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A文】中考政治开卷速查手册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71082926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DOC 页数:139 大小: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A文】中考政治开卷速查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6A文】中考政治开卷速查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6A文】中考政治开卷速查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6A文】中考政治开卷速查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6A文】中考政治开卷速查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A文】中考政治开卷速查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A文】中考政治开卷速查手册(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A版优质实用文档20GG年中考政治开卷速查手册目录教材考点解读专题一自尊自强孝敬父母-1专题二诚实守信宽容尊重-4专题三明辨是非公平正义-10专题四承担责任服务社会-12专题五特殊保护义务教育-14专题六依法维护人身权利-18专题七依法维护经济权利-22专题八尊重宪法依法治国-25专题九认清基本国情坚定社会主义信念-28专题十明确小康奋斗目标提高科学文化素质-34专题十一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36专题十二树立全球意识立志报效祖国-42热点专题热点专题一:世博会成功举办,中华文化魅力展现-48热点专题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50专题三、党的十G大、节能减

2、排、两型社会、低碳生活-54热点专题四: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谷歌事件)-57专题五、关注民生、促进和谐(医疗改革、农村养老)-61热点专题六:科教兴国与创新型国家(谷超豪、孙家栋、天河一号)-63热点专题七: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发展(“”事件)-65热点专题八:王家岭矿难-69热点专题九: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玉树地震)-71热点专题十: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73热点专题十一: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餐饮服务许可证)-75热点专题十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崔世安就职)-79热点专题十三: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金融危机-83热点专题十四:向先进人物学习

3、(20GG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84热点专题十G五:艰苦奋斗与就业、成才-8720GG年5月至20GG年3月时事政治一、国内部分-89二、国际部分-95教材考点解读专题一自尊自强孝敬父母考点1、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对应教材】七年级(下):第一课【考点解读】1、什么是自尊?P5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说,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是人格之本,只有自尊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2、 为什么说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P63、 (1)做人不能没有自尊。真正有自尊心的

4、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2) 知耻的人首先做到正确全面地看待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努力改正它,是对自己良好形象的维护,是自我尊重的表现。A.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P9B. (1)我们的自尊经常受到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我们也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C. (2)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D. 4、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他人?P15E. 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F. (1)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G. (2)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悦纳他人;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5

5、、善于克服自卑的心态。A. 一个人不可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和家庭,家境有好有坏,不必因家境不佳而自卑;B. 人的天资有高有低,不可能因天资聪明或学习成绩好而自傲,差而自卑;C. 人在生活中也常常会做错事,遭遇挫折,要学会勇于面对错误、经受挫折而不自卑自弃。6、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正视现实,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把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联系起来。考点2、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对应教材】七年级(下):第二、三、四课【考点解读】1、 自信的含义和表现是什么?P202、 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

6、成某件事,实现新追求的目标。表现为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2、自信、自负、自卑的区别。P22(1) 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会过高地估计自己,谁也看不起,就觉得自己是最好的,别人谁都不如他,只看到自己优点,看不到缺点,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2) 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自己干什么都不会成功,别人都瞧不起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优点。结果是白白丢失了可能成功的机会。(3) 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4) 无论是自负的人还是自卑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

7、的认识都是不切实际的。自负和自卑都是自信的误区。自负是前进的大敌,是失败的祸根,自负会使人远离成功;自卑则会使人消极悲观、缺乏进取心甚至自暴自弃。自负和自卑都会对我们的生活与学习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使我们远离成功。只有自信使我们可以主动、积极地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因而,能够成功。3、自信的重要性-自信者容易成功P26因为自信者乐观、好奇与专注,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他们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到达胜利的终点。所以说,自信者容易成功。4、自立的含义是什么?P34自立的含义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5、自立的重要性-人生需要自立P36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

8、和温室中,终究要离开家庭和学校的呵护,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成为一个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6、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P43-44(1)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2)培养自立能力也要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7、什么是自强?P47一个人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这就是自强。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巨大的作用。8、自强精神的表现和作用有哪些?P48(1)自强精神的表现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

9、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2)自强的作用自强是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搞好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屡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9、怎样培养自己自强的品质?P51-56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做个有志者;其次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要意志坚强,不怕困难;再次要扬长避短,确定前进的方向,这是自强的捷径。10、理解自强不息的含义。自强不息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上的日月星辰不分昼夜,永恒运动,所以天是刚健的,人

10、应该效法天,积极进取,勇不停息。11、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遇到困难要去克服,要乐观的去面对生活,要有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磨练自己的意志,对自己认定的志向要坚持不懈的去努力去奋斗。关键是自己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精神。考点3、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对应教材】八年级(上):第一课【考点解读】1、 什么是孝敬父母?P14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2、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P13-14(1)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

11、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2)我国有孝的传统,孝敬父母的人历来被人们称道、尊敬,不孝子孙常常被人们谴责。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3)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道德义务、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应尽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3、应怎样孝敬父母?P15-16(1)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做起,要正确区分孝敬在不同场合的具体要求,并按照这些要求去做。(2)中学生孝敬自己的父母就要做到: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

12、;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等等。4、对父母的长辈我们应如何对待?为什么?P17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家庭和社会都做出过贡献,在他们年老多病、行动不便之际,做孙子女的更要献上一片孝心。这既是理所当然,也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专题二诚实守信宽容尊重考点4、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对应教材】八年级(上):第十课(另参考第二课、三课、四课、第九课)【考点解读】1、理解什么是诚信?(P115)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2、诚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117对人守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