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地理选修4第一章第二节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77155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96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地理选修4第一章第二节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地理选修4第一章第二节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教地理选修4第一章第二节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教地理选修4第一章第二节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教地理选修4第一章第二节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地理选修4第一章第二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地理选修4第一章第二节(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二节 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基础填充,城市化与城市化进程,1城市化的概念及标志 (1)城市化是指人口向_和_地区转变为_地区的过程。 (2)城市化是_的必然结果,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3)人们通常采用“_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2不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化的差异 (1)各个国家由于_发展水平、_背景和_等方面的差异,城市化过程不尽相同。,1.(1)城市聚集 乡村 城市 (2)社会经济发展 (3)城市人口 2(1)经济 历史 文化传统,(2)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反映了其工业化程度和_。 (3)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发展水平_,速

2、度_,且“_城市化”“_城市化”“_城市化”现象相继出现;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_,发展水平_,发展速度_,但很多国家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如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城市化被称为“_”。 (4)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处于_阶段,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_阶段。,(2)经济发展水平 (3)早 高 缓慢 郊区 逆 再 晚 低 快 畸形的城市化 (4)后期 加速,重点突破,1用图表对比记忆城市化发展的阶段,2.城市化进程的地域差异,3.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比较,对点演练,1下图分别是“美国、英国、巴西、印度四国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美国的代号

3、是( ) Aa Bb Cc Dd 解析:a为英国,城市化最早,城市化水平最高;c为巴西,城市化发展快;d为印度,城市化水平最低。 答案:B (2)近几十年来,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巴西 D印度 解析:巴西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发展很快。 答案:C,基础填充,城市环境问题及其原因、治理对策,1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及类型 (1)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使城市局部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产生如城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_问题。伴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出现了城市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_问题。 (2)常见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有大气污染、

4、_、水污染、_、_、固体废弃物污染。,1.(1)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2)噪声污染 光污染 电磁波污染,2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_、_以及_是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诱因。 (2)由于人类对环境认识的局限性,工业化国家为了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大量_和_,极大程度地破坏了人们的生存环境。 (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某些城市的_和_大大超出了城市环境承载能力,加上缺乏合理的_和_使城市的布局、结构、基础设施等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引发了各种环境问题。 (4)一些人对舒适的现代化生活的_,也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侵害。如一次性制品、白色污染、废旧电子产品等。,2(1)工业化 城市化 不合理的社会生

5、活方式 (2)消耗资源 污染环境 (3)人口规模 人口密度 城市规划 城市管理 (4)过度追求,3城市环境问题治理对策 (1)依据法律手段,加强城市综合管理 许多国家都将_、_、_结合起来治理城市环境。 制定科学完善的_,也是合理布局和管理城市的关键。世界各国普遍以_赋予城市规划以约束力。 (2)依靠_,完善城市环境设施。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3(1)法律手段 经济手段 行政手段 城市规划 法律形式 (2)科学技术力量,重点突破,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对点演练,2“城市病”实质上是生态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资源开发利用不当造成的城市生态问题 城市结构

6、不合理的生态问题,如产业结构、生产布局不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城市功能不健全造成的生态失衡 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问题 A B C D,A,3如果你是一个特大城市的市长,那么你将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 A加强城市功能分区,将工业区布局于最小风频的下风向 B建设立体交通道路系统,控制运行机动车辆总数 C将对环境有污染的工厂一律清除,加强园林绿地建设 D控制人口增长,规划建设大量高级住宅,建筑物高大稠密,B,右图表示一地理事物由t1到t4的发展过程。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_;_;_。 (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_。 (3)此

7、过程被称之为_。 (4)该过程可能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有_、_、_、_、_等。,解析:此类题型考查学生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辨析、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看清题目要求、图例、事物发展变化趋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图例表示城市,表示郊区,则空白为乡村,此题应为表示城乡关系的题目。再结合图中随时间的变化t1t4城市数目不断增加,郊区范围在扩张,特别是t4时郊区已由原来的孤立状态发展到连成一片,使各个城市相连,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明白了这两点第(1)题较易回答。第(2)题,此过程为城市化,由已学知识知城市人口比重应逐渐增大。第(3)题,此过程为城市化。第(4)题,城市化无计划发展会带来许多城市问题,结合

8、已学知识可得出答案。 答案:(1)城市数目不断增加 城区面积不断扩大 由孤立的城市发展成为城市群或城市带 (2)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3)城市化过程 (4)环境污染 交通拥挤 居住条件差 就业困难 社会秩序混乱,下面是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1998年6月),回答问题。,(1)经济特区中,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_;北方城市中,质量最差的是_;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_。 (2)直辖市中,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是_,其首要污染物产生的原因是_,针对这个原因,应采取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主要有_等。 (3)南方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差的是_,其首要污染物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是_,针对这个原因,可采取的相应

9、措施有_。 A植树种草,大力发展城市绿化 B优化道路设计,保持车辆畅通 C实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综合利用 D大力发展污水处理厂 E市区禁止汽车鸣号,控制噪音 F使用无铅汽油,逐步淘汰燃油助动车,G市郊农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H发展轻污染交通工具,选择电车和双层载人汽车 I加强环境管理,公布空气质量周报 解析:分析材料中环境质量情况,得出其问题的解决措施。本题考查学生读表获取信息能力及分析能力。第(1)题答案可直接从表中找出。第(2)题重庆市污染指数最高,首要污染物为SO2,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主要目的是减少SO2的排放。第(3)题广州首要污染物为NOx,主要为汽车尾气排放所致,解决措施可从

10、缓解和消除汽车尾气以及提高人们环境意识为主。 答案:(1)厦门 太原 重庆 (2)重庆 大量燃烧煤 积极发展煤气,生活能源以气代煤,淘汰小型锅炉,对大中型燃煤装置配置脱硫设备 (3)广州 汽车尾气的排放 A、B、F、H、I,【教材P15】 思考 巴西城市化水平与其经济发展程度不相适应,其200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3580美元,而城市化水平却达到了81.8%,远远超过了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过快,会出现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问题,即城市环境问题突出,会严重制约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城市的后续发展。 【教材P16】 思考 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后期

11、阶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阶段。原因是: 发达国家城市化所经历的时间长,阶段相对完整,近年来先后出现了“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现象;二战以后,随着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许多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开始恢复发展,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大量农村居民涌进城市,致使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但整体城市化水平仍处在较低的水平。,【教材P18】 思考 1因素主要有: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城市工业化的发展等。 2城市化速度过快,超过了其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基础设施不能满足过度膨胀的人口的需要,导致城市就业困难、交通拥挤、卫生条件差、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措

12、施:要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以吸纳剩余劳动力;对城市布局和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加强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乡村生活条件,缩小城乡经济差距,以降低大量农村人口入城的压力。,【教材P20】 思考 1“大烟囱经济”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后续发展,因此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告别“大烟囱经济”。 2冶炼厂、重化工厂、火电厂、印染厂等工矿企业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工业废弃物能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体

13、健康。 【教材P21】 思考 1如私家车过多造成大气污染,夜总会等娱乐场所造成噪音污染,公共场所抽烟影响他人健康等。 2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使用节能产品,尽量选择使用环保产品等。,基础达标,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 环境污染 交通拥挤 住房难 失业人数增多 水旱灾害频繁 水土流失 社会秩序混乱 人口老龄化 A B C D,D,能力提升,1(2011年广东文综)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解析:从题干来看,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城市面积增长速度,故答案为D。人均建设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说明我国土地利用水平低于发达国家。 答案:D,祝,您,学业有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