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调查报告》word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0872606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调查报告》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调查报告》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调查报告》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调查报告》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调查报告》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调查报告》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调查报告》word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育调查报告题 目关于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学生姓名王跃尧学 号13510114专业班级汉语国际教育1301班院 系文学与传媒学院实习单位(加盖实习单位公章)实习时段2016.092017.01教 务 处 印 制说 明为了加强教育调查实践课程的管理,提高教育调查的质量和效果,特制定本办法。一、目的通过运用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有关教育问题和教育现状资料,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中小学的基本情况,掌握教育规律和教学改革方向,学习教育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报告撰写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刻苦钻研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二、选题内容及方法1.选题内容教育调查的题目应结合本专业中小学教

2、学中涉及的各种理论、实践或有关教育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有关调查研究。2.方法各教研室组织教师编写教育调查选题指南供学生选择参考。教育调查题目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由选定,原则上一人一题。二、教育调查格式及要求1.教育调查的格式包括题目、前言(引言)、正文、参考文献等内容,篇幅要求一般应在2000字左右。2.教育调查报告按以下顺序进行装订:(1)封面(按照教务处统一格式打印)(2)正文(3)封底三、成绩评定教育实习调查报告是教育实习的重要材料,学生在完成实习工作后应及时提交四、资料存档和其他事宜1.学生教育调查评分结束后,应将实习作业、调查报告和教育实习鉴定表装入专用档案袋按照专业、学号分别整

3、理、编号、归档保存。实习成绩及时录入教务管理系统。2.学生教育调查涉及抄袭、造假、未按时完成等情况,指导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补做,合格后方可获得学分。关于“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在现代资讯发达的时代,网络在人们的生活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中学生肯在网上学习是一件好事,因为网上的确有许多许多有用的知识等待我们去学习,查资料,听音乐,看电影,这是善用网络的一个方面,我们应该对此鼓励和支持。1、 调查目的 通过对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探究中学生的上网情况,分析网络的利与弊,告诉青少年应如何对待网络,让网络这把双仞剑更多地成为学生的好帮手,让祖国的新一代茁壮成长。2、 调查对象

4、、方式、内容 (一)调查对象:中学生 (二)调查方式: 1.网上搜集2.查阅报刊、杂志3.实地调查 (三)调查内容:中学生上网情况及其利弊3、 调查步骤 一、确定研究目的:提出问题,通过网络查找来了解有关青少年的一些信息。二、整理数据:把调查的数据分析并整理,然后一一删减。三、具体分析:整合数据,写成论文4、 调查内容及问题分析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学生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也摆在我们面前:即由互联网这把“双刃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让部分青少年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而如今,网络犯罪在21世纪的案例中占了重大比例,可见,网络不仅可以让我们受益无穷,也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

5、危害。根据网络调查,我们了解到中学生是电脑网民中占比例最多的一大部分。而且,中学生犯罪的比例也随之增多,所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所产生的问题中,大多是由网络引起的。在近几年中,网络所引起的犯罪的速度也是变的比以前快。可见,网络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并不是骇人听闻。这应该引起大家对网络问题的关注。因为网络早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青少年的上网地点:48.5%的青少年在家上网;31.5%的青少年在朋友家或亲戚家上网;11.2%在网吧或电子游戏厅上网;在学校 上网占8.8%二、青少年的上网目的:玩游戏占48%;聊天的占24%;查资料占16%;其他占12%三、青少年上网时间和对上网时间

6、的满意度: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212分钟左右,如果平均到每日,约30分钟左右。37.0%的用户认为自己上网时间“正好”,认为“比较多还能满足”的用户占12.0%,认为“太多了”的仅为0.7%。31.7%的用户认为“比较少”,18.5%的青少年用户认为“太少了”。-以上数据由互联网提供5、 调查启示改革的春风催人欲醉,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互联网已走进了千家万户。网络已经成为包括中学生在内的民众获取相关信息,进行信息沟通的必然选择。互联网,好比浩瀚的信息、知识和娱乐的数字互联网的正面影响:网络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而且网上的东西丰富多彩,对我们中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7、而且所查的内容很广泛,让我们有“足不出户,始于足下”的感觉,能让我们了解更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不到的东西,让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互联网为我们学生提供了学习和求知的平台;互联网为我们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渠道,满足了我们的需求;通过上网,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因为在当今社会中,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五项技能之一。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发

8、布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青少年。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黄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 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这些犯罪主体以青少年 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另外,有关网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给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六、调查体会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中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

9、用而敬而远之。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学生上互联网的研究,探索新情况,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增强中学生上网的成效。 “网络成瘾”又称LAD(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照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所谓网络成瘾综合征(IAD),是指由于过度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出现增加使用时间、耐受性提高和戒断反应等现象1。我们要引导和规范相结合,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脑”和上网习惯。通过各种途径告诉中学生网络的虚幻性、信息的庞杂性,对其上网继续指导和适当规范,使其有防范意识,学会区分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的区别,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对中学生进行网络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意识。同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爱护,多听听他们到底在想什么。既带好路,又提供“保护”,在目前网络法规和技术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也许是目前家庭和学校解决上网不利影响的较为可行的一条重要途径。参考文献:1欧居湖,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6.11欧居湖,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6.1+1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成绩评定: 分院:(签章)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