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十六七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926129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1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十六七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十六七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十六七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十六七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十六七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十六七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十六七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一、概说,一)概念 1.惊是惊恐,精神不定,卧起不安; 2.悸是自觉心中跳动。 有惊之证在于外,所触动而动曰惊,悸之证在于内,无所触而动曰悸。但惊与悸又互有联系,所以临床上每多并称。惊病可出现悸,而悸不一定有惊。 3.血证是失血的总称,由于出血的脏腑和部位不同,故又有吐血、咳血、衄血、下血,或瘀血等名称。引起血证的原因很多,外感内伤均能导致血证的发生,但本篇以内伤血证为主。,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2.合篇的意义 惊悸、吐、衄、下血和瘀血,皆与心与血有关,为血脉之病,心与脉的关系密切,故合在一篇讨论。以血证为主,至于胸满,则是瘀血证中的一个证状,不是

2、独立的病名。,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一、惊悸 (一)成因,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即为悸。(1),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提要本条从脉象上论述惊与悸的病因、病机。 分析: 寸口脉动 动即为惊动则气乱 而弱 弱即为悸气血不足,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从条文中脉象分析,惊与悸本有外来与内生的不同,但从临床所见,两个病症往往相互并见。 对本条原文也有不同的解说。有人认为动、弱两脉,很少并见于一时,例如陆渊雷认为惊悸列在血证之前,是因为说明亡血的人有惊、悸、怔仲等证而已,与动脉、弱脉无关,不可断章取义。这种见解也可作为学习本条的参考。,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

3、,(二)证治,1.火邪致惊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12)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 去皮 甘草二两 炙 生姜三雨 牡蛎五两 熬 龙骨四两 大枣十二枚 蜀漆三雨 洗去腥 右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文12,提要:本条指出火劫致惊的治法(心阳虚) 分析: 火邪火劫误汗伤阳 伤寒论114条日:“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圊(qing厕所也)血,名曰火邪”。又119条曰:“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112条曰:“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

4、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文12,病机:火劫过汗,损伤心阳 治法:救逆镇惊 方药:桂枝救逆汤 桂枝汤去芍,桂、草相配温复心阳,姜枣调和营卫,龙牡重镇安神,蜀漆涤痰逐邪。,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临床应用: 1.惊悸、癫狂、烦躁、失眠及神经官能症,精神病,癔病 2.多种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肌炎,所致的心悸 3.用药:以胆星8g代蜀漆,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2.水饮致悸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13) 半夏麻黄丸方: 半夏 麻黄等分 右二味,末之,炼蜜为丸小豆大,欲服三丸,日二服。,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

5、山,条文12,提要:本条指出水饮致悸的证治。 分析:略 病机:水饮凌心,心阳被遏 治法:蠲饮宣阳 方药:半夏麻黄丸 半夏蠲饮降逆,麻黄宣发阳气,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七),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文7,提要:本条论酒客咳嗽吐血的病因。 分析: 夫酒客咳者 必致吐血 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熏肺、灼伤血络。,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二)脉症与辨证,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5) *血:原无此字,据脉经、千金补。,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文5,提要:本条论吐、衄

6、、下血的不同脉证。 分析: 面无血*色血亏不荣 无寒热内伤为患,非外感 脉沉弦者衄沉为肾弦主肝,肝肾阴虚,木火旺血妄行 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虚阳外浮于上,血脱于下。 烦咳者,必吐血虚火扰心犯肺,损伤脉络,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三)预后与治禁,师曰:夫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2),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文2,提要:本条从望诊切脉论衄血的预后。 分析: 尺脉浮肾虚火浮 目睛晕黄肝有郁热 衄未止; 晕黄去阴渐复 目睛慧了火渐降 知衄今止。,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夫吐血,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六),南京中医药大学

7、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文6,提要:本条论吐血危证的预后 分析: 夫吐血咳逆上气气随血脱于上 其脉数而有热虚阳外浮 阴竭阳越死 不得卧者心神浮越于外,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 眴,不得眠。(4),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文4,提要:本条指出火劫致惊的治法(心阳虚) 分析: 衄家不可汗 汗出必额上陷血脱,额两旁下陷不起 脉紧急失血脉失濡养 直视不能 眴阴血重伤,目睛失养 不得眠 心神失养,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四)证治,1.虚寒吐血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14) 柏叶 乾姜各三两 艾三把 右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

8、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文14,提要:本条论述中气虚寒吐衄的治法。 分析:略 病机:中气虚寒,气不摄血 治法:温中止血 方药:柏叶汤 侧柏叶,清降止血,干姜艾叶温中摄血,马通汁微温引血下行。,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临床应用: 主治:上消化道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肺结核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药:三药宜炒炭加强止血,如胃痛加乌贼骨、元胡索,血多加阿胶、白芨、三七,虚脱加人参红参4-10g,党参10-20g,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2.热盛吐衄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17) 泻心汤方:亦治霍乱

9、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文17,提要:本条指出热盛吐衄的证治 分析: 心气不足心气不定心火亢盛,内扰心神 吐血、衄血热盛迫血妄行于上,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文17,病机:心火亢盛,迫血妄行 治法:凉血止血 方药:泻心汤 黄芩,清泻肝肺,黄连,清泻心胃,大黄,泻火 下行。,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临床应用: 主治:流行性出血热,流脑皮肤瘀斑,肝昏迷出血,痢疾下血。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肺结核出血,支气管扩张出血,胃及十二指肠出血。 主症:发热口渴,面红目赤,心烦便秘,尿赤尿黄,吐衄,咳血,斑疹舌

10、红绛,脉滑数。,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柏叶汤证与泻心汤证的比较P254,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3.虚寒便血 下血,先便後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15) 黄土汤方: 甘草、乾地黄、 白术、附子 炮、阿胶、黄芩各三两,竈(灶)中黄土半斤。浅注以赤石脂一斤代。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文,提要:本条指出虚寒便血的证治。 分析: 下血,先便後血出血位置较高直肠以上离肛门较远此远血也,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文15,病机:脾气虚寒,气不摄血 治法:温脾摄血 方药:黄土汤 灶心土温中涩肠止血,炮附子温肾阳以温脾阳,

11、与白术甘草同伍,温阳健脾摄血,地黄阿胶滋阴养血止血,黄芩反佐,制温燥动血之品。,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临床应用: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出血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等引起的大便出血 主症:便血量多,脘中冷痛,面色苍白,肢冷脉细,舌淡 用药灶心土20-60g先煎,用澄液煎药,或用赤石脂代。黄芩3-10g附子3-10g,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4.湿热便血 下血,先血後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方见狐蜮中。(16),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文16,提要:本条论述湿热便血的证治 分析: 下血,先血後便出血位置离肛门较近此近血也,,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

12、文16,病机:大肠湿热,迫血下行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止血 方药:赤小豆当归散 赤小豆清热利湿,排脓消肿;当归活血行瘀止血,浆水清热解毒,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黄土汤证与赤小豆当归散证的比较P256,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三、瘀血,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10),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文10,提要:.本条论瘀血的脉证 分析: 病人胸满瘀血内停,气机不畅 唇痿舌青瘀血内停,新血不生,不能外荣 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瘀血内停,津不上承 无寒热非外感 脉微大来迟略大而迟,血滞迟缓 腹不满,其人言我满外形无胀满体征,但内有瘀血,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11),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王忠山,条文11,提要:本条论瘀血化热的证候及治法。 分析: 病者如热状,烦满瘀热内扰 口干燥而渴瘀热伤津 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热伏阴分 当下之攻下瘀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