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1章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980479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PPT 页数:124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1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1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1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1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1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1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1章(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大家好!,2,课程目标,掌握: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 建立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形成微机系统软硬件开发的初步能力,3,教材及实验指导书,教材: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 冯博琴,吴宁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联系方式 公用邮箱: 密码: 姓名:胡欣,4,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概论,主要内容: 微型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中的数制及编码 无符号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有符号数的表示及补码运算,5,1.1、微型计算机系统,6,主要内容,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微型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微机系统的构成,7,1.1.1. 微型计算机

2、的发展,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军事用途:弹道计算 诞生时间:1946年2月14日 诞生地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第一台计算机:ENIAC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8,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埃尼阿克(ENIAC): 承担开发任务的“莫尔小组” 由四位科学家和工程师埃克特、莫克利、戈尔斯坦、博克斯组成,总工程师埃克特当时年仅24岁。 ENIAC描述: 占地面积达170平方米,30个操作台 ,约为10间普通房间的大小 ,重达30吨,5000次加法/秒,500次乘法/秒 ,耗电量150千瓦,造价48万美元,9,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10,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虽然EN

3、IAC体积庞大,耗电惊人,运算速度不过几千次(现在的超级计算机的速度最快每秒运算达万亿次!),但它比当时已有的计算装置要快1000倍,而且还有按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存储数据的功能。但是ENIAC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11,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虽然ENIAC体积庞大,耗电惊人,运算速度不过几千次(现在的超级计算机的速度最快每秒运算达万亿次!),但它比当时已有的计算装置要快1000倍,而且还有按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存储数据的功能。但是ENIAC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12,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代: 第一代:

4、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6)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7-1964)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 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至今),13,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第五代:“非冯.诺依曼”计算机时代 第六代:神经网络计算机时代 光计算机时代 生物计算机时代,14,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微型计算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 微型计算机特点: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高、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软件丰富 微型计算机的核心是微处理器(CPU) 每出现一个新的微处理器,就会产生新一代的微型计算机,15,1.1.1.

5、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第一代(19711973): 4位和低档8位微处理器时代 代表产品:Intel 4004和MCS-4微型机 Intel 8008和MCS-8微型机 字长:4位或8位 基本指令时间:约为10-20S 指令系统比较简单,运算功能较差,速度较慢,价格低廉 集成度:2000管/片,16,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第二代(1973 1978):中高档8位微处理器时代 代表产品:Intel 8080,Motorola公司的 M6800,Zilog公司的Z80,Intel公 司的8085,Technology的6502等 字长:8位 基本指令时间:约为1-2S 指令系统比较完善,具有

6、典型的计算机系统结构以及中断、DMA等功能,寻址能力增强 集成度:5000 10000管/片,17,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第三代(19781981): 16位微处理器时代 代表产品:Intel公司的8086/8088、 Motorola公司的M68000和 Zilog 公司的Z8000 字长:16位 基本指令时间:约为0.15S 丰富的指令系统,多级中断系统,多重寻址方式,段式存储结构 集成度:20000 60000管/片,18,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第四代(19851992): 32位微处理器时期 代表产品:1985年Intel公司推出能进行多任 务处理的32位微处理器8

7、0386; 1989年Intel公司推出80486; 字长:32位 内存容量已达1MB以上,硬盘技术不断提高,各种品牌机涌向市场,如COMPAQ、DELL等,可执行多任务、多用户操作 基本指令时间:0.2s 集成度:几十万上百万管/片,19,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第五代(19931996): 32位高档微处理器 代表产品: Intel Pentium 字长:32位 特点:CPU 内部采用超标量流水线设计, Pentium 芯片内采用双Cache 结构 ( 指令Cache 和数据 Cache) ,外部数据线64位字长,32位以上地址总线,20,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今天的微处

8、理器(1996至今): 64位高档微处理器 代表产品: Pentium 4、Itanium 字长:64位 特点:内部集成16KB的一级(L1)高速缓冲存储器和256KB的二级(L2)高速缓冲存储器;使用三个执行部件,可同时执行三条指令 应用:办公自动化、网络服务器,21,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intel 4004,intel 的发展史就是从这块cpu起步的,22,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8008 8085,23,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8086 8088,24,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80286,25,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80386,intel第一

