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138481 上传时间:2017-10-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答案卷(一)26、 (1)问题:黄河泛滥经常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局面:诸侯国之间争夺粮食、兼并战争不断,出现了优势明显的大诸侯国。影响: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成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流。(2)原因:中央过于集权会导致暴政。影响:中央政府无力保持国内稳定。(3)正确。理由:统一了国内市场;奴隶制的废除使美国获得了发展资本主义需要的大量自由劳动力。27、 (1)实践活动:洋务运动。原因:清政府内部顽固派的阻挠与破坏;洋务派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洋务派只是单纯地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没有认识到西方的先进有政治制度的保证。(2)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船炮到近代工业、制度、思想文化

2、的过程。(3)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但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及全面肯定西方文化的做法有很大的局限性。28、 (1)第一代: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中国发展新道路。第二代: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进行改革开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代: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依法治国方略,加入WTO,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第一时期史实:抗美援朝胜利;出席日内瓦会议;恢复联合国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拥有原子弹。表现:农业合作化及人民公社化;扫盲及教育改革与普及;文学艺术百花齐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民

3、族团结局面形成。第二时期史实:在联合国的积极作用;经济实力增强;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发射“神舟”飞船;研制巨型计算机。表现:基层民主制度实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外交往普遍;环境问题突出;法制建设发展。(3)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探索的持续性、实施的有效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29、 (1)基础: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并广泛流传。表现:唐宋时期形成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趋势;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分成为理学;以佛教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大量涌现,广为流传。(2)理解:表达中国人民对印度人民的尊重;显示中国政府发展中印友好关系的良好愿望。(3)中国在与印度发展外交关系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

4、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30、 (1)主张:反对教皇和教会的掠夺。意义:揭露了教皇和教会贪婪的本质,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2)教徒之间是平等的;教徒之间的不同是职责的不同,不是地位的不同;维护社会秩序是世俗权力的职责,而不是教会的职责;教徒应该恪守职责,为社会服务。(3)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增加原始资本积累,要求平等竞争机会和统一市场,形成良好的经济、政治合作基础。31、 (1)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民本思想,重视农业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当时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符合历史发展要求。(3)任

5、人唯贤。(4)表面上看他似乎是农民利益的代表着,实质上他是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特权而调整统治政策的。卷(二)31、 (1)特点: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1 分原因:重庆地处内地,原有商品经济不发达,开埠通商较晚,自然经济解体较慢。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开重庆为通商口岸,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客观上使自然经济解体加快。同时,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3 分(2)特点:大量企业迁入,发展迅速,成为门类齐全的工业基地,军工工业发展突出。2分影响:为抗战提供了大量物资,为抗战胜利创造了条件。保存了中国原有的工业基础;为以后重庆和西南地区工业的发

6、展奠定了基础。2 分(3)着眼点:加强西部地区的国防建设,提高国防后备能力。2 分原因:重庆地处内地,交通方便,有国防优势;原有工业基础特别是国防工业基础好。2分(4)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加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原有工业基础好,并进一步加强产业更新,大力发展生产力;全国经济发展的带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交流,推动自身经济发展;国家西部开发政策的扶持;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和技术;重庆成为直辖市带来了发展机遇。答出 3 点 3 分。32、 (1)特点: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农村市场发展、如草市工商业市镇兴起。农业形成规模化生产,大茶园和产棉区的出现。农村经济结构日益调整,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7、扩大,商业发展等。4 分(2)思想:反映了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思想即自由放任思想。1 分背景: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提高。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自由贸易自由经营。2 分冲击: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危机表明,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 分(3)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2 分19531956 年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和全民所有的土地制度。

8、2 分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迅速发展。2 分 答出措施即可,人民公社也可。33、 (1)内容:奖励军功;明法令;兴县制。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重农抑商。3分意义:加速了秦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进程。2 分(2)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 2 分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封建制度由盛而衰,弊端百出;官方哲学的发展陷入了死胡同。2 分(3)原因:康有为否定了封建守旧势力反对变法的依据,是对传统封建思想认识的颠覆。2 分(4)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任然坚持“两个凡是”的“左

