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原理》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分析原理》课程教学大纲(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电子专业教学大纲机电工程系2007 年 11 月 金工实习教程 课程教学大纲一、总学时:54 学时 3 学分二、适用专业:高职高专三年制机制类各专业三、选用教材:金工实习教程 魏峥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四、本课程的目的及要求(一)本课程的目的课程性质:金工实习是机制类专业学生熟悉冷工生产过程、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后续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必修课。实习目的:使学生熟悉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掌握金属加工的主要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熟悉各种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操作使用方法;了解新工艺和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使用;掌握对简单零件冷热加工方法选择和工艺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图纸、加
2、工符号及了解技术条件的能力。通过实习,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遵守纪建的好习惯,培养经济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严谨作风;并为学习工程材料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按大纲要求,完成车工、钳工和铸工等各工种的基本操作和学习相关金属工艺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2、熟悉机械零件常用加工方法及所用设备结构原理,工卡量具的操作,具有独立完成简单零件加工能力;3、使学生通过简单零件加工,巩固和加深机械制图知识及其应用,学会对工艺过程的分析能力;4、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经济观点 。五、课程内容
3、及学时安排(一)课程内容:切削机加工:1、 基础知识要求:(1)金属切削的基本知识;(2)普通车床组成部分及其作用,传动系统,通用车床的型号;(3)常用车刀的组成和结构,常用的车刀材料,车刀的主要角度和作用,刀具材料的性能要求;(4)车床上常用工件的装夹方法及车床附件;(5)车削的加工范围、特点,车工安全操作;(6)车削工艺参数对车削质量的影响。(7)了解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观察切削过程中产生的物理现象;(8)卧式车床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功用、运动及用途。了解卧式车床的传动系统、型号。掌握卧式车床的主要调整方法;(9)车削时常用的工件装夹方法、特点和应用,常用量具的种类和方法。了解卧式车床
4、常用附件的大致结构和用途;(10)切削液的种类、功用和选用;(11)车外园、车端面、以及车槽、车断的车削方法和测量方法。熟悉车削所能达到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2、 基本技能要求:掌握车床的操作技能,制定一般零件的车工工艺,正确选择刀、夹、量具,独立完成简单零件的车削加工。钳工操作:1、 基本知识要求:(1)钳工在机械制造维修中的作用;(2)了解钳工的实质、特点以及在机械装配和维修中的作用;(3)了解钳工及装配车间的生产安全技术。(4)划线、锯割、锉削、錾削、刮研、钻孔、螺纹加工的方法和应用,各种工具、量具的操作和测量方法;(5)钻床的主要结构,传动系统和安全使用方法,了解扩孔、铰孔等方法;2
5、、 基本技能要求:(1)常用工具、量具的使用方法,正确独立完成钳工的各种操作;(2)拆装简单部件的技能。六、实践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一)实践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1.实验 36 学时 金工实习计划学时为 36 个学时,时间分配如下 ,由于操作的协调方便集中安排在周末统一进行 :进入车间教育:金工实习的地位、作用、内容、特点、目的和基本要求;安全技术教育:金工实习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纪律要求;安全教育、理论讲解、实习考核其中:车工实习 含操作考核 18 个学时钳工实习 含操作考核 18 个学时(二)实践教学大纲金工实习教程贯彻以基础知识学习和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培养的原则,实习形式以传统加工工艺实习为主,
6、辅以新工艺,扩大学生视野,了解新的机械加工工艺。在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逐步实现由操作型向工艺分析型的转变。在保证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将金工实习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相结合;以产品加工工艺过程为主线安排实习,完成从毛坯成形、零件加工到部件装配的各个重要加工阶段,增加对零件加工全过程的感性认识;加强工艺分析教学内容,学会逐步实现阶段性工艺分析。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师傅指导下,学生独立操作为主,多练,实练,注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五、 时间分配序号 教学内容 课时 实验 小计1 金属切削原理 42 常用计量器具 23 钳工加工基本知识 24 锯削
7、工艺 25 锉削工艺 26 钻、扩、惚、铰孔加工 27 研磨加工工艺 28 车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2 189 金工车间实习 36 36合计 54七、参考书课程英文名称 Metalworking Experience 主要先修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公差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技术 主要教材、教参(作者、教材名称、出版社) 金禧德主编金工实习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李永增主编金工实习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考核方式 操作考核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考试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开课学期:第 1 学期学时数:60 学分数: 4课程类别:必修 执笔人: 一
8、 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是工科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目前,电工技术的应用极为广泛,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促进其发展,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在工程技术中应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我国电工技术事业的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电工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二 课程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 电路的基础知识(一)、课程内容1、电路及其主要物理量2、电路的概念3、基尔霍夫定律4、理想电路元件及实际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二)、教学基本要求1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弄清各种电
