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学第八章行政人格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87945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4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伦理学第八章行政人格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行政伦理学第八章行政人格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行政伦理学第八章行政人格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行政伦理学第八章行政人格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行政伦理学第八章行政人格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伦理学第八章行政人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伦理学第八章行政人格(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八章 行政人格,本章重点: 1、行政人格的含义、本质、构成、作用 2、行政人格的模式 3、独立人格的生成,2,案例:圈套,2002年3月初的一天,湖南省某粮店的主任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粮食局的陈副局长。领导给他打电话让他受宠若惊,而且领导告诉他可以以较低的价格搞到一批粮食指标,转手就可以赚到10多万元。粮店主任喜出望外。 电话中陈副局长还留下了自己的私人银行帐号,要求粮店主任先打入1.5万元钱。对于这笔钱,大家是心照不宣的。,3,放下电话,粮店主任就将钱打入了对方的帐号。第二天就安排人去拉粮食。但是,陈副局长没有来。他急忙与陈副局长联系,但陈副局长说他根本没有给他打过电话。粮店主任心

2、里一惊,忙去查帐号上的钱,发现已经被提走了。粮店主任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于是,他赶紧到县公安局报案。 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湖南警方多次接到类似的报案。作案人员都是利用模仿领导的声音给下级单位打电话的手段骗取钱财。,4,这些情况很快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警方通过银行的监控录像,将犯罪分子抓获。案犯是一名无业人员,名叫龚金凤。据他交待,在前后半年的时间内,他先后单独或伙同他人7次作案,累计诈骗金额达25万余元。 在每次行骗之前,他首先确定要模仿的领导,然后以领导的同学或朋友的身份往领导办公室打电话,在闲聊中他就能摸透该领导讲话的习惯和语气。 老于世故的龚金凤知道,下级一般都很听上级的话,领导的

3、名字在他们心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骗子利用领导的权威和一些基层干部对权力的盲从,以及企图利用权力获得非法利益的心理弱点,所以行骗屡屡得手。 从行政伦理学的角度分析,骗子得逞的原因在于那些受骗者存在着对领导的依附人格。依附人格是行政人格的一种,那么什么是行政人格? 今日说法 2003-02-24,6,第一节 行政人格概述 一、行政人格的含义 1人格的内涵 所谓人格,就是指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相区别的独特性,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身的创造活动所完成的人的类本质的实现,是个人之内在主观情状与外在客观行为相统一的现实性的总体存在,是一种体现个人的尊严、价值、品

4、格的伦理存在。 2行政人格的定义 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通过连续和持久的道德行为选择所表现出来的自我道德完整性,是行政人员道德意义上的整体性存在形态。,7,3行政人格的特征 (1)行政人格是行政伦理观和行政价值观在公共行政主体中的体现,即行政人格具有伦理的内涵; (2)行政人格中的“人”字是指专门从事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活动的行政人员,它是“群体人”,也是“个体人”; (3)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所理解和欲实现的行政价值的总和,是行政人员的价值实现与自我价值评价的统一; (4)行政人格形成于行政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因此,它为行政人员所特有,并由此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之人格; (5)行政人格

5、也是行政人员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标准之一。,8,二、行政人格的本质 行政人格的本质就是行政人员持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过程,既表现为行政价值观与行政伦理观在行政人员个体及职业群体上长期稳定的具体体现与境界升华,也表现为行政人员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的整合,是行政人员社会本质生成的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案例:周总理的人格魅力,9,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时,联合国纽约总部为其降半旗致哀。这是非常罕见的事情。自联合国成立以来,没有为任何逝世者下过半旗,即使是国家元首去世。当时,此举使一些国家感动不平。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原因有两个:第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它的

6、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是它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第二,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它的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一个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10,三、行政人格的构成 5个方面: 1、行政理性。 行政理性,既是行政人员的一种认知能力,也是内在于行政人员之中的一种对欲望和行为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力,二者在行政行为过程中达到有机统一,此时行政理性表现为一种理性精神。 2、行政情感。 行政情感由两个心理层面构成。第一个层面是处于较低层次的行政情绪,分为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和消极、否定的情绪体验两种。行政情绪带有较多的生理性和原始性,具有

7、波动性大、不甚稳定、不易控制等特点。第二个层面是处于较高层次的行政感情,如对上级的敬仰之情,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爱之情。,11,3、行政意志。 是指行政人员决定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主观努力,行政意志是行政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意志行动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又是由人的需要所产生的。 4、行政信念。 行政信念是在行政管理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是行政人员根据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积累的知识并进行深思熟虑之后所确定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5、行政习惯。 是指行政人员经过一段较长时间逐渐养成、不容易改变的一种行为倾向。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既表现于言语、态度、仪表、爱好等,也表现在思维方面。,12,四、行政人格的作用 1高尚

8、的行政人格会给相对人以良好印象,有助于双方实现良好的情感沟通。 2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高尚的行政人格会对行政相对人起到行为示范的作用。 3行政人格具有对真理与正义的形象化作用。 4行政人格作为一种现实的伦理存在,会对社会的道德环境产生净化作用。,13,第二节 行政人格的模式 一、行政人格模式概述 农业社会,行政人格是一种依附人格。 在官僚制中,行政人格是一种工具人格。 服务行政条件下的行政人格是一种独立人格。 原因如下:,14,在农业社会,劳动工具不发达,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单个个体很难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抗争,因此,生存的需要使得人们必须“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

