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语文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093520 上传时间:2017-09-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09年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09年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09年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09年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语文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泉港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 文 试 题(本卷共 25小题;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友情提示:请认真作答,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毕业学校 姓名 考生号一、积累与运用(32 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4 分)有的说,是当年文成公主在进藏( )途中,行至明山口,回首汉宫,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禁( )不住 shn( )然泪下,泪水 hu( )成这蓝色的湖(青海湖,梦幻般的湖)2、观察下面例子,根据例子的短语类型分别写出两个四字短语.(4 分)一整整齐齐(提示:AABB 型) 、 二讨论讨论(提示:ABAB 型) 、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2、)A 拟写一份会议通知,写明会议地点、内容和参加对象即可.B 征文启事一般没有时限,所以不用注明截稿日期.C 拟写课外活动计划,要明确活动的目标任务、要求、活动措施等.D 在拟写介绍信时,一般不用注明介绍信的有效期.4、诗文默写(12 分)(1)蒹葭凄凄, . (2)日暮乡关何处是, .(3) ,东方无力百花残. (4) ,似曾相识燕归来.(5)落红不是无情物, .(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磅礴气势写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句子是: , .(7)古诗文中有不少咏“月”的句子,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两句:,.(8)曹刿论战中,能够体现“取信于民”的观点的句子是:小大之狱, , .(9)天时不如地

3、利, .5、名着阅读(10 分)请从下列名着精彩片断中任选一个,简要概述该情节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对这一情节的体验或感悟.一武松斗杀西门庆 二格列佛在大人国的遭遇 三鲁宾逊搭救“星期五” 四孙悟空三调芭蕉扇(1)精彩片断:_ _ (2)情节概述(提示:要注意情节的起因、经过和结果)_ _ _ (3)体验或感悟:_ _二、阅读(58 分)(一)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 6-10 题(17 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

4、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6.整体感悟全文,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3 分)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文中“ ”一句写水流势湍急,与三峡一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7.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6 分) 一一百许里 许: 一猿则百叫无绝 绝:二遂许先帝以驱驰 许: 二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三杂然相许 许: 三天下独绝 绝:8.下列加点的词不能解释为“全”或“都”的一项是(2 分)( )A、风烟俱

5、净,天山共色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_10. 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最能表达作者志趣和情怀,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2 分)_(二)阅读最苦与最乐,完成下面的问题.(9 分)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贫、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

6、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无处逃躲呀.翻过来看,什么事最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种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

7、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11、本文认为什么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2 分)12、在第(1)段中,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先否定其他答案呢?(2 分)13、你认为文中

8、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2 分)“卸却”责任指 .(10 字之内)“解除”责任指 .(10 字之内)14、请简要说说你对“你若是要逃避,反而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一句的理解(字数 50 字左右).(3 分)(三)阅读还原真实的木糖醇一文回答问题(15 分)一 木糖醇原产于芬兰,是从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植物甜味剂.在自然界,它的分布范围很广,广泛存在于各种果品、蔬菜、谷类、蘑菇等食物之中.二 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木糖醇也不是一种“舶来品”,它本就是我们身体正常糖类代谢的中间体.一个健康成年人即使不吃任何含有木糖醇的食物,血液中也存有一

9、定数量的木糖醇.三 木糖醇最大的优点,就是一直被人们所推崇的防龋齿功效,这也是木糖醇最早被我们认识的一个特点.四 木糖醇不仅不会被口腔中的细菌发酵成有害的牙斑,还能抑制链球菌生长,有效地减少齿垢和龋齿的产生.特别是将其制成口香糖,人们在咀嚼时,会接受刺激分泌唾液,唾液多了既可以冲洗口腔、牙齿中的细菌,也可以加大唾液和龋齿斑点处碱性氨基酸及氨浓度,使口腔内 PH 值下降,将伤害牙齿的酸性物质被中和稀释,抑制了细菌在牙齿表面的吸附,减少了牙齿的酸蚀,从而起到防止龋齿和减少牙斑的作用.五 木糖醇的另一大优势就是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希望.在人体缺少胰岛素的情况下,木糖醇 能透过细胞膜被组织吸收利用, 能

10、促进肝糖原合成,改善肝功能, 是糖尿病和肝炎并发症病人的理想食物.由于其不增加血糖浓度,且口感一点也不亚于蔗糖,所以在国外被广泛用做糖尿病患者专用糖代用品.而且经临床验证,长期服用后,病人的“三多”病状减轻,口渴与饥饿基本消失,尿糖减少,有效地控制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六 另外,木糖醇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热量每克木糖醇仅含有 2.4 卡路里热量,比其他大多数碳水化合物的热量少 40%,所以它也被应用于各种减肥食品当中,作为高热量白糖的代用品.七 鉴于木糖醇如此多的优点,它大有取代蔗糖成为第一甜味剂的趋势,然而,近期不少因为食用木糖醇造成腹泻或肠胃不适的病例报道给人们浇了一盆冷水,使人们在狂热追捧

11、之余开始冷静思考木糖醇也不是那么十全十美.八 有研究表明,食用过量的木糖醇后可能导致轻度腹泻.因为从理化性质角度讲,木糖醇是偏凉的,吃多了对肠胃会有一定刺激.而且,木糖醇在体内代谢比较慢,在肠道内吸收率不到 20%,容易在肠壁积累,肠胃很难将大量的木糖醇顺利消化吸收.九 糖尿病患者出于其特殊原因,只能吃木糖醇,而尽可能避免食用其他糖类.但木糖醇在分子组成上与所有其他的糖类都是一样的,含有碳、氢、氧 3 种元素,最终的分解代谢产物也都一样.在分解的初始阶段,可能不需要胰岛素参与,但随着分解的深入,不能保证胰岛素不会参与发挥作用.而且如果食用过多,还有可能造成血中甘油三酯升高,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12、. 因此,对于不同的人群,木糖醇有不同的安全摄入量.从科学研究的结果来看,平均每日摄取木糖醇不超过 90 克,或平均单次摄取木糖醇不超过 50 克,应该都没有什么问题. 15.请将本文划分为三个部分(2 分)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16.在文中第五段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只要 就 因此 B、不是 而是 所以C、不仅 而且 所以 D、尽管 并 因而17.本文介绍了木糖醇的主要优点是: 、 、 .(3 分)18.文章指出,不同的人群食用木糖醇要注意安全摄入量.试从文中举例加以说明(3 分).1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删去,为什么?(4 分)“有研究表

13、明,食用过量的木糖醇后可能导致轻度腹泻.”(四)阅读跟我讲讲外面的世界吧一文回答问题(17 分)一 那年,我们去了甘孜(注:指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途径一个叫小坝的村子时,我们准备进去看看,据说里头有三个海子(注:高原上的湖泊).二进村子的路很难走,我们还没有见到第一个海子,已经累得不行了.人一累,精神就有些恍惚了,一不小心,我就从山路上滑到了小沟里,脚给崴了.这时,对面出现了一个骑马的孩子,他看上去十五六岁的样子,脸上漫着深深的两抹“高原红”.他骑马走进时,停了下来,呆呆地望着颓坐在地上的我,没有言语.三于是,我亲切地对他说:“你能骑马带我回村子吗?”四他依然没有讲话,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我贸然地猜他可能想要钱,因为在川藏路上,拉客的马夫几乎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于是我就对他说:“我给你钱,你把我拉回去吧,我的脚不行了.”五他摇头说:“我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