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论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895372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甲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甲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甲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甲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甲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论(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甲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研究生,2014.6 泰安,孙远荣,专 业,病原生物学,导 师,张 忠 教授,赵爱华 主任医师,主 要 内 容,前言,1,材料与方法,2,结果,3,结论与讨论,4,主 要 内 容,前言,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展历程,南丁格尔建立了医院感染隔离管理制度。,19世纪中期,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英国出现第一个感染控制护士,标志着感染控制开始 ,美国CDC

2、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NNIS) 。,1986年,提出制定了目标性监测。,一直采用全面综合性监测方法 。,1999年,3 个目标性监测单元:ICU、高危护理、外科手术切口。,国内医院感染发展现状,1、1986年,医院感染监控协调小组成立,成立医院感染监控系统。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的医院感染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2001年首次开展全国范围的医院感染现况调查,以后每两年开展一次。所有调查资料均为我国的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3、2009年卫生部颁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医疗机构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医院感染的分类,交叉感染,

3、环境感染,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人与人之间接触传染,电话、输液架、血压计、听诊器、床罩、病床栏杆 ,条件致病菌引起自身感染,医院感染的污染途径,1、空气传播 :,2、医务人员手污染:,3、医院公共设施及医疗器械 :,4、药物应用:,既飞沫传播,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医务人员如果不能严格执行手卫生,污染的手容易直接或间接导致疾病传播。,患者公用医疗仪器设备消毒不彻底达不到灭菌目的。,患者输注被污染的血液制品,输液或口服药品被污染,引起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医院感染的感染链:,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医院感染在医院特定人群中的发生频率、病原菌分布特点、感染过程、危险因素以及控制

4、措施的评价。,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福建三明二院麻醉事件 四名患者死亡。-由于对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不善引起。,医院感染引起的恶性事件,2008年,西安交通大学一附属医院8例患儿死亡。-由于护士未严格执行手卫生,奶瓶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克雷白菌污染引起。,2008年,土耳其西部城市伊兹密尔一间国营医院的新生婴儿部24小时内有13名新生婴儿死亡 。-由于输液交叉感染引起。,2008年,安徽宿州“眼球事件”,9名患者眼球被摘除。-由于眼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引起。,2005年,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医院感染研究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医院感染存在的现状与不足,有关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视程度

5、不够; 医院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设施落后; 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意识淡薄,不重视手卫生; 医院感染科监测不到位; 滥用抗菌药物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成为当前医院工作的重点。,调查目的及意义,本调查通过对三甲医院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回顾性分析2011年现患率调查结果。2012年医院进行三甲复审做了充分准备,医院特别重视医院感染防控情况。医院感染管理科重点加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重点人群、感染部位、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特点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目标性监测。通过对两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情况对比分析,探讨所采取预防及控制措施对医院感染的作用。,主 要 内 容,材料与方法,2,2011.5.1

6、7日0-24时及2012年5月17日0-24时期间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患者,不包括当日入院患者。,调查时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采用卫生部2001年版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诊断标准,所有数据统一使用“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数据处理系统”和SPSS13.0。,统计分析,统计学指标,感染现患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处于一定危险人群中实际感染病例(包括以往发病至调查时尚未愈的旧病例)的百分率。,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区别,诊断依据和标准相同 发病率调查重点观察期间人群中新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数。 现患率调查是某一时段或某一时点的医院感染发生的实际情况。 患病率的发生与发病率的病程有关,凡可能左

7、右发病率高低或病程长短的因素均可能影响疾病的患病率。 患病率的高低实际上反映了发病率的波动或疾病结果的变化或二者都有。,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优点,1.节省人力、物力、时间; 2.定期或不定期的现患率调查可以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的情况; 3.反复进行现患率调查,可以看出医院感染的长期趋势,用于控制效果的评价; 4.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 5.调查在很短时间内获得了医院感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等资料,为目标性监测和连续性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主 要 内 容,结果,3,医院感染现患率,2011年应查病例数917人,实查病例数906人,实查率98.80%,2012年应查病例数128

8、6人,实查1274人,实查率99.07%,医院感染69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7.62%,,例次感染病例数为78例次,感染例次率为8.61%。,医院感染 89例,医院感染现患率6.99%。,医院两年感染现患率均低于要求,例次感染病例数96例次,感染例次率为7.54%。,结 果,表1-1 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表1-2医院感染现患率前五位科室,结 果 医院感染的科室分布,提示我们这些科室是医院感染的重点防护科室,结 果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图-1 2011年医院感染病原体的组成,2012年医院感染病原体的组成,图-2 2011和2012年不同病原体所占比例,结 果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2011年实查9

