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测试题》word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0877580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秦论测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过秦论测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过秦论测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过秦论测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过秦论测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秦论测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秦论测试题》word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过秦论学案测试题及答案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A.膏腴(y)藩篱(fn)崤山(yo)蒙恬(tin)B.逡巡(qn)锋镝(d)蹑足(ni)墨翟(zhi)C.谪戍(zh)鞭笞(ch)黔首(qin)囊括(nn)D.隳名城(hu)户牖(yu)棘矜(j)赢粮(yn)答案:C(A项中的“崤”应读xio”。B项中的“翟”作姓多数念“zhi”,此处应念“d”。D项中的“赢”应为yn。)2.下列句子中书写全对的一句是A.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候。B.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

2、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D.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答案:B(默写中常因同音而写别字,A项中的“候”应为“侯”,C项中“抱”应为“报”,是“报复”之意。D项中的“崛”应为“倔”,是通假字。)3.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惜。B.委命下吏 命:命令。C.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平常的人。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作难:起事、首倡。答案:B(“命”意为“生命”,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秦的下级官吏,而不是命令。)4.下列哪一项不含通假字A.蒙故业,因遗策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百有

3、余年答案:A(B项中的“景”通“影”,C项中的“从”通“纵”,D项中的“有”通“又”。)5.对下列各句划线字用法归类正确的是天下云集响应外连衡而斗诸侯却匈奴七百余里履至尊而制六合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序八州而朝同列囊括四海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A./B./C./D./答案:D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B.后人常用“陶朱”作为富人的代称,陶朱就是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C.敲扑是古代的刑具,长的叫“敲”,短的叫“扑”。D.秦时,“山东”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侯国。答案:C (说反了)7.选出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

4、中划线词的运用解释正确的一种A.句中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B.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C.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D.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富于变化,避免雷同,读来无呆板之感。答案:D(贾谊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讲究铺张。A项理解有误,B、C两项理解不全面。)8.下面一组翻译中哪一句最准确A.振长策而御宇内译: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B.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译: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译: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D.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译:收集天下的

5、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E.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译:(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答案:E(A项中“御宇内”理解为“驾驭全中国”较贴切。B项中“敲”和“扑”不宜理解过实,应泛指各种严酷的刑罚。C项中的“藩篱”应取比喻义。D项中的“兵”应指“兵器”。)9.选出下列句中划线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C.然秦以区区之地 D.以为桂林、象郡答案:D(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10.选出下列分析不符合

6、文意的一项是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世及后代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D.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答案:B(作者写作该文是劝说汉文帝的,因此“后世”不妥。)过秦论课内阅读练习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练习题。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

7、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8、,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 军 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履至尊而制六合 最尊贵的位置,此处指帝位。

9、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言论,这里指著作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兵器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水池,池塘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振长策而御宇内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以为桂林、象郡 作师说以贻之C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邻国之民不加少D天下已定 学不可以已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就意味着秦从此转入攻势。C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的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D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

10、势异也”张本。4对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 资:资助,帮助 B奋六世之余烈。 烈:威烈 C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 被:遭受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意外变故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 所以遣将守关者 B因河为池 因击沛公于坐 C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泉涓涓而始流 D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农人告余以春及 6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选段叙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时的势如破竹和巩固政权时的种种措施。 B作者用铺陈的手法叙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至高无上的权威。 C从这段文字记叙的秦始皇为巩固政权而采取的措施看,

11、他确实为子孙后代开创了“万世之业”。 D这段文字所叙述的秦始皇所实行的政策,说明他不知道与昔日相比“攻守之势异也”,因而“仁义不施”。 7.选出下列短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锄耰棘矜钩戟长铩万乘之势度长絜大一夫作难A.yuqnjchndxinnB.yuqnjshnduxinnC.yujnjchnduxinnD.yujnjshnduqnn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C.然秦以区区之地 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9.请概括作者从哪几方面将陈胜与九国之师作比较。10.选出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

12、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世及后代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D.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11翻译过秦论中的重点句子。(10分)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4)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5)身死人手,为天

13、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二、课内练习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A.膏腴(y)藩篱(fn)崤山(xio)蒙恬(tin)B.逡巡(qn)锋镝(d)蹑足(ni)墨翟(zhi)C.谪戍(zh)鞭笞(ch)黔首(qin)囊括(nn)D.隳名城(hu)户牖(yu)棘矜(j)赢粮(yn)2下列各项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约从离衡 合从缔交B制其弊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C陈利兵而谁何 倔起阡陌之中D赢粮而景从 百有余年3对下列名词状语的分类、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席卷天下云集响应 船载以入 西举巴蜀内立法度 斗折蛇行 日积月累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良庖岁更刀 舟行适临汝 A句表比喻,讲成“像那样”B句表处所,译为“在”C是时间名词作状语,译为“日日”、“月月”、“每年”D表工具,译为“用” 4.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惜。B.委命下吏 命:命令。C.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平常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