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永州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126406 上传时间:2017-09-1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6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永州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精】永州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精】永州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精】永州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精】永州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永州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永州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府工作报告2012 年 1 月 4 日在永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永州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魏旋君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07 年以来的工作回顾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伴随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砥砺前行、开拓奋进,精诚团结、扎实苦干,胜利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过去的五年,是永州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之一。科学发展开创新局面。经济增幅明显加快,2011 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

2、完成 940 亿元(预计数,下同)、比上年增长 13%,总量是 2006 年的 2.3 倍;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 260 亿元、比上年增长 22%,总量是 2006 年的 4.2 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9%,总量是 2006 年的 2.5 倍;财政总收入完成 70.5 亿元、比上年增长 31.7%,总量是 2006 年的 3 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85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3%,总量是 2006年的 2.28 倍,贷款余额 40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6%,总量是2006 年的 2.29 倍。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全部实现五年翻番。新型工业化强力推进,工业对经

3、济贡献率达到 43%,比 2006 年提高4.1 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达到 667 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150 家,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和矿产品加工三大百亿产业形成,电子信息、光伏、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来势看好。农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粮食生产连续五年丰收,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成效明显,农产品加工全省领先,国家和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 31 家,获得“中国名牌 产品”2 个、 “中国驰名商标”4 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1 个,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晋升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非公有制经济加速提质,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城乡消费持续旺盛,文化旅游产业加速融合,商贸物流、新型

4、消费业态、房地产等发展较快。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关停和改造污染企业 642 家,建成污水处理厂 11个、垃圾处理场 9 个,省定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绿色永州”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建设展现新风貌。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636 亿元,是前五年的 4.47 倍,实施重点项目 2135 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 130 个,项目数量、投资总额、建设速度均创历史新高。立体交通网络加速形成。洛湛铁路建成通车,湘桂复线路基工程基本完工,铁路总里程达到 461 公里,新增 244 公里;邵永、道贺高速建成投运,高速公路已建在建 488 公里,二级公路新建在建 796 公里,全市公路密度是 2006 年的

5、 1.74 倍;永州机场通航能力逐步提升。城镇带动功能显著增强。中心城区一体化步伐加快,永州大道建成通车,生态新城建设加速推进,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拓展到 60.1 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 55 万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市城镇化率达到 37.4%,比 2006 年提高 7.2 个百分点。2010 年创建为省级卫生城市。农村基础条件大幅改善,改造新建农村公路 1.58 万公里,完成 98 座水库除险加固,新解决 107 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开发整理耕地 56万亩。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奠基,水库移民后扶工作取得实效。能源信息建设全面加强,新增水电装机 76 万千瓦,建成 110 千伏以上

6、变电站 24 座、500 千伏变电站 2 座,新增供电容量 548.6万千伏安,行政村通电话率和互联网开通率分别达到 90.6%和62.3%,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 96.5%。改革开放焕发新活力。承接、对接、合作力度空前,外资、外经、外贸成效显著。五年审批外资企业 167 家,实际利用外资16.2 亿美元、内联引资 636.3 亿元、进出口总额 7 亿美元,分别为前五年的 3.6 倍、4.2 倍和 1.7 倍,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 150平方公里,已建在建标准厂房 515 万平方米,设置了海关、商检驻永州办事机构,招商引资工作五年都是全省先进,2008 年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

7、承接地,2011 年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接东盟工作全省领先,对东盟出口额增长 9.4 倍,引进东盟企业 4 家,到东盟投资企业 6 家。与央企省企合作实现重大突破,长丰与广汽、南岭民爆与神斧集团成功重组,中国五矿、神华集团、海螺集团、北控集团、中交集团等与我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金融创新迈出重大步伐,潇湘农村商业银行、江华农村商业银行、祁阳村镇银行挂牌营业,一批政府融资平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成功组建,市城建投 10 亿元企业债顺利发行,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全面启动,顺利进入中国金融生态城市行列。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政府机构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8、交通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大力实施教育强市、文化强市、科技兴市战略,社会事业发展的协调性持续增强。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建设合格学校 280 所,改造中小学危房 132 万平方米,新增城区学位 7.1 万个,永州四中顺利搬迁,湖南科技学院、潇湘技师学院建设加快,永州职院被评为国家级高职示范院校,永州工商职中和永州工贸中专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职业中专。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组织实施省以上科技项目 253 项,申请专利 3024件,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4 家。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进,重大疫病防控扎实有效,市中心医院建成使用,8 所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

