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处理药剂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09054 上传时间:2017-05-1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水处理药剂作用机理及其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循环水处理药剂作用机理及其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循环水处理药剂作用机理及其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循环水处理药剂作用机理及其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循环水处理药剂作用机理及其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循环水处理药剂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水处理药剂作用机理及其应用(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循 环 水 处 理 药 剂 作 用 机 理 及 其 应 用 循环水处理药剂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阻垢分散机理 第三章 缓 蚀机理 第四章 杀菌天藻机理 第五章 配方筛选 第六章 系统的投运及监测 第一章 概述 一 循环冷却水系统存在的危害 二 循环冷却水处理的意义 一 循环冷却水系统存在的危害 对循环冷却水系统,冷却水在不断循环使用过程中,由于水的温度升高,水流速度的变化,水的蒸发,各种无机离子和有机物质的浓缩,冷却塔和冷水池在室外受到阳光照射、风吹雨淋、灰尘杂物的飘落以及设备结构和材料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会产生比直流系统更为严重的结垢、设备腐蚀和菌藻微生物的大量滋生,以

2、及由此形成的粘泥污垢堵塞管道等危害,这些危害会威胁和破坏工厂长周期地安全生产。 1 结垢 一般天然水中都溶解有重碳酸盐,这种盐是冷却水发生结垢的主要成分。 在直流冷却水系统中,重碳酸盐的浓度较低。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重碳酸盐的浓度随着蒸发浓缩而增加,当其浓度达到过饱和状态时,或者在经过换热器传热表面使水温升高时,会发生下列反应: Ca(HCO3)2CaCO3+CO2+H2O 冷却水经过冷却塔向下喷淋时,溶解在水中的游离 CO2要逸出,也将促使上述反应向右方进行。 CaCO3沉积在换热器传热表面,形成致密的碳酸钙水垢,它的导热性能很差,导热系数一般不超过 1千卡 /(小时 m 2 ),而钢材的导

3、热系数为 38.7千卡 /(小时 m 2 ),可见水垢形成,必然影响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结垢的危害,轻者是降低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影响产量,严重时,则被迫停产。 2 腐蚀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大量的设备是碳钢等金属制 成的换热器。长期使用循环冷却水,会发生腐蚀。 ( 1)冷却水中溶解氧引起的电化学腐蚀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水与空气能充分地接触,因此水中溶解的 O2可达饱和状态,当碳钢与溶有 O2的冷却水接触时,由于金属表面的不均一性和冷却水的导电性,在碳钢表面会形成许多微电池,微电池的阴、阳极上分别发生氧化还原的共轭反应。 在阳极上: FeFe2+2e 在阴极上: 1/2O2+H2O+2e2O

4、H- 在水中: Fe2+2OH-Fe(OH)2 这些反应,促使微电池上的阳极金属不断溶解而被腐蚀。 碳钢在水中腐蚀过程示意 ( 2)有害离子引起的腐蚀 循冷却水在浓缩过程中,除重碳酸盐浓度增加外,其它的盐类如氯化物、硫酸盐等的浓度也会增加,加速碳钢的腐蚀。 Cl-和 SO42-离子会使金属上保护膜的保护性能降低,尤其是 Cl-离子半径小,穿透性强,容易穿过膜层,替换氧原子形成氯化物,加速了阳极过程的进行,使腐蚀加速,所以,氯离子是引起点蚀的原因之一。对于不锈钢制的换热器, Cl-离子是引起应力腐蚀的主要原因。 ( 3)微生物引起的腐蚀 微生物的滋生也会使金属发生腐蚀。这是由于微生物排出的粘液与

5、无机垢和泥砂杂物等形成的污泥附着在金属表面,产生氧的浓差电池,促使金属腐蚀,在金属表面和污泥之间缺乏氧,因此一些厌氧菌,主要是硫酸盐还原菌得以繁殖,当温度为2530 时,繁殖更快。它们分解水中的硫酸盐,产生 H2S,引起碳钢腐蚀。 其反应如下: SO42- +8H+8eS2-+4H2O+能量(细菌生存所需) 或 : SO42-+4H2O +8e S2-+8OH-+能量 (细菌所需) Fe2+S2- FeS 铁细菌是金属锈瘤产生的主要原因,它能使 Fe2+氧化为 Fe3+,释放的能量供细菌生存需要。 Fe2+ Fe3+能量(细菌生存所需) 上述各种因素对碳钢引起的腐蚀,常使换热器管壁被腐蚀穿孔,

