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98358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1)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1)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1)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1)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1)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辨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好了歌,皇帝的烦恼,忠 奸 难 辨,腐 败 难 治,官 吏 难 选,地 方 难 管,监察制度,选官制度,地方制度,君权与相权,亟待解决的问题:,皇帝的烦恼:相权过大,材料:汉景帝时期,窦太后想封其兄王信为侯,景帝不敢独自做主,“请得与丞相计之”。而丞相周亚夫说:“高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丞相不同意,

2、景帝也只好作罢。 通过上述材料,大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阅读教材第10页梳理出汉、隋唐、宋、元统治者如何创新制度缓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三公九卿,中外朝,尚书台(代三公),三省制萌芽,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一省制,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皇帝,1、秦朝中枢权力体系:三公九卿制,1) 丞相位高权重,易威胁皇权 2)九卿在职权上皇室与政府区分不明,建立中朝,皇 帝,九 卿,有事上报,2、西汉武帝时:,执行机构,决策机构,1、 汉武帝时,中央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分别是( ) A.外朝和中朝 B.侍中和丞相 C.中朝和外朝 D.尚书令和太尉,C,三省六部制,1、背景:,隋唐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

3、裂局面,实现了大一统。,2、目的:,为了加强皇权,3、概况:,隋文帝实施,唐朝完备,后世沿用。,中央官制,皇帝(皇权至上、相权被割 ),尚书省 执行机构,中书省 制令决策,门下省 封驳审议,凡军国大事,必由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始付尚书省颁布执行,3、三省六部制,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B.削减灾区赋税,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大臣丙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作用: 1)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2)相互监督和牵制,避免权臣大权独揽,利于加强

4、皇权; 3)有利于保证政治清明,减少腐败。,皇 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 部,户 部,礼 部,兵 部,刑 部,工 部,枢 密 院(西府),度 支,盐 铁,户 部,中书门下(东府),军政,行政,财政,4、宋代:,隋 唐 三省六部制,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二府三司制,相权再被分割皇权继续加强,三 司,1) 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 2)职权分散,效率低,“冗官”,皇 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 部,户 部,礼 部,兵 部,刑 部,工 部,枢密院,度 支,盐 铁,户 部,中书门下,军政,行政,财政,财政,宋代:二府三司制,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归入,归入,5、元代:,一省制,三 司,

5、相权扩大 威胁皇权,“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雍,况三省乎”?,根据材料,指出元朝实行一省制的理由?说明可能产生哪些弊端?,实行一省制的理由: 元疆域空前,政务繁多,为提高效率,巩固统治。,弊端:宰相权力过大,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2、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权的措施是( ) 西周实行分封制 西汉设置刺史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 B C D ,D,清朝-军机处,明朝-废宰相,设内阁,隋唐-分散相权,汉朝,中朝,外朝,秦朝-以丞相为首的三公,皇 权,宋-二府三司,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抑。本质:加强皇权,维护专制统治,中国古代说法

6、,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请看图文,以上图文材料反映了历史上哪种制度?,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二、选官制度,发展演变(读教材,填表格),八股文,才学,门第,品行,军功,血缘,标准,八股取士,明清,科举制,隋唐,九品中正,东汉末、魏晋南北朝,察举征辟,汉武帝,军功爵制,战国、秦、 西汉初,世卿世禄,西周,制度,朝代,特点:标准越来越科学,公正,客观。,二、选官制度,西周时期是如何选任官员的?这 种制度是如何被破坏的?,结论:西周选官用人的主要途径是世卿世禄制度,这种制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分封制的被破坏而遭到破坏的。,军功爵制在战国时期发挥了怎样

7、的作用?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秦朝还以军功作为选官的依据,是否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结论:以军功为升官加爵的标准,能够激励更多的英勇善战的将士为国效力,是适应战国时期社会需要的一种选官制度;但秦朝在完成统一后的和平时期仍沿用军功爵制选官,必将造成秦朝的暴政。,西汉:察举征辟,1、目的:,为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2、内容:,2)征辟,(加强中央集权和扩大统治基础),自下而上选拔官吏制度,自上而下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1)察举,东汉末、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材料一: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

8、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材料二: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 材料三: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虽然察举制有机动灵活、节约成本的优点,但是这项制度的缺点更多,通过材料大家谈谈察举制有哪些缺点?,1)容易任人唯亲 2)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 3)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皇榜,金榜,会试的朱卷,北京国子监内的元代进士题名碑,宋代科举考试图,唐代长安大雁塔成为当时考 中进士者题名以显荣

9、耀之处,科举制(隋唐)含义:,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科,是考试科目;举,是选拔人才;,(2)科举制开创的原因:,经济上:封建经济发展(中小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实力壮大); 阶级关系上:南朝后期士族势力衰落,庶族地主发展,要求参与政权; 政治上: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壮大,不利于中央集权;同时,统治者需要新的选官制度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4)评价:,(1)积极作用:,A、打击了门阀制度,将选拔人才的权力收归中央,顺应了历史趋势,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使庶族有了上升渠道,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C、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D、推动了教育和文化事业;,隋唐时,是一

10、种优越的选官用人制度。,汉、唐选官制度的比较:,自下而上的推荐,科举,西汉至东汉前期:才能和品德; 东汉后期:出身门第,以才能(主要是考试成绩),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 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为历朝沿用,利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

11、举制的看法。,美国学者柯睿格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剑桥中国隋唐史的编者崔瑞德认为,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科举制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中国古代的科举选官制度被西方学者推崇的原因是什么? 科举制面向社会、公平竞争,强调凭才能而不是凭出身选拔官吏。,世界影响,材料一 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及。然魏、晋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人主遂不能借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人寒则希荣切

12、,而宣力勤,便于驱策,不觉倚之为心腹。” 科举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背景:南北朝时,士族制度极端腐朽,渐趋衰落。庶族地主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参与政权。隋唐统治者需要建立新的选官制度以加强中央集权。,材料二 王志轩被阉割的帝国:隋唐统治者开科取士的后果之一是给了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进入统治集团的希望,后果之二是学术的功利化。使知识分子有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荣身之路,这一政策与儒家的“学而优则仕”一拍即合。从此国家机器不仅为知识分子指定了学术的范围,更进一步指出了学术的目的: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2)从材料二看,科举制有什么局限性?,使读书功利化,不讲求实际有用的学 问

13、,阻碍科技的发展。,1、目的: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2、区别概念:不一样,监察的对象是百官, 谏议的对象是皇帝的言行和决策。,3、发展演变(阅读教材填写表格),御史大夫,御史府(御史大夫、刺史),通判,督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按察使司,门下省,谏 院,消极: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不能杜绝腐败和低效 积极: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评价:,三省六部制 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 人才基础 廉洁高效运转 人才基础 科举制 监察制度 维护公平公正,成熟,课堂小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1、一整套完善的中央、地方行政制度与选官用人制度、监察制度、法律制度相结合 2、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上。 3、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斗争伴随中央集权发展始终,其结果是地方完全服从中央,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4、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