9、和 189 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完成。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 177 个、农家书屋 3518 家,新增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26 家、国家非遗项目 5 个。市体育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人口计生工作五年都是全省先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战备训练、现代营房建设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发挥, “五五” 普法全面完成,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人事、统计、审计、质监、药监、物价、工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贸促、对台、史志、档案、气象、水文、扶贫、人防、消防、残联、老龄、慈善、红十字会等工作都有新的进步。民生保障达到新水平。加大民生投入

10、,2011 年全市民生支出占到财政总支出的 70%,五年累计支出 425 亿元,是前五年的 2.4 倍。积极扩大就业,五年新增城镇就业 26.7 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46.9 万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五项保险” 参保人数达 495.2 万人次,城镇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农保试点扩展到 10 个县区,新农合参合率超过 98%,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社会救济救助水平逐步提高,住房公积金制度作用显现,新增廉租住房 2.86 万套,发放租赁补贴 4.1 万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倒房重建 3.34 万户。逐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2006 年到 2011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11、 8725 元提高到 17132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2954 元提高到 5668 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 31.4 平方米提高到 45 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家庭汽车拥有量由 0.8 辆提高到 5.7 辆,每百户农民家庭摩托车拥有量由 8.1 台提高到 20.5 台。安全生产四年获全省先进。依法信访得到加强,信访积案化解成效明显,维稳保安能力得到提升,命案侦破连续四年、命案积案侦破连续五年排名全省第一,追逃“清网行 动” 、社会管理创新和公众 满意度测评位居全省前列,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依法行政迈出新步伐。各级政府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五年共办理市人

12、大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 977 件,市政协委员提案 991 件,办复率均为 100%。市政府重大决策及时向市委报告,提请市人大审议,主动与市政协协商,市政府常务会议邀请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军分区领导参加,并请群众代表列席。制定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建立健全行政决策听证、行政裁量权基准、政务信息公开和规范性文件管理等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推行并联审批、全程代理、打捆收费、限时办结和园区封闭管理,优化经济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市政府行政程序建设、政务公开工作连续四年全省先进。强化政府绩效考核、行政首长问责和重点项目目标管理,进一步增强了政府工作的推动力和

13、执行力。不平凡的五年,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永州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过去五年,许多经验弥足珍贵。过去五年,我们立足赶超,抢抓机遇,赢得了发展先机。坚持未雨绸缪、超前谋划,在解放思想中捕捉机遇,在形势变化中用好政策,紧紧抓住中央扩内需、保增长的机遇,中央和省里促进转型发展、建设“ 两型” 社会的机遇,省委、省政府提出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加快湘南开放开发,把永州建成全省产业承接示范区、对接东盟桥头堡的机遇,大干快上,只争朝夕,建成了一批事关永州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办成了一批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好事。过去五年,我们攻坚克难,创新求实,破解了发展难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

14、冲击,化危为机,变压力为动力,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目标,制定实施了抓项目、增投入、促消费等政策措施,全市经济逆势上扬,实现弯道超车,2008 年至 2010 年,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面对百年不遇的冰冻灾害和严重旱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上下万众一心,全力以赴救灾安民,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面对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变化带来的诸多困难,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市场的手段化解矛盾问题,用创新的思路、求实的精神推动加快发展,始终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过去五年,我们主攻重点,狠抓关键,谋求了发展优势。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突出以项目建设为统揽,通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扩大资金投入,优化产业结

15、构,提升发展水平;突出以交通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突出以工业发展为主导,大力实施“五百工程” 、“四大战略 ”,以新型工 业化带动现代农业 、提升第三产业;突出以生态新城建设为龙头,强力推进中心城区一体化,积极发展县城和中心镇,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突出以承接对接为抓手,全面扩大开放引进,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全市优势条件逐步发挥,发展特色日益显现。过去五年,我们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践行了发展宗旨。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加大民生投入,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确保民生之需;加快项目推进,一批事关民生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人民群众就医

16、难、就学难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强生态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历程极不平凡,成绩来之不易,我们深切感到,永州的发展变化,靠的是市委的坚强领导,靠的是历届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靠的是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永州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够大、结构不够优、质量不够高,转变发展方式任重道远;一些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艰巨;社会转型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矛盾,社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未来五年,是我市全面完成“十二五” 规 划、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赶超崛起的攻坚时期,也是充满发展机遇、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时期。纵观国际宏观环境,既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