9、06人中,有512人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51%。,2012年因医院三甲复审,医院感染管理科加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明显降低,为47.49%。,图-3 2011和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用途比较,图-3 2011和2012年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结 果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图-4 2011和2012年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结 果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2011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放疗化疗及泌尿道插管介入性诊断和操作。 2012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泌尿道插管为首位,依次为呼吸机、气管切开、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动静脉插管。,图-5 2011年侵袭性操作与医院感染的关

10、系,经卡方检验,P均小于0.01,图-6 2012年侵袭性操作与医院感染的关系,经卡方检验,P均小于0.01,图-7 2011年诊疗措施与医院感染之间关系,经卡方检验,P均小于0.01,图-8 2012年诊疗措施与医院感染之间关系,经卡方检验,P均小于0.01,表1-3 2011年分离细菌的耐药性,2012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开始耐药,耐药率为78.5%。检出多重耐药菌高于2011年。提醒临床医生注意细菌耐药情况,重视细菌培养,应根据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主 要 内 容,结论与讨论,4,讨论,通过调查,对医院感染现患率、相关危险因素、常见感染部位、病原菌株、

1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病原菌微生物送检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并改进预防控制措施,有效预防并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意义,1、2011年现患率7.62%。感染前五位科室为ICU、新生儿监护室、神经内科、呼吸重症监护室及普外科;2011年新农合医保改革病人增多,复杂手术病人增多,危重患者患有不同基础疾病,病情复杂,新生儿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医务人员洗手执行率低;消毒隔离不彻底。 2、2012年感染现患率6.99%。ICU、新生儿监护室、神经内科、呼吸重症监护室、血液内科。2012年现患率低于2011年,由于医院准备三甲复审,医疗护理严格按三甲标准执行。,医院科室感染现患率,讨

12、论,讨论,医院感染部位构成分析,1、2011年医院感染好发部位依次是:下呼吸道、腹腔内组织、泌尿道、表浅手术部位、胃肠道; 2、2012年医院感染前五位依次是:下呼吸道、泌尿道、腹腔内组织、表浅手术切口及上呼吸道。 下呼吸道感染所占比率最高,与日常目标性监测一致,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和监测的重点。,讨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1、2011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及应用激素、放疗化疗及血液透析等诊疗措施。 2、2012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泌尿道插管为首位,其次为呼吸机、气管切开、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动静脉插管。 因此,使用呼吸机、泌尿道插管、气

13、管切开、动静脉插管等侵袭性操作,应用糖皮质激素、放疗、化疗、血液透析等诊疗措施与医院感染有关,是引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讨论,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1、两年细菌培养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感染病例无明显差异,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最多,细菌大部分为条件致病菌。 2、条件致病菌感染已成为当前医院感染的主要细菌。 3、易感因素与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所患基础疾病、留置导尿管、抗菌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长期住院等许多因素有关。 4、多重耐药菌使细菌耐药性增加,治疗难度加大。,讨论,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送检分析,1、2011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51%;2011年住院病人

14、抗菌素使用微生物送检率为 28.01%,低于卫生部30%的要求标准。多数科室抗菌药物应用不规范,不重视微生物细菌培养; 2、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率47.49%,抗菌药物使用明显下降, 2012微生物送检率32.16%,符合微生物送检要求,临床提高了根据细菌培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讨论,病原菌耐药性分析,1、2011年分离的第一位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类头孢噻肟钠耐药率高达97.1%,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81.5%;只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有敏感性 。 2、2012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开始耐药,耐药率为78.5%。 3、2012年检出多重耐药菌高于2011年。提醒临床医生注意细菌耐

15、药情况,重视细菌培养,应根据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1、重点科室加强目标性监测。 2、加强高危科室人群管理和监测。 3、强化医生根据药敏结果及微生物病原学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4、合理使用抗菌素,避免联合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多重耐药菌发生。 5、减少不必要侵入性检查操作,临床医生掌握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试验方法。 6、严格执行手卫生,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95%。 7、加强消毒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及操作规程。,讨论,(1)本次现患率调查显示2012年现患率为6.99%,低于2011年7.62%,但仍高于我国200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4.04%

16、;ICU、新生儿监护室及神经内科是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重点。,结论,(2)医院感染好发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其他为腹腔内组织和泌尿道插管。,(3)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呼吸机使用、气管切开、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侵入性操作有关,放疗化疗、应用激素、血液透析等诊疗操作也与医院感染有密切关系。因此,应重点强化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及诊疗检查的适应症,对重点科室进行目标性监测,严格执行手卫生,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诊疗检查和侵入性操作。,(4)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医院病原菌检出均主要来自下呼吸道。,(5)医院感染是可控制及可预防的,虽然医院感染不能被彻底消灭,但是感染管理科根据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的特点,重点加强重点科室项目的检测和管理,尤其是高发科室儿科监护室和重症监护室,专人管理,针对性检查指导科室院感预防及控制,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致 谢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张忠教授两年来对我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