今义(芳香) 调素琴 调:古义 今义(调动)劳形 形:古义 今义(形状)亭亭净植 植: 古义: 今义:种植 宜乎众矣 宜: 古义: 今义:合适,应当。 二、词类活用: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 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 苔痕上阶绿,上,名词作动词, 绿,名词作动词, 草色入帘青,青,名词作状语, 惟吾德馨,馨,名词活用为动词, 。无丝竹之乱耳,乱,使动用法,

13、 无案牍之劳形,劳,使动用法, 不蔓不枝 .蔓:名词用作动词, .枝:名词用作动词 香远益清 远:形容词作动词, 清:形容词作动词, 三 一词多义:1.之: 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往来 往来无白丁: 其中往来种作: 3 名: 有仙则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4 清: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 5 远: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近亵玩焉 6 鲜:陶后鲜(xin)有闻 芳草鲜美 7 直:中通外直 岂直五百里哉 四、重点词语解释 1、谈笑有鸿儒 鸿: 2、无案牍这劳形 形: 案牍: 3、往来无白丁 白丁: 4、阅金经 金经: 5、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 6、可爱者甚蕃 蕃: 7、濯清涟而不妖 濯: 妖: 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 9、宜乎众矣 宜: 五、重点语句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3、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