9、路方面的基本名词和概念2、掌握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约束关系3、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基本运用4、 掌握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的等效方法并熟练掌握用等效变换分析电路的方法.(三)、本章重点基尔霍夫定律、电压与电流的约束关系、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等效变换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一)、课程内容1、支路电流法2、叠加定理3、戴维南定理(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用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和节点电位法分析线性电路的一般方法2、掌握用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分析线性电路的一般方法(三)、本章重点1、线性电路的正确分析和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的正确应用2、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一)、课程内
10、容1、 正弦量的基本特征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3、 单一参数电路元件的交流电路4、 RLC 串联电路5、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6、电路谐振9、 功率因素的提高(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正弦量的概念和相量表示法2、掌握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基本特性3、掌握 RLC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相量分析方法6、掌握串联和并联谐振的概念7、掌握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三)、本章重点1、熟练掌握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方法2、掌握串联和并联谐振的概念和条件3、熟练掌握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方法4、掌握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计算方法5、掌握正弦交流电路中的最大功率计算方法第四章 三相交流电路(一)、课程内容1、三
11、相电源2、负载的星形联结3、负载的三角形联结4、三相电路的功率(二)、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三相电源及三相四线制电路的正确接法2、熟悉中线的作用3、掌掌握负载对称的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三)、本章重点1、掌握三相对称的概念,三相电源电压,负载 Y 型/ 型联接的三相电路2、三相电路功率的分析第五章 电路的过渡过程(一)、课程内容1、过渡过程的产生和换路定律2、RC 电路的过渡过程和三要素法3、RL 电路的过渡过程4、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动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2、掌握一阶电路的分析计算(三)、本章重点1、掌握一阶电路的分析计算三 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根据
12、电路分析的特点,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1、理论教学重原理和电路计算,考核方式采取闭卷。2、实践教学以实验教学为主。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它可以验证、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基本的实验技能,培养实际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程设计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综合锻炼。实验的考核方式:实验操作及、数据记录、实验报告。四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门为基础课程,为其后续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单片机应用技术、EDA 电路设计自动化、电子加工工艺学、可编程控制器等的学习打下基础。五 教材及参考书1、 教材电工技术 席时达主编 高等教
13、育出版社电路与电工技术实践教程 李凤霞 陈惠英 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2、 参考资料电路 (第四版) 邱关源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工学实验 韩明武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电路分析 附 1:学时分配学时数章节 教学内容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第一章 电路的基础知识 12 4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8 4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 10 2第四章 三相交流电路 8第五章 电路的过渡过程 10 2小计 48 12共 计 56附 2:实验实验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学时:2实验目的:1 别常用电路元件的方法2 握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3 掌握实验台上直流电工仪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
14、的验证学时:2实验目的:1 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2 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实验三:叠加原理的验证学时:2实验目的: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实验四:戴维南 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学时:2实验目的:1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2 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实验五:最大功率传输条件测定学时:2实验目的:1 掌握负载获得最大传输功率的条件。2 理解电源输出功率与效率的关系。实验六:RC 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学时:2实验目的:1定 RC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
15、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完全响应。2学习电路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电器与电力拖动教学大纲 (2007 年 9 月)适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三年制专科学分:2 学分 学时 :36 学时曾喜娟 具体内容:(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电器与电力拖动控制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本课程主要是以电动机和其他执行电器为控制对象,介绍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线路、程序及控制装置的设计方法。电气控制技术涉及面很广,各种电气控制设备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但就其控制原理、基本线路、设计基础而言是类似的。本课程从应用角度出发,以方法论为手段,讲授上述几方面内容,以培养学生对电气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能力。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1、 熟悉常用控制电器的结构原理、用途及型号,达到能正确使用和选用的目的。2、 熟悉掌握电气控制的基本线路,具有对一般电气控制线路的独立分析能力。3、 熟悉典型生产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具有从事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等技术工作能力。4、 具有设计和改进一般生产设备电气控制的基本能力。(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 常用低压电器 6 学时第一节 电器的基本知识第二节 开关电器第三节 熔断器第四节 主令电器第五节 接触器第六节 继电器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各低压电器的原理,结构,型号及适用场所。重点: 掌握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