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word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0877052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言学概论》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言学概论》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言学概论》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言学概论》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word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2、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3、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梵语。4、文字、音韵、训诂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5、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6、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7、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8、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9、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1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11、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

2、在状态。12、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1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14、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看是不具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第三章)一、填空1、语音的自然属性包括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心理属性。2、国际音标遵守音素和音标一个对应一个的原则。3、音位变体分条件变体、自由变体两种。4、汉语的调位可分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种。5、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圆唇与否、舌位高低、舌位的前后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6、辅音的发音特点是由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语言学概论练习6参考答案(第七章语言演变与分化)一、填

3、空1、社会和交际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演变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2、语言系统中,词汇变化最快,因为它与社会的联系最为紧密,最直接,对社会发展变化的反应也最灵敏。3、社会方言的差异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但引人注目的还是一部分用词的不同。主要有行业用语、科技术语、阶层方言。4、地域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划分地域方言的主要依据也是语音。5、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一个语系。同一个语系中的语言还可以根据它们的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语族、语支、语群等。6、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分布最广、研究得最充分、最深入的一个语系是印欧语系。7、按

4、谱系分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法语属于印欧语系、拉丁语族;俄语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8、我国诸民族语言主要分属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印欧等五个语系。9、我国最大的语系是汉藏语系。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一般认为它除汉语外,还包括藏缅、侗台、苗瑶三个语族。10、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蒙古语、满语等语言都属于阿尔泰语系。三、问答题。1、简述社会方言与地域方言的区别与联系。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都是同一种语言分化的结果,使用的基本材料都有共同的语言基础,比如基本词汇和语法都是大致相同的;都没有全民性特点,在使用范围上有一定局限,或限于某个地域,或限于某个特定的人群

5、。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虽然都是方言,但有很大不同:地域方言是以地域上的分布划定范围的,而社会方言是依据社会上的阶级、阶层、集团、职业、文化教养等因素进行划分的。社会方言的差别主要反映在词汇方面,而地域方言的差别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往往表现为系统上的一系列差别,尤其以语音差别最为突出。正因为地域方言的差别是系统上的,所以在一定的社会政治条件下,地域方言就有可能分化为不同的语言,而社会方言由于其差别主要是在词汇系统方面,所以无论如何也不会发展为独立的语言。2、比较语言的谱系分类与类型分类。语言的分类一般从两个角度进行:谱系分类和类型分类。谱系分类是基于历史同源关系的发生学分类,从历时角度

6、研究;类型分类是基于语言结构共时同构关系的结构分类,两者的分类依据不同。类型分类注重语言在系统关系中的内部面貌,是从共时角度根据语言系统结构的内部特点分类;谱系分类注重语言在历史过程中的外部联系,谱系类型相同的语言一般有一些共同的结构特点。从类型分类来看,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4类:孤立语、屈折语、黏着语、复综语。谱系分类注重语言的亲属关系,一般可以分为3种级别的类型:语系、语族、语支。3、简述汉藏语系在结构类型上的共同特点。汉藏语系在结构类型上的共同特点主要有:1)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2)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而不像印欧语那样用词的内部形态变化表示;3)虚词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

7、词(即量词)。汉藏语系各语言的谱系分类较多地参考了这种结构类型上的共同性。语言学概论练习7参考答案(第八章语言的接触&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一、填空1、仿译词的特点是用本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2、克里奥耳语的特点是被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使用,洋泾浜则没有人把它当母语来学习。3、语音演变的三个特点是:条件性、时间性、地区性。4、有的方言随着社会的分化可以变成亲属语言,它们之间存在着语音对应关系。人们正是根据这种关系来确定语言亲属关系的。5、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但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作类推作用。6、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

8、移三种情况。三、问答题。1、语言接触中的借词、皮钦语(“洋泾浜”)和混合语(克里奥耳语)有何不同?借词也叫外来词,它指的是语音形式和意义都是借自外语的词。“洋泾浜“是17世纪以后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通商口岸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指当地人在和外来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外语。“洋泾浜”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只有口头形式,用于和外国人交往的特殊场合,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或第一语言。在一定条件下,“洋泾浜”也可能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洋泾浜就变成了克里奥耳语。2、试述汉语语法聚合规则的发展情况。语法聚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形态的变化、语法范畴的

9、消长和词类的发展。汉语缺少形态,语法聚合规则古今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词的句法功能比古代确定,词类的界限比古代清楚,特别是在历史发展中出现了特有的量词;二是开始出现构词词缀(老、小、阿、子、儿、头等)和表示类似体的意义的构形语素(着、了、过)。3、为什么词汇发展中会有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现象?词汇发展中之所以会有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现象,与新事物的出现、旧事物的消亡和认识的深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现实现象认识的提高,新事物层出不穷,人们对旧的事物也不断会有新的认识,由此带动了新词的不断产生。产生的途径有造词、借词、旧词新用、词义分化等。旧词的消亡源于旧事物的消失、词

10、汇系统的变动,认识的变化等。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中的“言”属于:(A)A.语言。B.言语。C.言语行为。D.言语作品。2.人运用语言可以说出无限多的句子,这反映了语言的:(C)A.民族性。B.符号性。C.生成性。D.系统性。3.被社团作为母语使用和学习的语言是:(B)A.人工语言。B.自然语言。C.共同语。D.世界语。4.从语言学分科来看,语言学概论课属于:(A)A.一般语言学。B.具体语言学。C.共时语言学。D.历时语言学。5.“我爱家乡”中“爱”和“家乡”:(B)A.是聚合关系。B.是组合关系。C.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D.既非聚合关系又非组合

11、关系。6.汉语南方方言比北方方言更接近于古汉语,这反映了语言发展的:(D)A.渐变性。B.相关性。C.规律性。D.不平衡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义项是最小的语义单位。B.义素是最小的语义单位。C.词义的主要内容是语法意义。D.词义不包括语法意义。8.有人说语言是古代文化的“活化石”,这说明语言具有:(C)A.交际功能。B.思维功能。C.文化录传功能。D.认知功能。9.“衣领”是“衣服”的:(D)A.上义词。B.下义词。C.总义词。D.分义词。10.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A)A.乔姆斯基。B.菲尔默。C.皮亚杰。D.韩礼德。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语言是无限的,言语是

12、有限的。B.语言是个人的,言语是社会的。C.语言是一般的,言语是个别的。D.语言是具体的,言语是抽象的。12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B)A.文字。B.语言。C.书面语。D.手势语。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所有的符号都有任意性。B.有些符号有任意性。C.只有语言符号有任意性。D.语言符号没有任意性。14词汇变化比语音语法快,这体现了语言发展的(D)A.渐变性。B.稳固性。C.相关性。D.不平衡性。15.“小王喜欢小李”中“喜欢”和“小李”(B)A.是组合关系。B.是聚合关系。C.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D.既非聚合关系又非组合关系。16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C)A.思维功能。B.标志功能。C.交际功能。D.认知功能。17日语属于(B)A.屈折语。B.粘着语。C.词根语。D.编插语。18汉语有“姐姐、妹妹”两个词,英语只有“sister”一个词,这反映了语言的(D) 符号性。B.复杂性。C.生成性。D.民族性。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地域方言可以分化为不同的语言。B.社会方言可以分化为不同的语言。C.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都可以分化为不同的语言。D.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都不可能分化为不同的语言。20“他是工人。”中“他”从语义学上看是(D)A.义丛。B.表述。C.谓词。D.谓项。21.世界语的设计者是:(B)A.索绪尔。B.柴门霍夫。C.乔姆斯基。D.皮亚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