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处有方》教案2(粤教版八年级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1046950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处有方》教案2(粤教版八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相处有方》教案2(粤教版八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相处有方》教案2(粤教版八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相处有方》教案2(粤教版八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相处有方》教案2(粤教版八年级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相处有方》教案2(粤教版八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处有方》教案2(粤教版八年级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相处有方第一课 理解与宽容第一课时 理解他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理解与宽容的内涵,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2、能力目标: 学会理解他人;以尊重和善意积极与人交往沟通;学会宽容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理解与宽容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博得理解和宽容的人。懂得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有宽以待人的胸怀,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检讨自我,化解矛盾。教学重点学会

2、理解和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行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如何去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化解人际矛盾和冲突。教学过程一、导入:引用图片和案例引出理解以及理解的重要性二、心理导航:怎样才能理解他人1、以女儿的日记为例,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表演出四种可能发生的故事妈妈:(帮孩子整理房间)孩子上中学了,不再象以前那样什么都对我说了,也不和我撒娇了,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唉这是什么?(原来是一本日记)(妈妈拿着日记本,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翻开了日记) 女儿(儿子):(手里拿着礼物,悄悄的)今天是妈妈生日,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推开门)妈妈,我回来了,祝你(看见妈妈正在看自己的日记,表情瞬间凝固了,妈妈也因女儿(儿

3、子)的突然出现而愣在那里)1、妈妈和儿女发生争吵;2、儿女原谅妈妈但妈妈却就日记中的事情向儿女发火;3、妈妈向儿女道歉而儿女向妈妈发火;4、妈妈和儿女进行沟通,达成共识;三、情景对对碰:以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总结出理解他人的方法。体验:让学生用手指做“人”给同桌看,让学生在体验中进一步了解什么是理解他人。四、解读宽容1、理解是宽容的前提,只有先理解他人才能做到宽容。2、以一副对联引出宽容的涵义。大肚能容 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 笑天下可笑之人怎样理解这幅对联?3、宽容不是纵容,而是有原则的。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 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 宽容不可饶恕的丧尽天良的人是放纵4、活动体验:赋予1

4、、2、3、4不同的动作,当指导者喊任何一个数字时成员必须作出相应的动作,做错的人必须站出来报告:“对不起,我错了!”五、总结“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得好:“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我们自己一幅健康的心电图,宽容是这个世界一张美好的通行证!同学们,让我们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具有豁达大度,广阔胸怀的人吧。第二课时 生活不能没有宽容一、教材分析:1、对教材目标的理解:1) 从知识目标上看:使学生学会如何宽以待人。2) 从能力目标上看:学会宽让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的精神,学会避免和

5、化解误会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3) 从情感目标上看: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人,有宽以待人的胸怀。2、对重点和难点的分析:1) 重点:认识宽容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宽容他人。2) 难点:培养宽以待人的胸怀。二、学生分析:针对的问题:学生在发生矛盾是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人对事斤斤计较,缺乏宽容之心。学生的需要:需要拓宽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处理人际交往中的误解和矛盾。三、综合设计思路:1、兴趣导入:美文共享那个先偷走苹果的人。(文章见附录)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它的启示作用。(活动目的:这是一篇网上广为流传的好文章,它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告诉人们要相互理解与宽容。以此文导入,立刻可以

6、在课堂中形成思考的氛围。)2、心理小测试你的气量有多大(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在对人对事的态度上作自我评价,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努力的进行改善,学习做个宽宏大量的人。)3、情景体验:遇到下列情况你该怎么做?1)、你的一篇得意之作得了校一等奖,但你的同学当众指出你文中的许多不足2)、放学路上,一个校外流氓向你敲诈勒索,(活动目的:通过对两了情景的比较,使学生即明白宽容的重要性和技巧,又明白宽容不是软弱和纵容。学会正确使用宽容的艺术。)4、实践活动:换位认知假如我是 (通过换位认知,使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宽容他人。)5、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第二课 欣赏与赞美第一课时

7、 欣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一、 教材分析:1、对教材目标的理解:1)从知识目标上看,学生能认识懂得欣赏美好事物和人们的美好特性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懂得欣赏在人际交往中的积极作用。2)能力目标上看,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优点和长处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艺术。3)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形成欣赏美好事物的积极健康、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心理品质。2、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分析:1)重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和别人的长处的审美心态和能力。2)难点:懂得学会欣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理品质二、 学生分析1、针对的问题:学生缺乏欣赏他人的态度。八年级的学生在评价他人感情

8、色彩较浓,容易片面看问题,往往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比较普遍存在着“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对他人的长处不屑一顾的现象。这种现象影响了学生人际交往的和谐发展。八年级学生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但不懂别人也同样渴望你的欣赏。在学生群体中,欣赏别人的较少,自我欣赏的却相当普遍。对别人的优点视而不见,对自己的长处到处宣扬,似乎成了时尚。2、学生的需要:学会如何欣赏他人。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包围在长辈的宠爱之中,一旦走出家门,他们不知该用何种眼光、何种评价标准去看待他人,也不知用何种语言和方法去向别人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敬佩之情。学会去欣赏他人,是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迫切需要具备的一个技巧。三、 综合设

