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隔离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11180 上传时间:2017-05-11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消毒-隔离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医院消毒-隔离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医院消毒-隔离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医院消毒-隔离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医院消毒-隔离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消毒-隔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消毒-隔离(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目录 常用术语定义 消毒水平等级 医院消毒物品等级 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常见消毒灭菌方法 2 一、相关术语定义 清洁: 用物理方法消除污染物体表面的有机物和污迹、尘埃。 方法 :水洗、机械去污法、去污剂去污 消毒: 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消毒合格: 消毒后媒介物携带的微生物等于或少于国家规定标准,人工污染微生物减少 99.9%,自然污染微生物减少 90%。 灭菌 : (Sterilization) 杀灭或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灭菌方法: 热力、电离辐射、微波、等离子体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用

2、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灭菌的方法。 3 二、消毒水平等级 消毒等级 效果 方法 灭菌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使微生物的成活概率 10-6 物理 高压蒸汽灭菌,电离辐射灭菌,等离子体灭菌 化学 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等 高水平消毒 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对细菌芽胞杀灭达到消毒剂果的方法。 物理 紫外线消毒 化学 含氯消毒剂,含溴消毒剂,臭氧,二氧化氯等。 中水平消毒 可杀灭和去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物理 超声波消毒 化学 碘类,醇类和氯己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的复方,酚类。 低水平消毒 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及亲

3、脂性病毒。 物理 通风换气,冲洗。 化学 单链季胺盐类(新洁尔灭等),双胍类(如氯己定)植物类消毒剂,汞,银,铜等金属离子消毒剂 三、医院消毒物品的等级 1、高度危险性物品: 定义: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械,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械和用品。 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液输血器械、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 5 三、医院消毒物品的等级 2、中度危险性物品: 定义:这类物品仅和破损的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 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气管镜、麻醉机管道、子宫帽、

4、避孕环、压舌板、喉镜、体温表等。 6 三、医院消毒物品的等级 3、低度危险性物品: 定义:虽有微生物污染,但在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这类物品和器械仅直接和间接地和健康无损的皮肤相接触。 如毛巾、面盆、痰盂(杯)、地面、便器、餐具、茶具、墙面、桌面、床面、听诊器、听筒、血压计袖带等。 7 四、消毒灭菌方法选择原则 1、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险程度选择 高度危险性物品 灭菌 中度危险性物品 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但内镜、体温表等须达到高水平消毒。 低度危险性物品 低消毒消毒或一般的消毒处理即可,仅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作特殊的消毒要求。 2、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

5、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 对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水平消毒法或灭菌法。 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8 四、消毒灭菌方法选择原则 3、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 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法。 对存在较多有机物的物品消毒时或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 /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4、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 耐高温、耐湿 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高温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类 干

6、热灭菌 不耐热、不耐湿、贵重物品 EO、低温等离子体。 器械浸泡 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消毒剂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 光滑表面应选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应采用喷雾消毒。 9 五、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一)、物理灭菌消毒 自然净化、机械除菌 热力 干热: 焚烧 烧灼 干烤 (160 2 h; 170 1 h; 180 30 min) (油剂、粉剂的厚度不超过 0.653cm) (凡纱条厚度不超过 1.3cm) 煮沸 压力蒸汽灭菌 微波消毒与灭菌 紫外线消毒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 10 五、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1、压力蒸汽灭菌 灭菌前清洗 干燥 包装 包装材料通透

7、性良好,不能用铝饭盒与搪瓷盒 布包装不少于 2层,金属包 7 kg, 敷料包 5 kg, 下排气 30 cm 30cm 25cm, 预真空 30 cm 30cm 50cm 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包内:化学指示卡 装载容量:下排气: 10%80%, 预真空: 1090% 脉动真空: 590% 11 五、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2、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是电磁辐射波,微生物被照射时,体内的核酸、蛋白质、酶的结构发生变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而死亡。 适用范围: 用于空气、物体表面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注意事项: 使用中的紫外线,新灯的辐照强度不低于 90w/cm 2, 使用中紫外线灯的辐照强度不低于 70w

8、/cm 2, 凡低于 70w/cm 2应及时更换灯管。没有条件的可逐日记录使用时间,以便判断灯管是否达到使用期限。 灯管表面保持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室内保持清洁干燥。 用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12 五、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二)、化学灭菌消毒 过氧化物类: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 含氯消毒剂: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漂白粉、“ 84”消毒液 含碘消毒剂:碘酊、碘伏 醛类消毒剂: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 醇类消毒剂:乙醇、异丙醇 酚类消毒剂:石炭酸 氯己定: 季铵盐类消毒剂: 其它

