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金属切削加工原理及设备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1250656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73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课件】金属切削加工原理及设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大学课件】金属切削加工原理及设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大学课件】金属切削加工原理及设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大学课件】金属切削加工原理及设备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大学课件】金属切削加工原理及设备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课件】金属切削加工原理及设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课件】金属切削加工原理及设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属切削加工原理及设备,http:/ 周宗明 主编,目 录 第1章 绪 论 第2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第3章 金属切削加工过程的基本规律 第4章 金属切削加工理论的应用 第5章 金属切削机床基本知识 第6章 车床及车刀 第7章 铣床及铣刀 第8章 齿轮加工机床及切齿刀具 第9章 磨床及砂轮 第10章 其他类型通用机床及刀具 第11章 先进加工设备简介,第1章 绪 论,1.1 我国切削加工技术发展概况 金属切削加工是指利用金属切削机床在工件表面上切除多余的材料,使之达到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一种加工方法。 金属切削加工技术早在我国古代(公元前2000多年的青铜器时代)就已出现

2、萌芽。 春秋中晚期的著作考工记对木工、金工有记载:“材美工巧”是制成良器的必要条件(材美就是采用优良的加工材料;工巧就是利用合理的制造工艺和方法)。 据大量出土文物考证,公元8世纪(唐代)就有了最原始的车床。,http:/ 1668年的畜力铣磨机,图1.2 1668年的人力脚踏刃磨机,因我国长期的封建历史,到1915年上海荣昌泰机械厂才生产了第一台国产车床。 1947年我国民营机械工业仅有3千多家,机床2万多台。当时的刀具材料是碳素钢,最高切削速度是16m/min。 建国后,我国的金属切削技术发展迅速。机床年产量已达13万台,品种达1千多种。切削速度大大提高,1950年首创切削速度达550m/

3、min。同时兴起刀具改革热潮,研制出了大批先进刀具。 改革开放以来,注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国际学术与技术交流,使我国金属切削加工设备及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逐步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1.2 金属切削加工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2.1 机械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着各种各样的机器设备、仪器工具,这些机器、机械、仪器和工具大部分是由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金属零件所组成的。生产这些零件并将它们装配成机器、机械、仪器和工具的工业,即称为机械制造业。 机械制造业为人类的生存、生产、生活提供各种设备,是国民经济中及其重要的基础产业。,1.2.2金属切削加工技

4、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机械零件的加工制造过程中,采用铸造、锻压、焊接、冲压等制造方法,可以获得低精度的零件。对于精度要求较高、表面粗糙度值较小的零件,主要依靠切削加工的方法来实现。 机械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如1769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但因加工技术还很落后,苦于加工不出高精度的汽缸而得不到推广应用。1775年,威尔逊成功地改造了一台汽缸镗床,解决了一大难题。就在第二年(1776年)蒸汽机便得到了实际应用,迎来了第一次产业革命。,1.2.3金属切削机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事实证明,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机械制造工业的发达程度,更是表征综

5、合国力的标志。 机械制造业当中的切削加工离不开金属切削机床,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或“工具机” 。 金属切削机床是用切削的方法切除金属毛坯(或半成品)的多余金属,将其加工成为符合零件图样要求的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机器零件的机器,也可以说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1.2.4机床的发展概况和我国机床工业的现状 机床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而渐趋完善。从最原始的木制机床,人力或畜力驱动,主要加工木料、石料等,逐步发展成 加工金属零件的机床。 现代意义上的加工金属机械零件的机床是从18世纪中叶才开始发展起来。 18世纪末刀具运动才有了

6、用机械代替人手,精度和效率发生了飞跃。 到19世纪末,车、钻、镗、刨、拉、铣、磨、齿轮加工等类型的机床已先后形成。 20世纪初,高速钢和硬质合金等新型刀具材料相继出现,切削性能和机床主轴转速提高 。 20世纪50年代才有了数控机床,使机床自动化进入崭新时代。,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 方向: 加工设备朝着数控技术、精密和超精密、高速和超高速方向发展。 刀具材料朝超硬刀具材料方向发展。 生产规模由小批量和单品种大批量向多品种、变批量的方向发展。 生产方式由手工操作、机械化、单机自动化、刚性流水线自动化向柔性自动化和智能自动化方向发展。,近年来的先进制造技术 :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制

7、造(CAM);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 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CAQ); 企业资源计划(ERP); 物料搬运等单元技术。,我国机床产量及世界排名 2001年,机床产量19.21万台,产值115.1亿元,世界排名第五。 2002年产量23.19万台,产值148.2亿元,世界第五 。 2003年产量30.68万台,产值189.6亿元。 2004年,产量达 38.92万台(其中数控机床产量为17.521台),位居世界第四。 2005年,产量达45.07万台,产值322.8亿元。 2007年中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已达到12.33万台 。 20042008年的机床产

8、量见下页图,20042008年中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20002005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及数控化率,1.3 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 1.3.1 性质金属切削加工原理及设备是机类和近机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 1.3.2 内容 金属切削加工原理及设备是传统的: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和金属切削机床的有机整合。,本课程所包含的内容: 1)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概念。 2)金属切削加工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3)如何应用金属切削理论来控制工件加工质量以及设备和工具的寿命。 4)常用切削加工刀具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5)各种常用刀具的构造特点、几何参数及合理选用。 6)典型的金属切削加工方法及其刀具。

9、 7)常用金属切削机床的工作原理、结构与工艺范围。 8)机床运动与传动路线的分析方法。,1.3.3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1)掌握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了解刀具几何参数的作用,会合理选用刀具材料。 2)掌握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切削变形、切削力、切削热、刀具磨损及寿命)以及对加工过程的影响。 3)掌握金属切削理论,学会合理选择刀具的几何参数、切削用量和切削液等,懂得如何保证加工表面质量和延长设备及刀具寿命。 4)了解各种常用刀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基本设计方法。 5)掌握常用机床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工艺范围等基本知识,学会合理选用机床。 6)熟悉机床的运动,掌握机床传动路线的分析方法。,1.3.4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金属切削加工原理及设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它的基本理论源于生产实践,又服务和指导于生产实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学习本课程时既要系统地学好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密切联系生产实践(包括金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加深理解容,强化应用。 目的是为毕业后参加社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祝学习进步,本章结束,请看下一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