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美术-中美史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1169534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4.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晋南北朝美术-中美史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魏晋南北朝美术-中美史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魏晋南北朝美术-中美史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魏晋南北朝美术-中美史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魏晋南北朝美术-中美史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魏晋南北朝美术-中美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南北朝美术-中美史(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元220-公元581年),中国美术简史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一、概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1年) 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大灾难的年代,是封建统一政权瓦解、封建军阀各据一方的长期分裂时代。 此时社会的大变革、大变动,使思想文化南北交融、东西并汇,促进了艺术的转变和发展,为唐代美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壁画: 佛教壁画 墓室壁画 卷轴画: 著名画家-曹不兴、卫协、顾 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曹仲达 绘画理论-论画、古画品 录 、画山水序、叙画 等 雕塑:陵墓雕塑 佛教雕塑,中国绘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佛教造像和佛教绘画迅速发

2、展,出现了一大批佛教艺术石窟和一些画佛像的名家,对我国民族传统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题材范围不断扩大,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更加注重传神,以线为主的造型方法不仅在艺术实践上贯穿始终,而且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山水画也在此时逐渐向独立画科发展;更多的文人士大夫参与绘画活动,专业画家在画史上不仅有了较详细的记载,而且画家论风的风气渐盛,出现了顾恺之等一大批在中国绘画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画家和一些绘画理论著作。,二、魏晋南北朝壁画,佛教壁画- 包括石窟壁画、寺庙壁画 墓室壁画- 包括墓室壁画、拼镶砖画,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主要有:,1、佛教石

3、窟壁画,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帝王的提倡,佛教传播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大量寺院的兴建和石窟造像的流行,使佛教壁画逐渐成为绘画艺术的主流。,我国古代自佛教传入以后,便出现了佛教题材的绘画。佛教画的形式除了画在绢帛上的卷轴形式而外,更大量的是画在寺庙、石窟墙壁上的壁画。保存到今天的几乎全是石窟壁画。,新疆克孜尔石窟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数量最多, 最为精彩。,魏晋南北朝时期保存有壁画的石窟主要有:,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现有洞窟236个,其中有70余窟壁画保存完好。石窟壁画内容以佛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和佛传故事为主。壁画风格具有鲜明的西域特色。,新疆克孜尔石窟,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

4、,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壁画,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座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以来又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骗取、盗窃,文物

5、大量流失,其宝藏遭到严重破坏。1961年,莫高窟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壁画,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开凿于今敦煌市区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至今保存有492个窟,塑像2000余尊,壁画四万五千余平方米。其中特别灿烂辉煌的是北朝和隋唐时期的作品。这些丰富多彩的壁画,显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和伟大创造力。 莫高窟壁画中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主要题材包括具有情节性构图的佛传故事、佛本生故事、因缘故事,还有大量的菩萨、飞天、伎乐天、夜叉等形象。,佛传故事和佛本生故事 代

6、表作品:尸毗王割肉贸鸽、王子舍身喂虎图、鹿王本生图等 经变故事:就是用绘画手段把佛经中文字描述的佛国乐土景象和各种故事,演变为可视的艺术形象,简称“经变”。 代表作品: 西方净土变,敦煌壁画题材,敦煌莫高窟壁画鹿王本生图,敦煌257窟的鹿王本生图故事情节分别从左右两边向中间发展,以连续画幅的形式安排在长带形构图中,构思十分巧妙。画面以土红色涂地,分别将蓝、绿、黑、白、赭色错杂其间,具有浓丽、淳厚、热烈、质朴之美。,鹿王本生图,敦煌莫高窟壁画,2、墓室壁画、砖画,墓室壁画出土较多,最重要的见于吉林集安发现的高句丽古墓、山西太原娄睿墓壁画、甘肃酒泉丁家闸十六国墓等。 砖画有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出土的嵌

