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892516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注释】涵虚:状与天相接、明澈如镜的湖水。 太清:天空。云梦泽:古大泽云泽和梦泽的合称。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据湖南湖北二省。岳阳城:即今湖北省东北洞庭湖畔的岳阳市。舟楫:此指渡船,暗喻被引荐为官之路。 端居:安闲隐居。 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垂钓者:比喻为官者。 羡鱼情:比喻希求出仕的愿望。【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作临洞庭湖,又作临洞庭湖上张丞相。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为相,孟浩然希图被引荐而西游长安,途经洞庭湖,面对壮丽的湖光山色,激发了他

2、济世从政的思乡情怀,遂赋此诗,以赠张九龄,表达了他积极入仕希望得到原因的心情和愿望。方回赞曰:“予登岳阳楼,此诗大书左序毬门壁间,右书此诗,后人自不敢复题也。”可见此诗在后世享有很高的声誉。“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前四句主要写景,从大处落墨,融情入景,一气贯通,从而突现洞庭湖浩瀚壮观、云雾蒸腾的洋洋气势。其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尤为大气磅礴,动人心魄,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异曲同工。“蒸”字显示出洞庭湖丰厚的积蓄,仿佛广大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郁郁葱葱。“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3、徒有羡鱼情”后四句主要抒情,托物寄兴,含蓄蕴藉,显示出作者有志难展、羡求从政的一片挚情。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

4、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