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方案》word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0877297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设置方案》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课程设置方案》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课程设置方案》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课程设置方案》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课程设置方案》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设置方案》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置方案》word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方案一:初中课程实施方案我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为了教师发展,一切为了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为此,特制定郭集镇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推进我校教育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进一步调动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积极性,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二、实施目标1、学生培养目标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上确保一致。以

2、培养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为首要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促使我校学生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教师发展目标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使全体教师深入领会新课改的精神,贯彻与体现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学会学习、

3、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实施步骤(一)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亲自挂帅,教务处具体组织实施的领导小组,各年级组成立了以年级组长负责的校本课程实施小组,在校内形成了三级管理网络。主要职责分别是:组长:李长青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副组长:吴长明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成员:徐金宝邵士阳茆

4、永适金伟刘学斌贾立明主要职责: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二)课程设置1、课程门类我校校本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1)必修课是指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的主题活动展示和安排在课表中由语文教师实施的经典阅读课。(2)选修课包括指的是七年级的汉字书写课。(3)课时安排:严格执行

5、国家课程计划,七年级每周3节,八九年级每周2节地方和校本课程。“崇德笃学”主题活动展示安排在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阅读、写字课排进课程表。2、课程安排(三)师资培训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认识和工作态度是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我校将采取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外请专家讲座、开展专题研究、交流经验座谈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统一认识,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基础。(四)课程管理校本课程的管理由学校教务处统一负责。如校本课程的监控、测评、听评课、调控指导,经验总结,问题解决等。具体如下:1、校本课程开课过程管理校本课程排进学校课程表,教师实施情况纳入教师工作量,工作量与教师绩效挂钩。校本课程开

6、发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巡视检查、听课、教法学法指导。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培训和组织校本课程教师外出观摩学习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由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评教评学活动,以便教师及时作出合理调整与改进。2、场地的使用及学生管理必修课程崇德笃学主题活动展示由政教处安排,主演班级在学校四楼多媒体展示厅展示,电视转播到各班级。写字课和阅读课在各班教室,由各科任教师执教。对学生的评价实行学分制管理,根据平时考勤及考核情况综合计分。严格学生考勤制度,规范课程管理,对学生的出勤进行月公示。3、课表的安排及教师管理所有校本课程都编入学校课程表,课程表

7、下发到各班级。上课情况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严格考勤制度,规范课程管理,对教师的出勤情况、授课时数、简案检查情况进行月公示。四、课程评价(一)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评价的要素1、校本课程目标:教师要把全班学生培养成推力紧密、思想方法、行为方式、社会价值观念都有助于学习的学习者。2、校本课程设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经验,开设适宜的校本课程。3、校本课程管理:教师要管理校本课程,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4、促进校本课程向纵深发展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内容,广泛开展活动,不断的总结提炼,为校本课程的深层次开发进行谋划。(二)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评价的标准1、深刻领会

8、校本课程实质并以负责的态度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实践。2、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应对学生广泛的知识需求。3、逐步提高本人的规划、组织、管理、知识以及与其他教师协同合作等方面的能力。4、随着活动的展开,学生与教育情景交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目标、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教师要肯定其存在的价值,并加以运用,有将活动引向新的领域,对开设的校本课程统筹规划不限制其生成性,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和成效的能力。(三)对学习校本课程的学生评价五、实施保障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明确职责,让全体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2、加强培训,统一认识,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意义

9、。做好对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评估与对老师平时检查、期末检查、年度考核结合起来,与结构工资结合起来,与考核实验成果、考核先进结合起来。发挥激励机制,调动全体老师的积极性。3、努力争取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校本课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协调社会、家庭共同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保障。争取社会各界、社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机制。4、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校园环境改造与建设,加快图书馆、实验室、校园网络、实践基地的建设步伐,建设好学校网站和开发校本课程主页,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方案二:初中课程实施方案一、学校课程开发的

10、指导思想:学校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学校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主要目标,让课程适应学生的需要,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以及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二、学校课程开发的目标:1、总目标:积极发挥团队合力,结合课改推进学校课程的开发和拓展课程建设,以课程

11、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突显学科特色。2、学生发展目标:学生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3、教师发展目标: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学校实践活动的研究者、指导者,切实促进教师专业技术文化知识的成长。4、重点突破:以学校特色项目为基点,在和谐团队氛围下的感召下,促动广大教师积极开发学校课程,向多学科延伸开来。三、组织与实施:1、成立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工作小组。组长:孙向海学校课程开发的主要负责人和决策者,负责学校课程的总体设计,总体把握学校课程的全面研究和实施。副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分管具体实施校长的决策及负责学校培训、督察学

12、校课程实施、协调各学科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学校教材、安排教师有效实施课程计划、对学校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学校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学校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选择并制订学校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制订学校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组织教师进行学校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积累课改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及时提供教改信息。经常深入学校课程实施的第一线,指导开课、听课、评课等工作,与参与实施的教师一起研究课题、了解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做好学校课程实施的经验积累或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四、方法

13、措施: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其中。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坚持资源学校化。3、认真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确保学校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4、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课程开发的和谐团队,结合学校研修的管理模式,实施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五、学校课程开设计划:1、发掘学校特色项目资源,发挥特色在创建过程中的优势,形成学校课程的新的亮点。2、各学科在确定的年级中实施,要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中做人、安全、法制、交通、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教育为契机,进行合理开发与研究。3、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使之成为学校开展生活教育的重要载体。4、

14、以学生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明确学校课程的目标定位,完善课程体系,落实好实施的途径和方法。5、逐步将学校的优势资源生成为课程并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体系,引导各学科向拓展型课程的方向去研究和开发。六、课程的实施:1、相关教师每学期应撰写学校课程教案。2、课程的组织形式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来开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活动灵活性。3、在学校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允许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呈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4、教师必须在每次学校课程活动后,及时做好记录。5、课程开发过程

15、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对学校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上交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以便整理总结,并进一步加以改进和推广,做好展示汇报工作。七、学校课程的评价:1、成立学校课程评价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的检查评价。2、完善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3、教师组成学校课程开发团队,积极参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4、对学校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爱好、学习效果等。6、对于参加学校课程开发的教师学校将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适当时加以必要的奖励。八、学校课程实施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