7、砌在墓室墙壁上的画砖,画像砖以河南邓县南朝彩色画像砖墓为代表,拼镶砖画有南京西善桥、江苏丹阳建山和胡桥南朝墓多处。,、墓室壁画,墓室壁画的内容 一是画墓主人升仙的图象,或是墓主人生前经历过的战争场面; 二是表现墓主人的日常生活和他所拥有的财富; 三是历史故事、神话人物、祥瑞物等也是壁画中所不可少的。,墓室壁画娄睿墓壁画,中国北齐墓室壁画。娄睿墓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晋祠王郭村,19801982年发掘。该墓是由封土、墓道、甬道和墓室4部分组成的砖构单室墓。墓主鲜卑人,北齐世祖高欢妻娄太后兄壮之子,武平元年(570)入葬。 壁画共71幅,无榜题,总面积200.55平方米。内容分为:墓道、天井、甬道及墓

8、室四壁下层,绘墓主人生前奢华的生活场景。甬道、墓门及墓室中、 上栏,表现其死后升仙的虚幻境界。,娄睿墓壁画-出行与归来,娄睿墓壁画-出行与归来,墓室壁画徐显秀墓壁画,太原王家峰北齐徐显秀墓壁画,是目前已知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北朝壁画墓。 该墓墓道两侧、甬道及墓室内有保存完好的庞大壁画群,总面积约330平方米。 墓葬壁画彩绘了各类人物、马匹、牛车、神兽,各色仪仗、兵器、乐器、生活饰物和诸多装饰图案。画面线条流畅,神态形象逼真,人物大小与现实相当,栩栩如生,色彩艳丽辉煌,是中国美术史上北齐绘画的精品。,徐显秀墓壁画生动展现了北齐达官显贵丰富豪华的生活场景,准确地反映了各色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对于北齐社

9、会历史文化的研究,是极为难得的视觉形象史资料,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和解析空间 。,木板漆绘司马金龙墓漆屏风,司马金龙墓位于山西大同城东南7.5公里处的石家寨村西南。墓主人司马金龙原为晋皇族后裔。墓葬规模较大,除出土大批陶俑、石雕柱础、石棺床及生活器具外,尤以制作精美的木板漆画著名,被视作珍贵的古代绘画实物。 漆屏风画的出土,弥补了北魏前期绘画实物的空缺,画法上与传为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酷似,亦与传为初唐阎立本的古帝王图之间有着承继关系。此外漆画上的题榜,较典型地反映出汉隶向唐楷演变中的魏书发展面貌,字体圆润俊秀、气势疏朗,是不可多得的北魏墨书真迹。,司马金龙墓中出土的漆屏画现存5幅较完整,每幅约

10、长80厘米,宽20厘米,两面绘制分上下4层。漆屏风主色调为红色,上有彩绘,用黄、白、青、绿、橙等颜色绘有很多历史人物故事,比如帝王将相、烈女孝子等等,屏风的工艺制作采用榫铆联结,继承战国、汉代漆画传统的技法,设色富丽、边框装饰精巧。人物描绘运用铁线描法,兼施浓淡色彩渲染,形象生动逼真,并有纵深的空间感和立体感。构图上重在突出主题,中心人物大于陪衬人物。画风古朴,富有装饰性。,拼镶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拼镶砖画是一种从画像砖演变而来的、有江南地域特色的艺术品种。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是1960年在南京西善桥宫山北簏发掘的一座巨幅拼镶砖画。两壁对称,各绘出四个人物,各有榜题姓名,每两像之间用树木分隔,

11、一侧为嵇康、阮籍、山涛和王戎,另一侧为阮咸、刘伶、向秀及荣启期。他们纵酒放达、超然洒脱的生活,是当时弥漫于社会的“清谈玄学”之风和新的人生观的形象反映。 拼镶砖画由于尺幅巨大,用多砖拼成,按事先勾勒的粉本,分割安排,制成多块印模,再印到砖上。砖画上人物形象与顾恺之的几件传世作品相当接近,线条虽然比卷轴画笨拙,但也能体现出“紧劲连绵,循环超忽”的风韵,甚至树的造型也与洛神赋图中的同类树种如出一辙。,拼镶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三、卷轴画,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绘画题材种类在原有的基础上日益扩大,并开始向分科发展。 人物画开始取材于文学作品;肖像画在这一时

