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棠棣》赏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887960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小雅·棠棣》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诗经·小雅·棠棣》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经·小雅·棠棣》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小雅·棠棣》赏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这是周人宴会兄弟时,歌唱兄弟亲情的诗.“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为一篇主旨.不过诗篇对这一主题的阐发是多层次的:既有对“莫如兄弟”的歌唱;也有对“不如友生”的感叹;更有对“和乐且湛”的推崇和期望.全诗八章,可分五层,首章为第一层,先兴比,后议论,开门见山,倡明主题。“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兴中有比;而诗人以棠棣之花喻比兄弟,是因棠棣花开每两三朵彼此相依而生发联想.“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寓议论于抒情的点题之笔,既是诗人对兄弟亲情的颂赞,也表现了华夏先民传统的人伦观念.上古先民的部族家庭,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他们看来,“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颜氏家训兄弟).因而,比之良朋、妻孥,他们更重兄弟

2、亲情.钱钟书论及棠棣时也指出:“盖初民重血族之遗意也.就血胤论之,兄弟天伦也,夫妇则人伦耳;是以友于骨肉之亲当过于刑于室家之好.观小雅棠棣,兄弟之先于妻子,较然可识”(管锥编).这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更深刻揭示了棠棣主题的历史文化根源.二、三、四章为第二层.诗人通过三个典型情境,对“莫如兄弟”之旨作了具体深入的申发,即:遭死丧则兄弟相收;遇急难则兄弟相救;御外侮则兄弟相助.这可能是历史传说的诗意概括,也可能是现实见闻的艺术集中.这三章在艺术表现上也颇有特点.毛先舒说:“棠棣,俗笔必先从和乐叙至急难,便乏味”(诗辩坻).此篇则与之相反,事例的排列由“死丧”、“急难”到“外御”,从而由急而缓、由重

3、而轻、由内而外,构成一个颇有层次的“倒金字塔”,具有强烈而深远的审美效果.其次,采用对比手法,把同一情境下“兄弟”和“良朋”的不同表现加以对照,更见出兄弟之情的诚笃深厚.“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又更深一层:即使兄弟墙内口角,遇到外侮,也会不假思索一致对外.“阋于墙”与“外御其务”,两句之间没有过渡,情绪和行为的转变即在倾刻,有力表现出手足之情出于天然、发自深衷.由转折手法构成的这一典型情境,因表现了最无私的兄弟之情,成为流传至今的典故成语.第五章自成一层.如果说,前面是诗人正面赞颂理想的兄弟之情,这一层则由正面理想返观当时的现实状况;即由赞叹“丧乱”时的“莫如兄弟”,转而叹惜“安宁”时的“不

4、如友生”.“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这叹惜是沉痛的,也是有史实根据的.西周初年,出现过周公的兄弟管叔和蔡叔的叛乱.据此,诗序似认此诗为成王时周公所作,曰:“棠棣,燕兄弟也.闵管、蔡之失道,故作棠棣”;西周末年,统治阶级内部骨肉相残、手足相害的事更频频发生.据此,左氏春秋的作者认为此诗为厉王时召穆公所作,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曰:棠棣之华云云.”棠棣的作者,是周公抑或召穆公,尚难定论;但有一点可肯定,诗人的叹惜是有感而发的,且有警世规劝之意.不过,这是在宴饮的欢乐气氛中所唱之诗,因此,在短暂的低沉后,音调又转为欢快热烈.六、七章为第四层,直接描写了举家宴饮

5、时兄弟齐集,妻子好合,亲情和睦,琴瑟和谐的欢乐场面.第七章“妻子”与“兄弟”的对照,包含了诗意的递进:“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而“兄弟既翕”,则“和乐且湛”.诗人似明确表示,兄弟之情胜过夫妇之情;兄弟和,则室家安,兄弟和,则妻孥乐.末章承上而来,卒章显志.诗人直接告诫人们,要深思熟虑,牢记此理:只有“兄弟既翕”,方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兄弟和睦是家族和睦、家庭幸福的基础.明理规劝之意,更为明显.棠棣是诗经中的名篇杰作,它不仅是中国诗史上最先歌唱兄弟友爱的诗作,也是情理相融富于理趣的明理典范.陆时雍诗镜总论曰:“叙事议论,绝非诗家所需,以叙事则伤体,议论则费词也.然总贵不烦而至,如棠棣不废议

6、论,公刘不无叙事.”棠棣的“不废议论,不烦而至”,似可析而为二.一是真挚委曲,感人之至.开篇形象比兴,富于理趣;随之围绕“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之旨,“丧乱”与“安宁”、“良朋”与“妻子”,及历史与现实、正面与反面,寓理于事,多层次地唱叹阐论,既感人亦服人.全诗笔意曲折,音调也抑扬顿挫,前五章繁弦促节,多慷慨激昂之音,后三章轻拢慢捻,有洋洋盈耳之趣.委曲深至,一片真诚.二是主题恒久,深邃之至.兄弟友爱,手足亲情,这是人类的普遍情感,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棠棣对这一主题作了诗意开拓,因而千古传唱,历久弥新.同时,“棠棣之华”、“莫如兄弟”、“兄弟阋墙,外御其务”,作为具有原型意义的意象、母题和典故,对后世“兄弟诗文”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隋朝棠得志的兄弟论,在新的背境下对棠棣诗旨作了创造性的伸发,可以互参.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求叹。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宜尔家室,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