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运动基础及gps卫星星历-new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66186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77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星运动基础及gps卫星星历-new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卫星运动基础及gps卫星星历-new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卫星运动基础及gps卫星星历-new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卫星运动基础及gps卫星星历-new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卫星运动基础及gps卫星星历-new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星运动基础及gps卫星星历-ne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星运动基础及gps卫星星历-new(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第三章 卫星运动基础及GPS卫星星历,GPS卫星的星历是描述卫星运行及其轨道的参数,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GPS卫星系统进行导航定位时,计算卫星在空间的瞬时位置。而研究GPS卫星在协议地球坐标系中的瞬时位置,就是GPS卫星的轨道运动理论。 1 GPS卫星轨道在GPS定位中的意义 卫星在空间运行的轨迹称为轨道,描述卫星位置及状态的参数,称为卫星轨道参数(轨道根数)。GPS卫星作为空间位置已知的高空观测目标,是确定接收机位置(或观测站坐标)的依据。在绝对定位中,卫星轨道误差直接影响所求,3.1 概述,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用户接收机位置的精度。在相对定位中,卫星轨道误差的影响

2、会减弱,但基线较长, 精度要求较高时(国家A,B级GPS控制网),GPS轨道精度的影响不可忽视。根据经验,其间关系可近似地表示为: 分别表示:基线长度误差;基线长度;卫星轨道的误差;观测站至卫星的距离。为满足精密定位要求,必须以足够的精度确定GPS卫星轨道。,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2 影响卫星运行轨道的因素 GPS地球卫星在空间绕地球运行,除受地球引力作用外,还受到日、月和其它天体的引力影响,以及太阳光压、大气阻力和地球潮汐力等因素的影响。卫星的实际轨道变得非常复杂,有不确定性,无法用简单而精确的数学模型描述。 各种作用力中, 地球引力的影响最大,其他作用力的影响相对要小的多(其它作用的影响

3、比之地球引力均小于10-5)。 把地球看作匀质椭球,匀质球体的引力称为中心力, 决定,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卫星运动的基本规律和特征。非中心力也叫做摄动力,包括地球非球形对称的作用力、日、月和其它天体的引力影响,以及太阳光压、大气阻力和地球潮汐力等。摄动力的作用使卫星的运动产生小的附加变化。中心力作用下的卫星轨道称为无摄轨道;摄动力的作用下卫星的运动称受摄运动,轨道称为受摄轨道。 由于摄动力影响小:分析卫星轨道两步:一研究无摄轨道, 描述卫星轨道基本特征;再研究摄动力的影响,对无摄轨道加以修正。确定卫星轨道的瞬时特征。,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3.作用在卫星上的力,G

4、P S测量原理及应用,二体问题:研究两个质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称为二体问题。 卫星轨道:卫星在空间运行的轨迹称为卫星轨道。 卫星轨道参数:描述卫星轨道状态和位置的参数称为轨道参数。 无摄运动:仅考虑地球质心引力作用的卫星运动称为无摄运动。 无摄轨道:无摄运动的卫星轨道称为无摄轨道。,4. 与卫星运动有关的几个概念,卫星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如果忽略摄动力的影响,地球可视为质量全部集中于质心的质点,卫星也可以看作是质量集中的质点。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地球受卫星的引力可表示为:,研究地球和卫星相对运动问题称为二体问题, 引力决定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卫星在上述地球引力场中的无摄运动称

5、为开普勒运动, 其规律可用开普勒定律来描述。,补充: 开普勒定律,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第一定律(椭圆定律):卫星沿一个椭圆轨道环绕地球,而椭圆的一个焦点与地球质心重合。 中心引力场中,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面是一个通过地球质心的平面,形状和大小不变,卫星离地球质心最远的点为远地点, 卫星离地球质心最近的点为近地点。在惯性空间的位置不变。卫星绕地球质心运动的轨道方程为:,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地心距;长半径;偏心率;真近点角) 。,开普勒第一定律(椭圆定律)描述卫星轨道的基本形态 及其与地心的关系.,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卫星的向径(地球质心与卫星质心间的距离