9、”倾错误;1977 年邓小平复出进行整顿。2 分重要性: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奠定了思想基础。34、 (1)创立了相对论;发展了量子理论,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2 分,任意一点满分(2)爱因斯坦:科学可以制造战争,也可以制止战争,关键取决于人类本身。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2 分(3)爱因斯坦侧重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或科学对战争的影响) ,邓小平侧重于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关系。2 分成因:20 世纪 30 年代人类面临战争的威胁;两极格局解体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2 分(4)科学应造福于人类的和平发

10、展事业。2 分卷(三)27、 (1)基本模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条件:铁骑和牛耕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2)有利条件:农民普遍拥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生活资料(房屋等) 。不利条件:生产工具数量不足、落后(生产能力低下,如犁和耕牛的户均占有率较低。 )(3)共同之处: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不同之处:材料一体现的经营模式属于封建小农经济,材料三体现的经营模式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4)新发展: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前农村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随着农村生

11、产力的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模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28、 (1)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斯大林先后开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并实施“五年计划” ,使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显著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2)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列宁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采取国家资本主义) ,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罗斯福:面对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危机”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先河。(3)内部变化:苏联赫鲁晓夫改革

12、、勃列日涅夫改革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收效甚微;戈尔巴乔夫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但在政治体制改革中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导致苏联解体。美国二战后大力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行福利制度;20 世纪 90 年代发展知识经济,积极参与区域集团化,推动全球化的发展。29、 (1)主题:独立和民主。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认识:材料二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材料三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来源材料二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材料三马克思主义。(3)意义:加强了抗日根据地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为以后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卷(四)2

13、5、 (1)分别是孟子和荀子。2 分(2)态度:借助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宗教神学。原因: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希腊罗马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4分(3)儒学与西学的双重影响;现实社会的需要;资产阶级力量弱小。3 分(4)偏见:绝对否定儒家传统道德,绝对肯定西方文化。原因:“尊孔复古”逆流;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影响 3 分(5)扬弃(或批判、继承、发展、创新)1 分26、 (1)世界潮流:民主共和(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三民主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历史作用:三民主义推动革命的发展(三民主义是革命的指导思想) 。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

14、的开展(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4 分(2)历史背景:大革命失败后,党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情怀:百折不挠对革命充满信心。理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5 分(3)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核心思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 分(4)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合理即可)2 分27、 (1)政治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答出具体政治制度也可) ;经济或物质基础: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工业体系) ;科技或技术基础:尖端科学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3 分(2)中国:坚定不移的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2 分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国内

15、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2 分(3)经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交: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维和行动也可)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答亚太经合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也可)3 分(4)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3 分28、 (1)相似之处:经济危机首先发生于美国,并从金融领域发生,二后波及到整个世界。4 分(2)措施:一是通过重组甚至国有化重振金融机构,二是通过打包出售的方式解决坏账;三是以国家信用担保注资。相似之处: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4 分(3)关系:布雷顿森林会议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了以美国为核心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6、的形成。趋势:经济全球化。应对措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适时改革,增强企业竞争力。5 分卷(五)26、 (1)现象:妇女从业人数不断增加,妇女所占全国职工比例不断增长。原因:妇女擅长缫丝等轻工业行业的生产;近代机器生产的出现和发展为妇女提供了更多参与社会工作的机会;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的推动;民主、平等观念的推动;妇女自身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旧思想、旧观念受到冲击。4 分(2)现象:各国工人工资差距较大;男女不平等现象严重;中国工人工资低。原因:美国工业生产高涨,经济发展迅速(19 世纪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越居世界第一位) ;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公认为争取自身权利进行斗争等。(3)认识: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公民民主权力逐步得到保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男女平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27、 (1)表现: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参与社会生产的(就业率)比例大大增加;参与政治活动比例增加(政治地位提高) ;营养状况水平提高。 (2 分,任意答其中两点即可)原因:社会生产力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