9、计思路导入:同学们你们感到快乐么?我想人人都渴望能拥有快乐的心情,那么你知道有什么秘诀能让自己快乐,别人也快乐么?学生回答教师:那就是欣赏和赞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让自己快乐,别人快乐的小秘诀。出示标题。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这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就要我们是否有发现美的眼光了。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齐白石老先生的画。大家可以看到,这幅画上面是三只虾,虾在我们生活中是很平常普通的生物,当我们走过小河,也许我们根本不会去在意河中的小虾,可是为什么齐白石老先生却能将小虾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呢?学生回答教师;对,就是因为齐白石老先生有

10、发现美的眼睛,对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观察入微。那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美的眼睛,或者你们是否发现过生活中的美呢?学生回答。教师:美藏在生活的每一处,就看你如何去欣赏它了。所以,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你最欣赏谁(人、事、物)? 为什么?你曾赞赏过别人么?赞赏别人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教师:当同学们你们欣赏别人或赞赏别人的时候,都是怀着一种愉快的心情,一起来看一下欣赏他人的含义。欣赏他人,就是怀着愉悦的心态,去发现、感受和悦纳他人所表现出来的优美和可爱之处。注意,欣赏他人是带着一种快乐的心情,而且是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美好的地方。另外,懂得欣赏的人,首先需要宽容别人,欣赏别人就

11、说明容得下别人的才华和长处,同时作为自己不断学习和进取的动力,是一种从容的情怀。其次,宽容别人也是一种自信,能够欣赏别人的人,不需要去贬低别人来显示自己,更不用傲视周围来展现自我。人们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关怀,每个人在赞美别人的同时,也就获得了一种成就感。由此可见,懂得欣赏别人的人是自信的人。既然我们说欣赏别人的是宽容的人是自信的人,那么换句话说,欣赏是积极人生态度的体现。出示幻灯片:一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他四处打听,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

12、对作者的肯定与欣赏:“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苦闷:信笔涂鸦写小说的,由于名作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创作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目标,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大家来猜猜看,这位具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是谁呢?学生回答教师:对,就是大名鼎鼎的列夫托尔斯泰。那么点燃了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目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正是屠格涅夫的欣赏和赞美,屠格涅夫发现了存在于列夫托尔斯泰身上的写作的才能,通过这种欣赏和赞美,使这种才能得到了真正的发挥,所以

1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抱着欣赏他人的心灵去发现别人身上的美好。如何学会欣赏他人呢? 要学会欣赏他人,就像我们刚才讲过的,必须要有宽容友好的心灵,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要保持谦虚友善的态度,能接受别人的意见,正视自己的不足,认真去克服自己的缺点,如此一来,你的心胸就会变得更加的宽广,你的眼睛就会变得更加明亮,就能从平凡的人,平凡的事情中看到美。所以学会欣赏,就等于是拥有了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这些都是用金钱所无法衡量,用金钱无法购买的。第二课时 真诚地赞美一、 教材分析1、对教材目标的理解:1)从知识目标看:学生懂得赞美在人际交往中的积极作用。2)从能力目标看:培养学生学会赞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

14、关系。3)从情感目标看:培养学生仁爱之心,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完善自己的人格。2、对重点与难点的分析:1)重点:学会真诚地赞美,主动营造愉快、积极的人际氛围。2)难点:赞美的艺术二、 对学生的分析1、针对的问题:学生不会运用赞美的技巧。有些学生对别人有欣赏之情,却不知如何表达,担心说出赞赏的话,会被人误会为拍马屁;而有些学生因为害羞、自卑,不敢大方地自然的赞赏他人。还有些学生产生赞美他人就是否定自己的错误心理。2、学生的需要:学生需要掌握与他人融洽交往的艺术,需要学会对他人真诚地赞美和运用迂回的赞美方法指出别人的不足之处。三、 综合设计思路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学习自尊自信的时候,曾经跟大家谈过马

15、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大家还记得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什么吗?对,就是自我实现。而自我实现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别人的认可与欣赏,尊重的需要已经成为人们占优势的需要,而赞美正可以使对方觉得被尊重,被认可,满足了人们内心的需要,真诚的赞美就像阳光一样能温暖我们的心灵。当然真诚的幻灯片出示:上个世纪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所小学进行了一项实验他给各年级的学生做了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测验,测完之后,他并没有看测验结果,而是直接教给老师一份名单,指出名单上的学生很有潜力,将来可能比其他的学生更有出息个月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那些学生成绩有了显著提高罗森塔尔的这个实验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简单的来说,告诉我们成功与被认可之间的关系,本来这些学生可能都是资质平凡,但是罗森塔尔的结论是一种赞美,帮助了这个小学的老师和这些孩子都树立起信心,从而使这些孩子进步了。少年史蒂夫莫里斯眼睛不好,但是天生耳朵敏锐,有一次,老师拜托他听声辨位,找到从学校实验室逃走的老鼠。老师对史蒂夫的认可,开启了他新的人生。后来史蒂夫成为顶尖的热门歌星和作曲人。真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