6、形成渗漏;或工艺介质漏入冷却水中,损失物料,污染水体;或冷却水渗入工艺介质中,使产品质量受到影响。 3 菌藻滋生 冷却水中的微生物,一般是指细菌和藻类,在新鲜水中,一般来说细菌和藻类都较少。但在循环冷却水中,由于养分的浓缩,水温的升高(适宜的水温)和日光照射,给细菌和藻类创造了迅速繁殖的条件。大量细菌分泌出的粘液,象粘合剂一样,能使水中飘浮的灰尘杂质和化学沉淀物等粘附在一起,形成粘糊糊的污泥,它们粘附在换热器的传热表面上。这种污泥也被称为 生物粘泥 。 生物粘泥积附在换热器管壁上,除了形成上述微生物引起的腐蚀外,还会使冷却水流量减少,降低换热器冷却效率,严重时,这些生物粘泥会将管子堵死,迫使停

7、产清洗。 二 循环冷却水处理的意义 如上所述,冷却水长期循环使用后,必然会带来结垢、腐蚀和菌藻滋生这三种危害,而循环冷却水处理就是设法使三种危害减轻或消除,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1 稳定生产 没有结垢腐蚀穿孔和粘泥堵塞等危害,系统中换热器可以始终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除计划中的检修外,意外的停产检修事故就会减少,从而在循环冷却水方面为工厂“安、稳、长、满、优”运行提供了保证。 2 节约水资源 某化工厂采用直流冷却水系( K=1.0),每小时耗水量约 20000m3,当改为循环冷却水系统,并以 K=1.5的浓缩倍数运转时,每小时耗水量降为 1000m3,当提高浓缩倍数到 K=3时,每小时耗水量只需

8、500m3左右,这样每小时节约冷却水量约为 19500m3。 3 减少环境污染 直流冷却水系统直接从水源抽取冷水用于冷却,然后又将温度升高了的热水排放到水源中去,除了将废热带到水源中形成热污染外,若对直流冷却水也采用化学药剂处理以消除结垢、腐蚀,那么大量排放的冷却水带走很多药剂,还将对水源产生严重的水体污染。 由于循环冷却水系统可以大大减少冷却污水的排放量,对于排放的少量污水通过适当处理后达标排放,甚至作进一步处理后,可收回作系统的补充水用。因此,循环冷却水系统可大大减少环境污染。 4 节约钢材 一台换热器是由几十到几百根金属管子所组成,往往需要成吨的钢材来制作。如果作好了循环冷却水水处理工作

9、,还可大大减少换热器因腐蚀穿孔及结垢堵塞而更换的台数,进而节约钢材。 另外,根据某宏观统计,得出下表: 表 1 1 中国冷却水处理的经济效果比较 经济效益(冷却水) 直流水 循环水 水处理成本单价(元 /m3) 0.091 0.029 用水耗电比 1 0.9 新鲜水耗电比(浓缩倍数 K=2) 100 5 换热器设备平均寿命(年) 1 3 换热器传热系数 kJ/m2h 4980 19929 平均腐蚀率 mm/a 1 0.1 (摘自 1999.6.30:我国水处理剂的发展前景,作者华昊 hao) 综上所述,开展循环冷却水处理,对节水、节能、节材、保证生产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和保护环境等均

10、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思考题 1 为何结垢会影响传热效率? 2 电化学腐蚀的机理; 3 微生物引起腐蚀的机理; 4 菌藻滋生的原因。 第二章 阻垢分散机理 沉积物概念 水垢:钙、镁等离子所造成; 污垢: SS、黏泥、腐蚀产物等。 沉积物控制途径 水垢控制: 软化法、加酸调 pH法、投加阻垢剂; 污垢控制: 降低补充水浊度、设置旁滤设备,投加分散剂, 投加杀菌灭藻剂、控制腐蚀。 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控制结垢的主要方法是投加阻垢剂:有机膦酸类和聚合电解质等。 1 阻垢机理 有机膦酸和聚合电解质等阻垢机理比较复杂,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看法: ( 1)晶格畸变 碳酸钙是结晶体,它的成长是按照严格顺序,由