12、期非常发达,出色的画家并不满足于表面相似,还注重精神内的表现,如顾恺之的传神写照,就特别注重揭示对象的精神状态和表现对象的特定性格。 在玄学和道家回归自然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最早的山水画。 这个时期,画家们开始将传统的绘画经验加以总结,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独立画论,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与民族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1、著名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从三国两晋时开始,有可靠记载的知名画家相继出现。这个时期有姓名、事迹、画艺记载可考的著名画家主要有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曹仲达等。,曹不兴:三国吴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画家。传说他画屏风是落墨为蝇,使孙权误以为真,说明他具有一定的表现

13、力和能力。 顾恺之: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位有画迹(摹本)传世的伟大人物画家和理论家。 陆探微:南朝刘宋时杰出画家,擅长人物画。形成气 “一笔画”的笔法, 张僧繇:萧梁时期的画家,艺术创作以绘饰佛寺壁画为主。“画龙点睛”主人公。 曹仲达:是来自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他以画梵像著称,被誉为“曹家样”。“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即所谓“曹衣出水”。,顾恺之,顾恺之(约346407)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位有画迹(摹本)传世的伟大人物画家和理论家。有“三绝(画绝、才绝、痴绝)”之称。 在理论上,他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传神”的重要性。认为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神”是人物画的根本要求,而“形”的描绘则是表现“神”

14、的手段”这就是“以形写神”。 顾恺之作品的古代摹本有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和洛神赋图。,陆探微,南朝刘宋时代的画家中成就最高,江苏人,善画人物肖像,也兼作一些风俗画和宗教画。他创造的人物造型被称为“秀骨清像”,给人以生动传神之感,反映了南朝士大夫特有的审美趣味。,张僧繇,张僧繇与顾恺之、陆探微并称为“六朝三杰” ,是梁代成就最高的画家。以善画佛道著称,同时善画人物、肖像、花鸟、走兽等。 其艺术手法简练、富于变化,创造了独具风格的“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的表现方法,成为当时绘画疏体的代表。张僧繇画佛像人物用工深厚,创造出的形象独具风格,人称“张家样”,是古代寺庙中影响最大的佛像式样之一。,曹仲达,来

15、自西域曹国的北齐画家曹仲达,以画梵像著称,被誉为“曹家样”。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故称为“曹衣出水”。 “曹家样”概括了佛教艺术在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对佛教绘画与雕塑都有重大影响。,顾恺之女史箴图,女史箴图卷绢本设色、纵24.8cm、横348.2cm。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所作,现存作品为唐代摹本。 女史箴图画卷是描写古代宫廷妇女的节义行为,标榜封建“女德”的作品。人物造型动态自然,表情变化微妙,春蚕吐丝般的线描富有韵律之美,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秀雅和高贵。,女史箴图卷在艺术上有几个突出特征: 一,几乎没有背景,全力投入人物描写。 二,注重人物之间动态与神情的呼应。

16、 三,空间处理较为成熟,人物有前后远近之别,有的地方还强调了近大远小。 四,人物身材大小的处理原则是主要人物、尊贵人物大而次要人物、卑微人物小,这是早期人物画的一个重要特征。,女史箴图卷(局部) 顾恺之(东晋) 绢本设色 纵24.8cm、横348.2cm,顾恺之洛神赋图卷,洛神赋图卷(宋摹本)、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 洛神赋图卷是作者以曹植的文学作品洛神赋为脚本加以描绘的。曹植的借对梦幻之境中人神恋爱的追求,抒发了爱情失意的自我感伤。顾恺之以其丰富的想像力和卓越的艺术才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 传达出无限惆怅的情意和哀伤的情调。 洛神赋图用长卷形式,以故事的发展为线索,分段将人物故事的情节置于自然山川的环境中。,洛神赋图卷,2、画学论著,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绘画理论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一时期,系统的绘画理论著作接连问世,以顾恺之论画、谢赫的古画品录为代表的著述,是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