6、向量)在相等时间内扫过同等的面积。,开普勒第二定律内容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是不断变化的,卫星在近地点,速度最大。在远地点速度最小。,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开普勒第三定律(调和定律):卫星运行周期的平方,与轨道椭圆长半径的立方之比为一常量,该常量等于地球引力常数的倒数。,开普勒第二定律内容是卫星轨道椭圆的长半径确定后,卫星运行的平均角速度也随之确定,且保持不变。,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3.2 卫星的无摄运动,3.2.1 卫星运动的轨道参数,由开普勒定律可知,卫星运动的轨道,是通过地心平面上的一个椭圆,且椭圆的一个焦点与地心相重合。确定椭圆的形状和大小至少需要两

7、个参数,即椭圆的长半径及其偏心率 (或椭圆的短半径);为确定任意时刻卫星在轨道上的位置,需要一个参数,一般取真近点角,即在轨道平面上,卫星与近地点之间的地心角距,该参数为时间的函数,它确定了卫星在轨道上的瞬时位置。 参数as,es,fs (V)唯一地确定了卫星轨道的形状、大小以及卫星在轨道上的瞬时位置。,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体的相对位置和方向还无法确定。要确定卫星轨道与地球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亦可表达为确定开普勒椭圆在天球坐标系中的位置和方向。因为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椭圆的一个焦点与地球的质心相重合,所以为了确定该椭圆在上述坐标系中的方向,尚需三个参数。这三个参数的选择

8、并不是唯一的。其中一组应用广泛的参数,称为开普勒轨道参数,或称开普勒轨道根数。现将这组参数的惯用符号及其定义,综合介绍如下: 升交点的赤经,即在地球赤道平面上,升交点与,春分点之间的地心夹角(升交点,即当卫星由南向北运行时轨道与地球赤道面的一个交点)。 i轨道面的倾角,即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面之间的夹角。 上两个参数,唯一地确定了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体之间的相对定向,称之为轨道平面定向参数。 s近地点角距,即在轨道平面上,升交点与近地点之间的地心夹角,这一参数表达了开普勒椭圆在轨道面上的定向,称之为轨道椭圆定向参数。 在此,参数as、es、i、s和fs (V)所构成的坐标系统,通常称为轨道坐标

9、系统。其中,参数as、es、i、s的大小,是由卫星的发射条件决定, Fs为时间的函数。在该系统中,当6个轨道参数一经确定后,卫星在任一瞬间相对地球体的空间位置及其速度,便可唯一地确定。,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在图3-1中所示的二体问题中,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 (3-1) 地球O作用于卫星S上的引力F为: 式中:G万有引力常数, G=(66724.1)10-14 Nm2/kg-2 ; M,m地球和卫星的质量; r0卫星的在轨位置单位矢量。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卫星与地球 的运动方程:,3.2.2 二体问题的运动方程,(3-2),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设 为卫星S相对于O的加速度,则: 由于

10、M远大于m,通常不考虑m的影响,则有: 取地球引力常数=GM=1,此时(3-4)式可写成为:,(3-4),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设以O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为O-XYZ,S点的坐标为(X,Y,Z),则卫星S的地心向径r=(X,Y,Z),加速度 ,代入(3-4)得二体问题的运动方程:,左边(3-6)方程解的一般形式为:,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3.2.3 二体问题微分方程的解,1、卫星运动的轨道平面方程 直接由微分方程(3-6)求积分,可得卫星运动的轨道平面方程: 式中,X,Y,Z是卫星在地心天球坐标系中的坐标,,(3-9),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2、卫星运动的轨道方程 卫星运动的轨道方程为:

11、由于 ,所以(3-10)式可以真近点角V表示: 另外由二体运动的微分方程可求出常用的表示卫星运动速度U的活力积分:,3.2.3 二体问题微分方程的解,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3、用偏近点角E代替真近点角V 从表示偏近点角E与真近点角V的关系的图3-2,不难证明: 另外还可导出V和E的关系:,3.2.3 二体问题微分方程的解,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3.2.3 二体问题微分方程的解,4、开普勒方程 设卫星的运动周期为T,则卫星平均角速度为: 由此得到开普勒第三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建立轨道坐标系:坐标原点O在地心,X轴指向椭圆轨道近地点A,Y轴为轨道椭圆的短轴,Z轴为轨道椭圆的法线方向。在此坐标系