9、不足。”农业社会是建立在完全的人身依赖关系之上的,与此相应,人几乎没有自我的人格意识。在此社会条件中所形成的行政人格便是一种依附人格。,15,在近代社会,工业革命和商品经济突破了自然关系的限制,把人对人的人身依赖关系转变为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确立保证了个体活动的自主性,促成了社会上“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在行政管理的领域,因从属于科学理性的需要和效率的追求,以层级化的制度设计为主要特征的官僚制应运而生,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主要依赖于各种各样的制度规章和行为规范来建立。这种形式化的制度设计,将行政人员降格为管理生产线上的一颗螺丝钉,换言之,行政人员只要按照

10、既定的制度规章去办事而无需发挥太多能动性,就能实现行政管理的目标。因此,在官僚制中,行政人员完全成了管理的工具,所形成的人格就是一种工具人格。,16,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更高阶段中,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社会生活内容的多元化,市场经济中得以充分张扬的个性,都给行政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行政开始了自己的历史进程。服务行政作为行政管理的一种全新行政模式,是把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的,行政人员的一切行为选择都从属于服务的价值。因而,服务行政条件下的行政人员在其行为中更加突出行政管理的伦理内涵,不再隶属于严格的层级制度,成为在权力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中自由发展的个体,并完全

11、实现了其个体存在的道德意义。所以,在服务行政条件下所形成的行政人格是一种独立人格。,17,二、依附人格 1依附人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在统治行政模式中,行政权力关系是行政体系的轴心。官吏的权力、身份、地位及所有的一切均是来自于所处的等级职位,而职位的取得往往也是根据君王、上级的需要,甚至是个人的喜怒、偏好等不确定因素而获得。 各级官吏虽有其“官”之名,却实为君主之家仆(自称奴才),他们对君主有着密切的人身依附性,是君主豢养的执行自己命令的工具。这也同样存在于上下级官吏的关系中。 2依附人格的本质 行政依附人格就是在以权力关系为轴心的等级森严的行政体系中所产生的一种行政人格,它虽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却

12、仍然没有摆脱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是一种未完成的人格模式。 3依附人格的特征 欧洲中世纪的行政依附人格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其神权性。 在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官吏以形成坚定的忠君观念为其道德的理想追求,此即为“愚忠”。在“忠君”前提下的“爱民”行为。,18,三、工具人格 1工具人格的制度基础 在工业社会,对理性的盲目崇拜和对效率的狂热追求,人对物的依赖成为物对人的控制,个体并没有因独立性的获得而形成真正的独立人格,表现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就是官僚制对行政人员的控制,行政人员被形式化为工具。 2工具性行政人格 官僚制的形式化表现是以牺牲人的需要和价值为代价的。 (1)行政人员被定格于严密的层级体系中,层

13、级之间强调对权力的绝对服从,决不允许有下级对上级权威挑战的现象。 (2)行政人员必须严格遵循组织规章,一切按规章办事,规章的合理、合法性不容置疑。 (3)官僚制以效率为组织的主要目标,效率至上在行政人员中造成一种实质上的功利主义倾向。 (4)官僚制是一个责任中心主义体系。 (5)官僚体制排斥一切非理性因素。,19,三、独立人格 1独立人格形成的历史前提 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形态的出现,预示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后工业社会的关键变量是信息和知识,主要经济部门是以加工和服务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甚至第四、第五产业。这种社会的突出标志是:从事制造业的人数急剧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数急剧上升;从事脑力劳动、管理工

14、作的人数超过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总数。 信息技术的出现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政府的服务价值取向促成了行政管理过程中伦理关系的生成,并进一步要求行政人员必须接受道德的规范,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从而促进行政人员独立人格的生成。,20,2独立人格的要素 (1)完整的人格意识。 完整的人格意识是独立人格构成的基础。所谓“完整”是指独立人格意识的真正确立,人格意识不仅达到自在、他律状态,而且达到自为、自律状态,真正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既理解自己为人,也尊重他人为人。 (2)独立的行为能力。 在服务行政模式中,行政人员的行为能力是独立的、自由的。服务行政的根据服务精神所进行的德制建设为行政

15、人员做出符合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选择提供了制度前提,而行政人员在做出这种行政行为选择时,他是独立的、自由的,是自觉自愿的,不会感到有外在的强迫。 (3)自由的社会关系。 独立人格的形成需要自由的社会关系。社会成员有选择行政管理作为自己职业的自由。在服务行政模式中,行政人员不再像在传统行政模式中那样,是单纯依附于权力关系、法律关系的工具,而是具有高度独立性的行政行为主体;不再是被动地执行与服从命令,而是独立判断、自由选择。,21,第三节 独立人格的生成 案例:林肯的人格 林肯出身贫寒,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折,八次竞选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精神崩溃一次,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在一次竞选参议员失败后,他告诉

16、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正是永不言败的精神,使其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总统之一。 林肯一生都在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而斗争,亲自起草解放黑奴宣言,他的名字与全世界人民争取自由的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22,第三节 独立人格的生成 一、价值导向 1理想行政人格生成中的价值导向 在官僚制片面追求效率和形式的普遍有效性的努力中,将行政人员的非理性因素给“祛除”掉了,它否定行政人员的价值规定性。 在公共领域中,行政人员不能以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作为其道德的价值确定和行为选择的价值导向。 2对行政人格生成有价值导向的因素 在现阶段,对理想行政人格生成有价值导向作用的基本因素应该包括:现代化的效率观念、协调意识、服务精神和法制信念。,23,二、人生修养 1人生修养是行政人格生成的关键 行政人员的人生修养是指行政人员个体基于行政实践活动在职业道德和品质等方面的自我教育、锻炼和改造过程以及由此达到的境界。,24,2人生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1)学习。政治理论的学习;政策法规的学习;行政技能的学习;学习方法的学习。 (2)内省。要善于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