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清晰度控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86482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拍摄清晰度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拍摄清晰度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拍摄清晰度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拍摄清晰度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拍摄清晰度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拍摄清晰度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拍摄清晰度控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拍摄清晰度控制,第一节 聚焦,一、手动聚焦,手动聚焦(Manual Focus,MF) 自动聚焦(Automatic Focus,AF) 1手动聚焦基本方法 2手动聚焦指示方式 (1)磨砂玻璃式聚焦指示 以屏上的影像清晰与否,反映聚焦准确与否,具有直观指示的特点,但指示精度不高 (2)裂像式聚焦指示 截影式聚焦指示 位于取景屏中央的两个半小圆内 当两个半圆将同一景物分裂、错开不成一体时,表示聚焦不准确 当分置在两个半圆内的同一景物连成一体时,表示已聚焦准确,一、手动聚焦(续),(3)微棱镜式聚焦指示 未聚焦准确时,指示区对应景物呈锯齿形破碎状 聚焦准确锯齿破碎状消失,指示区呈现清晰影

2、像 (4)重影式聚焦指示 叠影式聚焦指示 当黄色小长方形出现同一景物浓淡两个影像(重影)时,表示聚焦不准确,聚焦准确了重影即消失。 (5)电子式聚焦指示 3目测距离手动聚焦 米(m)和英尺(feet,ft)两种标度 聚焦距离从镜头成像平面至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不是物距 “”最小距离等于焦距除以最大光圈下的光圈系数所得的商 焦距50mm 口径12的镜头,“”在25m以上 焦距200mm,口径12.8,“”在71.4m以上,二、自动聚焦,1主动式AF 主动式AF难以准确聚焦的拍摄条件: 处于网以及栅栏等之后的主体; 闪动的光源(如霓虹灯)及其照射的景物; 不能反射红外光的低反光的物体; 光滑及高反

3、光物体,如镜面、汽车车身等; 高速移动的物体,如行驶中的火车、汽车; 无固定形状的物体,如水柱、烟; 雾中的物体。,二、自动聚焦(续),2被动式AF (1)自动聚焦区选择 手动指定式,单区AF(Single Area AF) 自动选择式,动态AF区域选择(Dynamic-) 注册利用式 眼控AF,眼球控制AF (2)自动聚焦模式 单次AF及聚焦优先 单次AF(Single Auto Focus,SAF),单张推进AF ONE SHOT、S 快门按钮处于第一行程时只对被摄体进行一次聚焦 单次AF下聚焦不准之前一般无法释放快门 聚焦不准之前无法释放快门的为聚焦优先,2被动式AF(续),连续AF及释

4、放优先 连续AF(Continuous Auto Focus),又伺服AF AI SERVO,C 只要快门按钮处于第一行程AF系统能根据目标距离的变化连续进行自动聚焦 释放优先无论聚焦准确与否都可以随时开启快门拍摄的方式 预测式AF 预测式AF又称动体预测功能、追踪聚焦 在被摄体以相对稳定的速度运动时,照相机能预测到被摄体在快门开启瞬间的位置,并使其准确聚焦。,2被动式AF(续),(3)AF失灵的条件 主体极暗; 主体与背景间缺少对比; 聚焦区内远近物体并存; 主体以规则性的图案和重复类同的图案为主; 聚焦区内亮度差异非常大; 聚焦区内单调无变化。,2被动式AF(续),(4)被动式AF失灵的解

5、决办法 改用手动聚焦 自动聚焦锁定,AFL 在主体极暗条件下启用相机上AF辅助照明灯 (5)AF的特殊启动方式 眼启AF 眼睛一旦靠近取景器,照相机就开始自动聚焦 全时AF(Full Time AF、F-AF) (6)自动聚焦特别要领 将主体聚焦准确 聚焦准确了才拍摄,第二节 清晰表现的其他控制,一、快门速度对清晰表现的影响,徒手持握数字照相机拍摄快门速度不能太慢 高快门速度才能清晰“凝固”运动主体 影响清晰凝固运动最低临界快门速度的因素 运动速度、运动方向、镜头焦距、拍摄距离 运动速度越快,“凝固”动体的快门速度应越快 运动方向 平行于焦平面的运动,快门速度应快 轴向运动,快门速度可稍慢 镜

6、头焦距越长,拍摄距离越近,快门速度应越快,二、照相机稳定度对清晰表现的影响,1注意正确的徒手持握方式 单反照相机持握方式 轻便照相机持握方式 数字照相机的特殊持握方式 2用三脚架支承稳固照相机 3采用特殊的启动曝光方式 (1)用快门线启动曝光 (2)用遥控装置启动曝光 (3)用自拍机构启动曝光 自拍延时、自拍指示、 ST、Self Timer (4)事先将单反数字照相机反光镜翻起,三、拍摄器材性能对清晰表现的影响,像元 1镜头解像力 镜头解像力又称镜头分辨率、鉴别率 “线对/mm” 模量传递函数 2胶片解像力 “线/mm” 3胶片画幅 4拍摄像素量及影像文件格式 (1)拍摄像素量 (2)影像文