9、:高锰酸钾、酸碱消毒剂、酸性氧化电位水 13 五、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1、戊二醛 杀菌机理:主要靠醛基的烷基化作用,使蛋白质凝固造成细菌死亡。 适用范围: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 优缺点:杀菌力强、杀菌谱广,可用于灭菌;性能稳定、容易储存和运输;腐蚀性小、可用于金属器械;受有机物影响小。主要 缺点 是 刺激性和毒性 。 消毒灭菌方法: 灭菌 :将清洗、晾干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 2%碱性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浸泡 10h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消毒 :一般污染物品浸泡 30min,特殊微生物污染物品需要适当延长时间。 14 五、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内

10、镜消毒: 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 10min。 支气管镜 20min。 TB、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 45min。 当日不再使用的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支气管镜 30min。 消毒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内镜灭菌: 浸泡 10h后用无菌水彻底冲洗。 注意事项: 去除残留物质;保证足够的浓度和时间;注意清洗干燥;注意防护;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 15 五、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2、含氯消毒剂 杀菌机理:通过次氯酸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胞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 适用范围:医疗用品、物体表面和地面、卫生间、便器、餐饮具、水消毒。 优缺点: 优点: 杀

11、菌谱广;低毒或无毒;价格低廉、货源充足。 缺点:受有机物及酸碱度影响大;有腐蚀性;不稳定。 16 五、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常用消毒剂量: 浸泡 繁殖体 200mg/L( 1: 250) 10min;肝炎、结核 2000mg/L( 1: 25)30min。 桌面、地面血迹 1000mg/L( 1: 50) 擦拭。 喷洒 1000mg/L 2001000ml/m2 3060min。 特殊病原体 污染物品应根据病原体种类加大浓度。(如结核 2000mg/L, SARS 5000mg/L 被朊毒体污染的 10000mg/L) 干粉消毒法: 含氯消毒剂用量是排泄物的 1 5,搅拌,作用 26小时。 注意事

12、项:避光、密闭保存,现配现用;消毒时若有大量有机物时,应提高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消毒纺织品、金属制品,浓度不宜过高,作用时间不宜过长。 17 五、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3、过氧乙酸 是一种酸性氧化剂,可通过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酸性作用改变细胞内的 PH值,影响细菌代谢。 特点: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和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易燃易爆。浓度为 16%20%。 适用范围:耐腐蚀物品、环境及皮肤等的消毒与灭菌。 方法:浸泡、擦拭、喷雾、熏蒸 消毒方法 浸泡、加盖,繁殖体 0.115min ,肝炎、结核 0.530min ,芽胞 1 5min, 灭菌 30min。 擦拭 0.1

13、 0.4 15 30min 喷雾 0.3 0.5 , 作用 30min 以上 熏蒸 1 3g/m3,作用 30min以上 18 五、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注意事项: 过氧乙酸不稳定,临用前配制。 配制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 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金属制品与织物经浸泡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使用浓浓度时,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粘膜上,一旦溅上,立即用清水冲洗。 消毒被血液、脓液等污染的物品,需适当延长作用时间。 19 五、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4、表面消毒巾 由无纺布浸润复合双链季铵盐消毒液制成,有效成分含量多为 0.18%-0.22%,可以起到清洁和消毒作用。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

14、致病性酵母菌和医院感染常见细菌。 应用 ( 1)重症监护室( ICU)、新生儿 ICU、烧伤病房、血液透析中心等 重点科室的床头柜、床头单元等物体表面的擦拭消毒。 ( 2)病区治疗室物体表面的擦拭消毒。 ( 3)治疗车表面的擦拭消毒。 ( 4)血透机、呼吸机等诊疗器材表面的擦拭消毒。 20 五、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4、表面消毒巾 ( 5)牙椅诊疗单元表面的擦拭消毒。 ( 6)新生儿暖箱、高压氧舱的擦拭消毒。 ( 7)供应室检查、包装工作台面的擦拭消毒。 ( 8)术后手术台、仪器设备表面、周围工作台面和相关物体表面的擦拭消毒 ( 9)其他一般物体表面的擦拭消毒。 使用方法: 打开表面消毒巾包装,取出小方巾,擦拭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作用约 2分钟即可。若物体表面有明显污渍或血渍,请先清洁干净。 注意事项: 开启使用后应及时密闭,防止消毒液体挥发。 21 医 院 隔 离 措 施 公共卫生科 22 一、隔离选择原则 1.标准预防的基础上,结合传播途径、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2.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传播途径的隔离和预防。 3.设立隔离标志。 4.设置单人隔离房间。 5.受条件限制,同种感染源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