11、带正电荷的 Ca2+离子与带负电荷的 CO32-离子相撞,才能彼此结合,并按一定方向成长,在水中加 入有机膦酸或聚合电解质时,它们会吸附到晶体活性增长点上与 Ca2+离子螫合,抑制了晶格向一定的方向成长,因此使晶格歪曲,长不大,也就是说晶体被有机膦酸等表面去活剂的分子所包围而失去活性,这也是产生下面要提到的临界值效应的机理,同样这种效应也可阻止其它晶体的沉淀。另外,部分吸附在晶体上的化合物随着晶体增长,被卷入晶格中,使 CaCO3晶格发生错位,在垢层中形成一些空洞,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小,使硬垢变软。 晶粒增长受到干扰而歪曲,晶粒细小,垢层松软,极易被水流冲洗掉,大量实验(包括扫描电镜)

12、和生产实践证实了这种说法。 ( 2)络合增溶 有机膦酸和聚合电解质在水中都能产生离解,放出 H+离子,本身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如: 这些负离子能与 Ca2+、 Mg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从而提高了 CaCO3晶粒析出时的过饱和度,也就是说增加了Ca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有人通过实验测出水中加入 12mg/L的 HEDP后,可使CaCO3析出的临界 pH值提高 1.1左右。 另外,由于上述的晶格畸变作用,相对于不加药剂的水来说,形成晶粒要细小得多,从颗粒分散度对溶解度影响角度看,晶粒细小也就意味着 CaCO3溶解度变大,从而提高了 CaCO3析出时的过饱和度。 (3) 分散作用 根据斯托

13、克斯公式,球形颗粒滞流时沉降速度 Vt: 颗粒沉降速度( Vt)与颗粒直径 d的平方成正比而与液体的粘度成反比。 聚合电解质是高分子长键化合物,其分子量较大,加入水中会增加水的粘度,从而使颗粒沉降速度变小,有利于 CaCO3晶粒和其它杂质悬浮于水中。 另外,有机膦酸和聚合电解质会吸附在晶粒周围,干扰晶粒成长,使颗粒变细小,从而减小沉降速度。同时还由于带阴离子的聚合电解质吸附在晶粒周围,使其带有同样电荷而相斥,这些都有利于晶粒悬浮分散在水中。 218)( dgV st 第三章 缓 蚀 机 理 缓蚀剂种类很多,作用机理各不相同,因此分类方法也不相同。 ( 1)根据药剂对电化学腐蚀过程的作用不同,可

14、分为阳极型缓蚀剂、阴极型缓蚀剂及混合型缓蚀剂三种。 阳极型缓蚀剂和阴极型缓蚀剂能分别抑制阳极和阴极过程的进行,而混合型缓蚀剂能同时抑制阴、阳极过程进行。从图 3 1电极过程阻滞的极化曲线看,未加缓蚀剂时,阳极和阴极的极化曲线相交于 S0点,腐蚀电流为 I0,加缓蚀剂后,阴、阳极极化曲线交于 S点,腐蚀电流变为 I, I比 I0要小得多,因此缓蚀剂加入,就可明显地减缓腐蚀。 00100%III 缓 蚀 率I I 0SS 0电流电位E c00E a 阳极型 阴极型E a00E c电位电流S 0SI 0I I I 0S 0电流电位E c00E a 混合型S 0图 3 1 缓蚀剂对电极过程阻滞的极化曲线 阳极型缓蚀剂多为无机类的氧化剂,如亚硝酸盐等,它们主要是使金属钝化,形成 -Fe2O3的膜,从而减小腐蚀电流。 如果加入量不够,不足以使金属全部钝化,则腐蚀会集中在未钝化完全的部位进行,从而引起点蚀,因此,阳极型缓蚀剂又称为危险性缓蚀剂,这类缓蚀剂的用量往往较多。 OHOFeNONOOHFe 23222 2222 阴极型缓蚀剂如聚磷酸盐等是使阴极过程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