7、件格式及其选择,三、拍摄器材性能对清晰表现的影响(续),(1)拍摄像素量 轻便型数字照相机像素量的发展情况 制作照片的拍摄应采用像素量计算公式,照片的长度单位厘米 n的值取决于对照片质量的要求 若要得到高清晰度的照片,n取300 若只要得到彩扩效果的照片,n取150左右,三、拍摄器材性能对清晰表现的影响(续),(2)影像文件格式及其选择 RAW、TIFF、JPEG 要影像质量最高、文件尺寸较小,选择RAW 要影像质量高、文件打开方便、各项调节在记录的影像文件中加以反映,选用TIFF TIFF-RGB、TIFF-YCbCr 要影像文件尺寸很小、打开方便,选用JPEG 压缩比 极佳(Super F

8、ine)、佳(Fine)模式、标准(STD)或普通(Normal)模式、基本(Basic)模式或经济(Econ)模式,三、拍摄器材性能对清晰表现的影响(续),(3)影像文件大小计算 F为文件尺寸 P为拍摄像素量 N为每种原色的色彩位数 RAW格式 TIFF格式,JPEG格式,存储卡存储影像数量的影响因素,存储卡本身的容量 拍摄像素量 影像文件格式 色彩位数 压缩比 拍摄影像细节的丰富程度(限于JPEG),第三节 景深及景深控制,一、景深的概念,景深是指在影像上表现出来的聚焦点前后拍摄景物的清晰范围 在聚焦点前面能清晰表现的范围叫前景深 在聚焦点后面清晰表现的范围称为后景深 前景深总是小于后景深

9、,二、影响景深的因素及其影响规律,镜头焦距对景深的影响 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光圈对景深的影响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聚焦距离对景深的影响 聚焦距离越远,景深越大 拍摄后的影像放大率对景深的影响 放大倍率越高,景深越小 观看距离对景深的影响 观看距离越远,景深越大 大光圈、长焦距、近聚焦距离结合得小景深 小光圈、短焦距、远聚焦距离结合得大景深,三、了解景深大小的方法,1景深标尺 2景深预视 3. 景深表、计算,四、超焦距,超焦距是将镜头聚焦到无穷远时,从镜头到景深前界的距离 将镜头聚焦于超焦距上,拍摄景深为1/2超焦距至“”之间包含的范围,此景深为相应光圈下的最大景深,第四节 近摄清晰表现条件

10、与技术,近距拍摄条件,一、微距镜头 二、变焦镜头的微距功能 Micro、 Macro、M 三、近摄附件 近摄镜 前置微距变焦镜 接圈 曝光时间补偿倍数 近摄皮腔 四、显微摄影,近摄附件,1近摄镜(Close-up Lens) 多片近摄镜叠加时,号数越大的应该越靠近镜头,并要尽可能缩短各片之间的距离以及与镜头之间的距离 2前置微距变焦镜 3接圈 加用接圈后若手动控制曝光拍摄,要根据所加接圈的长度人为补偿曝光时间 曝光时间补偿到原来倍数,用公式 计算,其中f 为镜头焦距,L为镜头与照相机机身间所加接圈的总长度 4倒置接环 5近摄皮腔,第五节 朦胧表现,一、利用柔焦镜头表现朦胧 二、利用镜头附件表现

11、朦胧 1柔光镜 2雾镜 3晕化镜 4散射镜 三、利用拍摄技巧表现朦胧 在曝光过程中改变聚焦点 利用照相机上的特殊功能 隔着流淌雨水的玻璃拍摄 土法替代镜头附件 三明治拍摄,“月朦胧,鸟朦胧,萤光照夜空。 山朦胧,水朦胧,秋虫在呢哝。 花朦胧,夜朦胧,晚风叩帘栊。 灯朦胧,人朦胧,但愿同入梦。”,散焦影像控制镜头 仅使聚焦点以外景物产生朦胧效果 主要用于拍摄人像 其朦胧程度靠镜头前的散焦控制环控制。 STF镜头 保证拍摄画面中心部分清晰锐利的同时,使四周和前景、背景处于异常柔和的虚化环境中 用四周和前景、背景的“虚”,更好地衬托出主体的“实” 使通常拍摄的虚实对比由仅在前后向展开,扩展到前后以及四周与中央同时展开,复习题,1手动聚焦指示有哪些方式?各有哪些应用特点? 2单次AF、连续AF、预测式AF各是怎么回事? 3在哪些拍摄条件下AF会失灵?如何使用AF锁定? 4影响拍摄影像清晰度的因素有哪些? 5确定拍摄像素量和影像文件格式应考虑哪些因素? 6哪些因素影响景深?影响规律如何? 7近摄附件有哪些?每种近摄附件各有何应用特点? 8拍摄时可采用哪些方法在画面上表现朦胧效果?运用每种方法各应注意哪些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