12、下可以得出著名的开普勒轨道方程:,作业,1.什么是卫星无摄运动和受摄运动. 2 画图表示卫星的轨道参数,指出各个参数的意义,说明各个参数的作用。,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3.3 卫星的受摄运动,概述 对于卫星精密定位来说,在只考虑地球质心引力情况下计算卫星的运动状态(即研究二体问题)是不能满足精度要求的。必须考虑地球引力场摄动力、日月摄动力、大气阻力、光压摄动力、潮汐摄动力对卫星运动状态的影响。考虑了摄动力作用的卫星运动称为卫星的受摄运动。,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3.3 卫星的受摄运动,概述 讨论二体问题时,六个轨道参数均为常数。其中卫星过近地点的时刻也可用平近点角M0代替。在考虑了摄动力的

13、作用后,卫星的受摄运动的轨道参数不再保持为常数,而是随时间变化的轨道参数。卫星在地球质心引力和各种摄动力总的影响下的轨道参数称为瞬时轨道参数。卫星运动的真实轨道称为卫星的摄动轨道或瞬时轨道。瞬时轨道不是椭圆,轨道平面在空间的方向也不是固定不变的。,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3.3 卫星的受摄运动,概述 研究卫星的受摄运动与研究二体问题的方法相类似,首先按卫星受到的各种作用力的物理特性导出其数学表达式,然后建立受摄运动的微分方程,最后解算微分方程而得出卫星运动的方程。,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3.3 卫星的受摄运动,3.3.1 各种作用力的特性及其影响 1、地球引力 地球引力场对卫星的引力包括地球

14、质心引力和地球引力场摄动力(由于地球形状不规则及其质量不均匀而引起)两部分。地球引力是一种保守力,可以建立一个位函数 来表示地球外部空间一个质点所受的作用力。其位函数的一般形式为:,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3.3 卫星的受摄运动,3.3.1 各种作用力的特性及其影响 1、地球引力 式中,r为质点地心矢径的模, 为质点的球面坐标。式右边第一部分GM /r为地球形状规则和密度均匀所产生的正常引力位,卫星在它的作用下做二体运动,其轨道为正常轨道。第二部分的R为摄动位函数。由于地球形状很不规则,其内部质量的分布也不均匀,摄动位函数R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封闭公式表示,可用无穷级数(球函数展开式)表示。R是卫

15、星位置的函数,它使卫星运动的轨道参数随时间而变化。略去10-6及更小量级的地球引力场摄动力的位函数可写为:,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3.3 卫星的受摄运动,3.3.1 各种作用力的特性及其影响 1、地球引力 式中, 是地球引力场位函数的二阶带谐系数。考虑到 则有: (3-22)式的 为已知的引力场常量,它为10-3 量级(天体力学中常称为一阶小量), 轨道参数 和卫星的矢径r的模及真近点角V。r和V可以进一步化为轨道参数a,e,M和时间t的函数。,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3.3 卫星的受摄运动,3.3.1 各种作用力的特性及其影响 2. 日、月引力 卫星和地球同时受到日、月的引力。日、月引力造

16、成卫星相对于地球的摄动力可表示为: 式中,Ms,Mm 分别表示太阳与月球的质量,rs,rm 与 r 分别表示太阳、月球和卫星的位置矢量。 日、月引力的量级约为510-6 m/s2 ,在五天弧段对卫星位置的影响可达13。这意味着需要以10-4 10-5 的相对精度确定这些引力,即精确至10-10 m/s2。对于太阳、月亮位置的计算应按这一相对精度要求。,GP S测量原理及应用,3.3 卫星的受摄运动,3.3.1 各种作用力的特性及其影响 3. 太阳辐射压力 卫星在运动中受到的太阳光辐射的压力为: 式中,K 为卫星表面反射系数; 为光压强度,在距太阳为地球轨道半径处太阳光压强度通常取为4.560510-6 N/m2 ;S为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卫星截面积; 为太阳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单位矢量。 对于GPS卫星五天弧段,太阳辐射压力可使卫星位置的偏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