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2011版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125253 上传时间:2017-09-1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0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2011版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政治】2011版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政治】2011版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政治】2011版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政治】2011版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2011版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2011版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专题十三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部分 六年高考题荟萃A 组 2010 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 ( 2010 高考全国新课标卷 20) “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A BC D【解析】C 本题考查哲学与其它科学的关系。哲学是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知识的概括和

2、总结,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正是反映了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故正确,错误。材料未反映。2、 ( 2010 高考全国新课标卷 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 ,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 “心外无物” B “天地为万物之本”C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解析】A 本题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解。 “形者,有生之本”是唯物主义观点,B、C 、 D 项均是唯物主义观点;A 项是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要求。3、 ( 2010 年高考山东卷 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

3、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 B. C. D.【解析】A 本题以儿歌歌词为背景,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知识。歌词的改动反映了“星辰闪耀” “常春藤缠绕”是上帝还是科学,故说法正确。 与题意无关。4、 ( 2010 年高考江苏卷 2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解析】C 本题考

4、查考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解。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之分,A 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 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 是不可知论。5、 ( 2010 年高考江苏卷 26)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解析】A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故 A 正确。2009 年高考题组- 2 -一、选择题1.(2009上海,15)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 ( )A.民间的“实惠”思想 B.老子的思想C.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 D.本草纲目的思想答案

5、 B2.(2009上海,14) “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 日心说” ,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答案 A3.(2009重庆,31)人们曾用求神膜拜自然用思维证明自然后来用观察、想象和检验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但景象不断变幻大自然在微笑仍然没有供出她内心的秘密摘编自英W.C.丹皮尔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下列对材料

6、理解正确的是 ( )A.科学的“思维”能证实大自然“内心的秘密”B.摸清“大自然的脾气”,就是对不断变幻的“景象”的感知C.只有不断摸清“大自然的脾气”,才能接近“内心的秘密”D.人们能认识不断变幻的“景象”,也能彻底把握“内心的秘密”答案 C4.(2009江苏,25)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 3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我思故我在”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B 项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CD 三项均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本题选

7、 B 项。5.(2009江苏,28)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 作用,考 查学生识记和理解的能力。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BCD 三项均不是意识活动的特点,据此可排除 BCD 三项。6.(2009江苏,29)右边的漫画爱鸟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要

8、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知识,主要考 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漫画中的爱鸟者砍倒大树建鸟窝的做法, 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的要求,故 C 项正确;其余各项说法均不符合题意。7.(2009江苏,31) 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答案 D- 4 -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故 B 项错误;AC 两项

9、知识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不符合题意。故选 D 项。8.(2009 广东,25) “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 ”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9.(2009全国,28) “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些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这一论述表时,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 )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

10、苏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A. B. C. D.答案 D解析 “信心作 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是一种意识,唯物主义认为, 规律具有客观性,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不能被改变的;物质决定意识,意 识是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是不可能摆脱物质条件的制约的,的说法明显违背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故本题选 D。10.(2009福建,36)2009 年 4 月,甲型 HINI 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 HINI 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这表明 (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C.人们可以根

11、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答案 A解析 我国借助于国 际力量的帮助成功研制甲型 H1N1 流感的诊断方法,体 现了人们能够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事物,故 A 项正确;B 项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 创造也不能被改 变或消灭,故 C 项错误;意识本身- 5 -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 识才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1.( 2009广东,39)休谟说:“除了对知觉而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他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 。辨析:客观事物在人

12、的意识之外,是人无法认识的。答案 (1)休谟的观点是不可知论的观点。(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够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3)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意识还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4)通过人的感官,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变化多端的现象,通过“思维的眼睛” ,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世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5)综上所述,题中的观点是不恰当的。B 组 2005 年2008

13、 年高考题组一、选择题1.(2008广东文基,14)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 (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一元论和二元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 B. C. D.答案 B解析 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 法与形而上学。 不符合题意。2.(2008广东理基,60)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 。这种观点是 ( )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答案 B- 6 -解析 认为自身感觉第一, “物”第二, 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选B。3.(2008山东文综,22) 红岩的作者,在一次次查阅有关档案、走访烈士的战友、搜集先烈们感人事迹的基础上,成功塑造了江姐等典型人物形象。这启示我们要 ( )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重视做好量的积累A. B. C. D.答案 D解析 “查阅、走访、搜集”这些做法体现了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同时也是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符合了实际即坚 持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搜集的过程也是量的积累的过程,故皆选。4.(2008山东基本能力,9)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警示人们要珍惜年华。古人对时间的体验与此类似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