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专题复习课件《人文地理》第四章_第1讲_工业的区位选择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1380292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专题复习课件《人文地理》第四章_第1讲_工业的区位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专题复习课件《人文地理》第四章_第1讲_工业的区位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专题复习课件《人文地理》第四章_第1讲_工业的区位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专题复习课件《人文地理》第四章_第1讲_工业的区位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专题复习课件《人文地理》第四章_第1讲_工业的区位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专题复习课件《人文地理》第四章_第1讲_工业的区位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专题复习课件《人文地理》第四章_第1讲_工业的区位选择(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讲 工业的区位选择,一、工业区位因素 1.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区位因素:_、水源、_。 (2)社会经济因素:_、运输、_、劳动力、 _等。,土地,原料,市场,科技,政策,2.主导因素与区位选择:,原料,产品,产地,火电厂,或水电站,劳动力,科技发达,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交通和科 技的发展,降低了对_、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加强了_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原料,市场,2.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3.政策以及企业决策者的_和心理因素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下风,郊外,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居民区,理念,三、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是人类文明的

2、体现,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深刻影响人与环境的关系。 2.不利影响: (1)使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1.并不是所有工业部门受自然因素的影响都很小。 大多数工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小,但部分资源密集型工业(如采掘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如制糖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 2.电子制造工业不同于电子装配工业。 集成电路等电子制造工业,技术要求高,属技术导向型工业;而电子装配等工业,生产耗用劳动量大,技术要求并不高,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3.劳动者的素质不仅仅指劳动者的文化程度。 劳动者的素质

3、除了包括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外,还包括劳动者的经验和熟练程度。,考点一 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要点解读】 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主导因素决定了工业的区位选择。对其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 工业生产要素投入比重的大小常通过以下形式呈现: (1)柱状图(或饼状图)。,判断方法: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该因素即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实例分析:如上图中甲为技术导向型、乙为原料导向型、丙为劳动力导向型、丁为市场导向型工业。,(2)直角坐标图。,判断方法: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实例分

4、析:如上图中乙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丙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为动力导向型工业;丁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少,即对技术要求不高,一般需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3)多维坐标图。,判断方法: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实例分析:图1中甲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动力导向型工业;乙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70%,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图2中对应不同图例,模式一的科技因素约占40%,比例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

5、,为原料导向型工业;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4)玫瑰图。 判断方法:玫瑰图中距中心点最远的因素即为主导因素。 实例分析:甲能源投入比重最大,为动力导向型工业;乙技术投入比重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丙受市场影响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丁劳动力投入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5)表格。,判断方法:依据表格数据进行区位分析,往往要通过计算、比较得出结论。 实例分析:从降低运输成本角度看,该企业区位应该选择在成本最低的丁地。,2.根据工业生产中原料及产品的性质判断: (1)在生产过程中,所需原料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性差的,应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2)生产的

6、产品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性差的,应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3.根据某地发展工业的比较优势判断: 如北京中关村地区的科研技术力量强大,以电子产业为主,则这种产业的主导因素是科技。大庆市发展石化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而南京市发展石化工业则属于市场导向型。,【迁移应用】 同类工业主导区位的区域差别 (1)纺织工业:新疆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上海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 (2)家具制造业:京津唐地区的家具制造业布局的主导因素为市场,伊春的家具制造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原料。 (3)乳品业:伊利集团呼和浩特乳品生产的主导因素为原料,北京、上海的乳品生产的主要因素为市场。,【典例1】(20

7、13浙江文综)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根据相关知识,完成(1)、(2)题。,(1)(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上图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 A. B. C. D. (2)(劳动力短缺对工业生产的影响)“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B.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C.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 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解题探究】(1)我国东部沿海工业“用工荒”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工人工资增长缓慢,而物价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对工人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

8、2)说出图中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状况。 提示:工业技术占40%,劳动力占17%,其他占43%;工业技术占17%,劳动力占40%,其他占43%;工业技术占70%,劳动力占20%,其他占10%;工业技术占31%,劳动力占59%,其他占10%。 【答案试做】(1) D ,(2) B 。,【解析】第(1)题,图中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中的劳动力成本最高,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说明该地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第(2)题,“用工荒”会造成工资成本增加,导致工业利润减少,解决的主要措施是刺激科技创新,增加高技术含量的工业企业,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固训练】下图是三类工业投入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

