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论文》word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0877001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育论文》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教育论文》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教育论文》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教育论文》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教育论文》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育论文》word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更新语文教学理念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内容摘要: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使课堂教学真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教育的艺术在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上以学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把理念用之于实践,并使其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现从三方面浅谈我的认识和做法:(一)发挥学生主体性理念(二)做到“以学为主”(三)课堂实践关键词: 理念 以学为主 主体性 实践 姓名: 杜文青单位:夏津县北城李楼中学联系电话:05343521142更新语文教学理念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是从师学习的受教育者,学生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内

2、化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学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希腊哲学家普鲁塔克有句名言:“头脑不是一个被添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职责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可见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求索的果实。(一)学生主体性理念“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之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之以渔”。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展。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维方法,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

3、动权,形成完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在参与活动中向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迈进。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参与的权利和机会,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教学应当注重学生自己的思维结果。这就要教师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 “异想天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自主选择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智能是巨大的,教师要善于在多样化教育中为学生创造选择的条件,扩大选择的范围,发展发挥的能力。要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就要为学生提供选择的内容,除了必须课程之外,还要有丰富多彩的先修课和活动课,主动选择必然带

4、来主动学习,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教育,才有可能是成功的教育。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走向前。(二)做到以学为主学习是需要人全身心参与的活动,在学习进程中,除了身体器官参与外,还需要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多种智力因素积极地参与活动,也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支持和动力作用。因此学习要充分发挥主体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效应,才能提高学习成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质量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好坏,最终

5、取决于学习者自身。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有见解的学习,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与实际,要“要我学”为“我爱学”、“我善学”,发展自我调控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正确的方法历来被看作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学习起来会更加主动,求知的欲望也会大大的增强,日复一日,迁移,内化,逐步形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便有了可靠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以学为标,自求得之。实践证明那些胸中装有丰富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教师,在学法指导上往往是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使学生借风行舟,顺利到达

6、理想的彼岸。做好自主学习,要特别关注正规性与非正规性学习的统一。人世间有两部大书,一本是有字书,另一本是无字书。有字书可看成间接经验的学习,无字书可看成直接经验的学习,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字书与有字书的学习同等重要,要学会在使用中学,在生活中学,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有收获,尊重学习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生活世界,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即使在实践中失败,也有可能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财富。(三)课堂实践为了更好地实施“以学为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去具体行动;一是贯穿启发式教学原则;二是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1)贯

7、穿启发式教学原则。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的引导,如引人入胜的故事,活灵活现的示范,充满奇幻色彩的实验等,来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出新颖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善于把学习的内部动机与明确的奋斗目标(外部动机)联系起来,使之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第二,指导学生思维的方法。在教学进程中教师要善于设置矛盾障碍,通过提示矛盾引起思索。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有了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教学进程实际是提示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通过矛盾的解决,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抓住问题的本质,除了

8、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外,还应指导学生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对照、判断、推理等,指导学生学会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等。第二,突出学生能动作用。在教学进程中,学生不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依靠自己动口、动脑、动手来获得活的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创造性学习,启发思维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不能仅局限于此,还要为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提供条件,提出问题和设计作业,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学习。第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教学导向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步骤如下:启发树立信心师生小结自学方法逐步养成自学习惯。(2)切实提高学

9、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宜实施以下策略:第一,引导主题。这是学习的心理准备阶段,旨在创境设疑,引导学习,提示学习目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问题的层次与坡度,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新旧知识的过渡和迁移。第二,自主探索。这是知识信息的接受与强化整合的过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感知内容,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素材,如阅读提纲自学方案,学习用具,实验设备等,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分组讨论。这是认知思维的运动过程,旨在拓宽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根据学习目标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经过学生互相争辩,师生相互讨论,学生的思维实现了

10、由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飞跃。第四,归纳总结。这是知识网络化的系统掌握的过程,旨在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掌握新的知识规律,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上对新知识有了零散和粗浅的认识,但不能形成系统掌握知识规律。第五,应用评价。这是知识的转化、巩固与深化过程,旨在运用知识规律,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教师根据学生目标选择变式练习,并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设问将知识规律隐含在练习题中,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3)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的教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是紧跟教师的教学,复制教师的教学内容,这种“填鸭

11、式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现在教学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几年,我结合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根据现在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一套“先学、后讲、再练”的学习方法。就是学一篇文章前,先设计好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根据手中掌握的资料,或通过查电脑自己去学,然后再根据学生反馈回来的难点,重点讲解,最后再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练习。这套方法,开始学生不知所措,分不清方向,打开书后,只读课文,不得要领,眼中流露出迷茫,我劝他们不要着急,慢慢来,我在旁边细细指导,开始学一篇文章用很长时间,后来学生慢慢掌握了此方法,学文章的速度就很快了。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增,由于这套方法促使学生自己主动查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大大增加,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且学生的作文水平也相应提高了。总之,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才能焕发生命活力。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个体,使其真正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主角,要把时代的活力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激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