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述文》word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0865783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论述文》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优秀论述文》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优秀论述文》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优秀论述文》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秀论述文》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论述文》word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准论述文格式:拥抱虚拟,珍惜现实 当高科技带着虚拟世界向我们冲来时,有的人难以接受、刻意远离,有的人迫不及待,沉溺其中,而我的选择是拥抱虚拟,珍惜现实。 虚拟世界就如同险要地形中的一根拐杖。坚决不用者,将跌跌撞撞、难以前行,最终被时代潮流击垮;过分依赖者恨不得将它变成轮椅,最终丧失行走能力,空虚无助;唯有以之为辅者,着眼于现实,方可大步向前,攀上高峰。 虚拟世界融入我们生活之时,我们不应刻意远离。对新事物过分抵制,将使我们落后于时代潮流,当发现自己已孤身一人站立于潮流之后时,再想追赶,已为时过晚。毕竟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虚拟世界能够以如此快的速度兴起,必然有它不同寻常的优越

2、之处。比如只需在家安装VR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在商店里试衣穿衣,在诊室里与医生交流,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等等。由此可见,虚拟世界为我们带来的便利是革命性的。另外,伴随着虚拟世界的电子信息系统,也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改变。在虚拟世界中,由于大规模的电子信息化,各方面的信息都将快速准确地被呈递到我们眼前。如此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若是拒绝,又该如何实现发展呢? 与此同时,过分依赖而沉溺其中的做法同样不值得提倡。虚拟世界是生活的助手,是万万不可作为精神的寄托所的。虚拟世界如此便利,能化许多不可能为可能,它可以让你和远方的亲人轻松见面、聊天,可是,它却不能弥补亲人心中因你不在而产生的空缺。精神世界

3、是人高贵之所在,正是因为高贵,所以无法替代,若是渴望以虚拟世界来替代一切,结果必是精神空虚,不知所措。 于是,我认为最理想的状态应是拥抱虚拟,珍惜现实。积极地融入虚拟世界中去,学习使用虚拟世界来辅助我们的生活。然而,当远方的亲人需要你时,别再依赖虚拟世界了,用你的真诚,来珍惜现实中的相聚吧!虚拟世界是一股大潮流,何以傲立潮头,又不失本心?唯有拥抱虚拟,珍惜现实。 刻意远离、沉溺其中,皆非正解。1.面对虚拟,选择拥抱虚拟,珍惜现实。 为什么要提这个观点?有人刻意远离,有人沉溺其中。(1)为什么要拥抱虚拟? 抵制(远离),落后于时代; 虚拟,是时代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虚拟,带来革命性便利(举例

4、); 虚拟,带给我们信息化生活。(2)为什么要珍惜现实? 虚拟,带来便利:化许多不可能为可能; 虚拟,不能代替一切(精神)。3.怎么拥抱,怎么珍惜? 融入使用不依赖。论述文写作思考:1.针对这个作文题,我的观点是什么? (符合题意否?极端吗?)2.我的观点是针对什么(现实)问题而提的?3.支持我观点的主要理由有哪些? 从问题产生的因、果角度来阐述观点的正确。外部原因(社会环境、历史文化影响等)内部原因(主观原因、事物本身复杂性等)4.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解决现实问题,是论述文生存的意义。 优秀论述文范例: 且以作品论英雄 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模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

5、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同样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过去了,却没有看见。”试想,若是杜甫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又何来发自肺腑之言?伟大的心灵投影在文学上,依然是伟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 我们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读犹太人斤斤计较、视财如命的险恶心肠,末了明白人不能为金钱

6、(所)奴役,要追求人性上、人品上的美与良善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的岁月一直为钱财奔波。他敛财如命,甚至发放高利贷敛资,更因(有)一家人无法如期还清财物而气急败坏、对簿公堂。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问的“文章宁复见为人”,便显得格外讽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笔杆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样操琴无数、推演其人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样“知其人、论其世”呢?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人类的文明本身就是宽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所谓“文以载道”,作品之“道”为其根本。我们不妨说,如果一部作品传递了人品的真善美,读之令人动容、发人深省,那它就已经达到了“作品”所应达到的目的,至于作者本人如何你无法从作品中推知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并不在对作品的考虑范围之内。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要且以作品论英雄。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愿意将其内化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竭力量。 作者终将逝去,其人品也会销蚀不见;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泽古今。作为重,道为重,人品须臾如苍狗,应以作品论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