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安全性》word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0865421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安全性》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药安全性》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药安全性》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安全性》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安全性》word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中药的安全性近二十年来,由于中药的使用造成中毒事件的出现,使得中药的安全性被一度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中医药安全性问题事件在近年频频发生,这对一向自许为“安全、有效”的中医药带来极大的挑战。加之一些媒体对有关中医药安全性问题事件的过度宣传和误导,使得人们对中医药安全性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世人并不怀疑中医药的药效,但怀疑中医药的安全性”的观点已经成为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瓶颈。对于中药安全无毒这种观点,我个人的看法是,安全并不是代表中药无毒,一切不讨论剂量和使用方法就讨论毒性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如果剂量在人体的承受能力之内,并且对人体影响甚微,他就可以认为是安

2、全的。药物作用都具有二重性 , 即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药物作用于人体, 可以出现有利于防治疾病的作用, 也可以出现不利于人体健康的作用 , 凡有利于防治疾病以及在医疗卫生上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作用为防治作用 ;凡不利于防治作用 , 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为不良反应,“药”是治病的物质,“毒 ”是药物的一种属性, 中药有毒无毒以及毒性强弱都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如剂量、炮制等)可能相互转化。我们应该辨证地看待药物的毒性。对于出现了一点或者可能会含有的毒性而宣判中药的死刑,我觉得是一种因噎废食的行为。众所周知,中药就是自然界里的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天然药物,人们在还没有

3、学会耕种以前,都是以它们为食物的。其中的大多数是安全无毒的。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清楚地知道了哪些是安全无毒的,哪些是有毒的,其毒性的大小,中了毒如何去解救。哪种对人体有好的作用,哪种对疾病有治疗作用,这种对人体有治疗作用的天然物质便称为中草药。人们还发现复方药物的使用更有效,于是又总结出了处方用药原则:君臣佐使、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等,使中药的应用达到有效、安全、无毒等要求。具有毒性的常用中药只占5%左右,中医能将其化毒为药、变废为宝、变宝为利。中医只要辨证准确、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时间去使用,毒性再大的中药也是非常安全的。这种自然界的天然药物不光中国有,国外其它许

4、多国家同样在在,只是品种没有我国那么齐全,更不懂应用,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有的也只属于民间的土方土法。人们一直诟病中药的有毒成分,其实在很多西药上面,它同样有很多的使用禁忌和不良反应,但是却很少人们去提这个事情。举个例子,青霉素的应用过程中,已经造成了许多人的死亡,而且现在已经有许多药可以代替青霉素,然而却没有人提出青霉素应该禁用。药物分治疗量、极量、中毒量、致死量等,药物的治疗量与中毒量相差越大,其毒性就越小、安全性就越大,反之亦然。以中药茯苓为例,10克就可达治疗量,但服用500克仍未见毒性反应,其毒性就非常小,可以说是无毒的,因此也是最安全的。大多数的西药其中毒量常常只有治疗量的2至

5、5倍,也就是说,西药与中药相比,其毒性大、安全性小。这就是西医医护人员稍不小心就会立刻致人死地的原因。对于近二十年出现的中药安全事故,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药物本身含有的毒性中药大部分是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比较复杂, 如生物碱、皂素、鞣酸质,挥发油等。既然是药, 其多数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地讲, 中药的副作用比人工合成的西药要小些, 但也有些药物毒性较大, 如红砒石、白砒石、水银、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藤黄等。毒性稍轻些的有: 白附子、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马钱子、巴豆、生天南星、生甘遂、闹羊花、天仙子、蟾酥、土木鳖、吕宋果、云轴子、枫茄子、枫茄花,生硫磺、巴豆霜、