9、,(1)下列地区所建企业与图中乙类工业投入相符的是( ) A.广西建制糖厂 B.成都建集成电路厂 C.云南建棉纺织厂 D.珠江三角洲建核电站 (2)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工业投入结构由甲类向丙类转变的地区是( ) A.辽中南地区 B.黄河河套地区 C.京津唐地区 D.珠江三角洲地区,【解析】(1)选A,(2)选D。第(1)题,结合图例可以看出乙类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原料,因而该类工业为原料导向型;制糖厂、集成电路厂、棉纺织厂、核电站建设的主导因素分别为原料、科技、劳动力和市场。第(2)题,图中甲类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工资投入,该类工业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图中丙类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科技,该类

10、工业为技术导向型工业;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工业投入结构由劳动力导向型向技术导向型转变的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考点二 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要点解读】 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程度不同,其区位选择亦有所差异。,1.考虑工业的环境要求:,2.考虑污染程度:,3.考虑污染类型:,【迁移应用】 典型地区污染大气工业的布局 (1)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污染大气的工业应布局在居住区的东北方或西南方。 (2)南亚、东南亚的热带季风区: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污染大气的工业应布局在居住区的东南方或西北方。 (3

11、)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盛行西南风,污染大气的工业应布局在居住区的东北方。,【典例2】(2013丰台模拟)下图为某城镇年内风频统计及工业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环境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对该城镇环境影响最小的工厂是( ) A. B. C. D. (2)(城市的合理布局)该城镇东南部适宜规划( ) A.仓储物流中心 B.高档住宅小区 C.中心商务区 D.休闲度假村,【解题探究】(1)结合风频图判断出该城市的主导风向。 提示:东北风和西南风。 (2)图中规划的四类工厂应如何合理布局? 提示:水泥厂、石化厂会污染空气,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地带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造纸厂

12、、印染厂和石化厂会污染水源,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答案试做】(1) D ,(2) A 。,【解析】第(1)题,该地盛行东北风和西南风。从图中可以看出易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石化厂位于河流的下游,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对城镇环境影响最小;水泥厂位于城市的东北方,盛行风的上风向,对城市空气影响大;造纸厂位于河流的上游,对城市水体的污染严重;印染厂接近河流的上游,也容易对城市水体造成污染。第(2)题,该城镇东南部有铁路、公路和河流穿过,交通运输便利,因而适宜规划仓储物流中心。,【变式训练】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该城市计划布局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较适宜的选址为( ),A

13、.甲 B.乙 C.丙 D.丁,【解析】选A。垃圾焚烧会污染大气,所以发电厂应建在盛行风的下风向。由图可知,该地盛行西北风,所以应建在城市的东南方向。,【加固训练】读某城市工业区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主要是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西部工业区主要是焦化厂、水泥厂)。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东部工业区虽然是污染性企业,但位于城市东南的郊外、城市河流的下游、铁路和公路沿线等,对城市的污染小,因此布局是合理的。第(2)题,焦化厂、水泥厂为大气污染较

14、严重的工厂,要求搬迁呼声越来越大,说明西部工业区在城市扩展以前的布局是合理的,只是由于城市的发展而变得不合理了。,答案:(1)合理。 因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废气对城市污染小;位于流经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公路、河流)沿线,交通运输方便。 (2)两厂都属于(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城市扩展以前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老城区郊外,较为合理;现已完全被新城区包围,污染城区,影响居住环境(人们环境意识增强),需迁出城区。,【备选要点】 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工业分布图的判读,二十,1.读图名: 一般的工业分布图下面有图名,如上图为“我国造

15、纸工业分布图”。若图下没有名称,往往题干部分会加以说明,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阅读,从中提取已知条件。 2.看图例: 一般的工业分布图中都有图例,只有先阅读图例,才会提高读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如上图中的图例反映了造纸工业的生产规模。,3.找规律: 结合图例,总结出图中工业类型分布的总趋势,然后进一步找出哪些区域密集,哪些区域稀疏,如由图可知,造纸工业在我国东部地区分布稠密,在西部地区分布相对稀疏;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 4.析原因: 结合图中工业集中分布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说明原因,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造纸工业发达。,(2011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

16、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2)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1)读图获取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信息。,(2)根据该事物的分布特点,可以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些典型地区和城市为例,分析其吸引企业总部投资的优势条件。分析时可以联系所学的工业区位选择的有关知识,如从位置、科技力量和水平、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信息通畅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2)举例。优势条件。(说明:所述优势条件应与所举城市或区域相符,具体包括地理位置特点、经济水平、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信息交流、科技水平、交通运输等方面),(2013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