9、代32位cpu,486,这是intel最后一代以数字编号的cpu,26,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Pentium Pentium Pro,27,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Pentium 4 Itanium 2,28,1.1.2. 微型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冯 诺依曼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存储程序工作原理,29,冯 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将计算过程描述为由许多条指令按一定顺序组成的程序,并放入存储器保存; 程序中的指令和数据必须采用二进制编码,且能够被执行该程序的计算机所识别; 指令按其在存储器中存放的顺序执行,存储器的字长固定并按顺序线性编制; 由控制器控制整个程序和数据的存取以及程序的执

10、行; 以运算器为核心,所有的执行都经过运算器。,30,冯 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31,2、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执行程序的过程,而程序由指令序列组成,因此,执行程序的过程,就是执行指令序列的过程,即逐条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完成指令所指定的操作。 由于执行每一条指令,都包括取指令和执行指令两个基本阶段,所以,微型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也就是不断地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过程,直到遇到停机指令时才结束机器的运行。,指令格式 (地址码),32,程序执行过程示意图,程序,开始,结束,指令1,指令2,指令n,. . .,操作码 操作数,存储器中的

11、 指令序列,取出指令,指令译码,读出操作数,(地址码),执行操作,取指,执行指令,33,2、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程序执行过程 (1)首先将第一条指令由内存中取出; (2)将取出的指令送指令译码器译码,以确定要进行的操作; (3)读取相应的操作数(即执行的对象); (4)执行指令; (5)存放执行结果; (6)一条指令执行完后,转入了下一条指令的取指令阶段。,34,2、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1+2=? 汇编语言 对应的 对应的操作 程序 机器指令 MOV AL, 1 10110000 将立即数1传送到 00000001 累加寄存器AL ADD AL, 2 00000100 计算两个数的和,

12、结果 00000010 存放到AL中 HLT 11110100 停机,35,2、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取指令阶段的执行过程:(设程序从00H开始存放) (1)将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送地址寄存器AR。 (2)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自动加1变为01H,为取下一条指令作好准备。 (3)地址寄存器AR将00H通过地址总线送至存储器地址译码器译码,选中00H单元。,36,2、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4)CPU发出“读”命令。 (5)选中00单元的内容B0H读至数据总线DB上。 (6)经数据总线DB,读B0H送至数据寄存器DR。 (7)数据寄存器DR将其内容送至指令寄存器IR中,经过译码CPU“识别”出

13、这个操作码为“MOV A,01H”指令,于是控制器发出执行这条指令的各种控制命令。,37,38,2、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2、执行指令阶段的执行过程: (1)将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送地址寄存器AR。 (2)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自动加1变为02H,为取下一条指令作好准备。 (3)地址寄存器AR将01H通过地址总线送至存储器地址译码器译码,选中01H单元。,39,2、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4)CPU发出“读”命令。 (5)选中01H单元内容01H读至数据总线DB上。 (6)经数据总线DB,读01H送至数据寄存器DR。 (7)由控制器计算机已知道读出的是立即数,并要求将它送入累加器A中,所以数据寄

14、存器DR通过内部总线将01H送入累加器A中。,01H,PC,AR,ALU,A,B,DR,IR,ID,操作控制器,01H,1,01H,2,00 B0H,01 01H,02 04H,03 02H,04 F4H,3,4,读命令,01H,5,6,7,控制信号,(执行第一条指令操作示意图),DR,41,1.1.3微机系统的构成,计算机系统组成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构成计算机物理结构的电气、电子和机械设备. 软件系统:控制计算机运行的程序.,42,系统组成,主机 硬件系统 外设 微机系统 系统软件 软件系统 应用软件,I/O接口 存储器 总线 CPU,寄存器组 控

15、制器 运算器,43,微型机系统,运算器,控制器,CPU,存储器,I/O接口,总线,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微型机,软件,微机系统,44,总线,总线:就是连接多个部件的一组公共信息传输线,它能分时地发送与接收信息,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总线是一种内部结构,它是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主机的各个部件通过总线相连接,外部设备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再与总线相连接,从而形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45,总线,地址总线AB:用于传递存储单元或I/O端口地址信息的一组信号线,由CPU发出,对存储单元和I/O端口进行寻址,单向并行 数据总线DB:用于传送数据信息,双向并行 控制总线CB:用于传送各种控制命令,如定时脉冲、中断请求等,双向传送,46,总线,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结构框图:,47,1.硬件系统-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简称CPU,是计算机的核心。 主要包括: 运算器 控制器 寄存器组,48,运算器,运算器是计算机进行算术逻辑运算的部件 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算术逻辑单元 加法器为基础,移位寄存器及相应控制逻辑组合而成的电路,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可完成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各种逻辑运算,49,控制器,控制器用于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指挥、协调各部件的有序工作,是整个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