6、白降丹、罂粟壳等。当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慎重, 如枫茄花浸酒,口服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剂量过大,常会引起中毒死亡。正天丸在英国遭警告称其造成肾损害,英国药品与健康产品管理局发布的声明中指出,正天丸中含有乌头碱成分,对心脏或者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毒性。含乌头碱成分的中药,如附子等,在英国被列入严格限制使用的药物清单。因此,有毒性的中草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二、使用量过大中药书籍中未标明有毒的几百种常用中药,在常规用量下是安全的,但如随意加量,则会出现不良反应。有些中草药虽然毒性轻微,若使用剂量过大,则会产生严重毒副作用。如木通有通乳作用,若用其大剂量( 50g) 与猪蹄同煮,服后会发生肾功能损害。

7、又如白果,因其含有微量氢氰酸,在过量情况下,就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惊厥、抽搐、肢体强直、皮肤青紫、瞳孔散大、脉弱而乱,甚至昏迷不醒等中毒现象。三、药品配伍禁忌中药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十九畏”,西药也有各自的配伍禁忌。而在中西药合用中同样应注意配伍问题, 配伍得当,能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 若配伍不当, 则会降低疗效,甚至引起毒性反应。例如: 含甘草的中药与阿斯匹林配伍,会造成消化道疾病加重。安胃胶囊与硫酸亚铁或磷酸可待因等硫酸盐同时并用,在胃肠道可产生难溶性化合物,影响上皮细胞膜对其的吸收;这是因为硫酸盐类药物或硫酸盐类药物与安胃胶囊相遇,由于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可能生成溶度积较小的磷

8、酸钙及硫酸钙,而产生沉淀影响其吸收,降低生物利用度。那么对于目前许多人对中药不安全这样一种戒备心理,我觉得也需要每一位中药行业人员付出巨大的努力。一, 需要更正人们对中药的毒性认识的盲点鉴于以上这些影响中医药安全性的原因,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宣传,使广大公众全面客观地看待中药安全性问题,并积极与国外进行有关中草药安全性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以增进理解和沟通 , 使安全有效的中药能在国外得到认同, 以利于中药走出国门。此外,大众媒体要正确认识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做好中药不良反应的科普工作, 进行科学宣传, 防止误导。既要禁止违反科学原则、夸大疗效、隐瞒毒性及不良反应的错误宣传 , 也要防止片面夸

9、大中药不良反应的情况 。1992年比利时发现第一例“中草药肾病”患者,并先后累积报道了100例。但这不能归罪于中医药,这是西方人不懂中医中药,脱离了中医理论指导,盲目滥用的结果。他们让肥胖者长期(13年)连续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关木通、广防已及大量西药成份的“消条丸”来减肥?哪有不出事的道理啊?其实国外将含有马兜玲酸成份的中药关木通、广防已所引起的肾病命名为“中草药肾病”是不科学的。国内外许多肾病专家都要求改为“马兜铃酸肾病”。其原因是“中草药肾病”这一命名,可能会贬损一个许多人正在使用的医药系统;带有一定的种族歧视。二、严格执行对中药生产加工过程的监管力度,杜绝不合格药品的流通加强中药安全性基

10、础研究,加强中药材种植、炮制(制剂)的研究,加强中药有毒成分、毒性机制的研究,加强中西药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规范中药的临床使用,治病投药必须按照中医理论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具体用药要因人、因时、因地、因病而异,辨证处方选药配伍,随证加减,同时要注意用药禁忌和用量,要“中病即止”;建立适宜的中药标准,使之达到科学化、标准化,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三、建立完善的中药不良反应数据库通过收集中药不良反应病例资料,建立中药不良反应数据库, 实现国内外中药不良反应信息共享, 是研究不良反应发生特点, 预防和减少不 良反应发生的重要途径。同时,建立和完善中药不良反应数据库不仅可以为新药审批、药品上市后 再评价提供依据, 也可为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信息 , 更可为医患 双方提供安全合理用药信息。综上而言,我觉得中药是安全的,这种安全是一种相对的安全,是建立在它正确、正常的使用基础上。药物有毒性不可怕,关键是看看它有没有保留价值。一是权衡一下疗效与风险,二是考虑有没有更安全有效的替代品。当然,要彻底消除人们心中那些对中药的疑窦和顾虑,我们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