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4.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63727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4.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经济生活4.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经济生活4.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经济生活4.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经济生活4.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4.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4.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 19811990 ):实现GNP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 199120世纪末):使GNP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GN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1 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讨 论:根据你个人的调查,以及和同学们的交流,你认为和过去的生活相比,现在有些什么样的变化?( 主要从衣、食、住、行、用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从微观上,城乡

2、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总体小康的的不足,(注:以世界银行2008年发布的划分标准为依据),2009年,我国GDP以5.2万亿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GDP 仅3678 美元,排名第100位,卢森堡以104512 美元排名第一。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仍属中下等收入国家。,我国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到37%和43%(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550万人,农民工人数为2647万人(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我国目前的小康还处于生存性消

3、费,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我国的总体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2009年,人均GDP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落后地区,上海市人均GDP达11320.41美元,湖南省2837.92美元,最低的贵州省1350.98美元,苗家人的学校,上海市的小学,我国的总体小康是发展不平衡的小康,1 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从微观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从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 我国总体小康的特点 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3 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4、,总目标: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发展比较平衡的小康,更全面的小康,为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全会提出了今后五年发展的九大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有什么区别?,低水平低标准,人均GDP只有100

5、0多美元,较高标准,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全面发展的小康。,发展很不平衡地区、城乡、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人口,标 准,生活质量,社会发展状态,(2)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本世纪头二十年不 可多得的战略机遇,(1)当前总体小康的不足,4.提出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主要原因,引思明理领悟经济观点,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 好又快发展。,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 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6、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大约36万亿元人民币,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的经济总量将从目前的世界第6位,提高到 第 3 位,仅次于美、日两国。,目前我国有6000万人处于低水平的温饱,城镇尚有1800万人纯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未来510年全国每年新增适龄劳动力人口至少1000万,目前尚有1400万城镇下岗人员和1.5 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要通过20年的努力,城乡建立起一个财力雄厚、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促进就业,控制基尼系数,使人们达到殷实的小康。,思考:我国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是什么?,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世界每亿美元GDP能源消耗量(万吨标准煤当量),思考:我国经济发

7、展存在什么问题?,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就业、社会保障),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 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 又快发展。,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总体小康的成就(微观 宏观) 总体小康的特点 全面小康的目标,具体目标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知识结构,又好又快,科学发展,自主探究,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为什么?)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四点) 3、促进国民经济又好

8、又快发展的措施?(怎么办?五点) 看谁找得准、记得多、效果好,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猛兽搬的洪水!,沙尘暴又来了!,片面的经济发展及其后果,白色污染,GD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 。,但是GDP远非“完美” GDP,不能直接反映老百姓人均实际收入 GDP,不能有效显现环保的品质指标 GDP,更不能反映出人类为经济增长而付出的代价 GDP没有告诉我们,青山绿水又浊了几多?土地资源又没了几顷?朴朴古貌的老弄幽巷又少了几条?,绿色GDP 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1)

9、片面的经济发展及其后果,(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自主探究,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为什么?)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四点) 3、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怎么办?五点) 看谁找得准、记得多、效果好,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1)片面的经济发展及其后果,(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2)核心是以人为本,(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4)根本方法是统

10、筹兼顾,(1)第一要义是发展,(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面对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将向何处去?中国政府怎样避险,如何应对?备受海内外瞩目。在此背景下召开的一次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就成了重要的观察窗口。 根据中国政府网的资料显示,从2008年11月5日到今年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共召开了39次。 梳理39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一个个议题、一项项决策,可以清晰地看到:党中央、国务院面对经济生活面临的复杂局面,精确把握中国经济自身发展阶段和规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果断地作出了一系列新的决策部署,使中国继续踏出稳健的

11、前进步伐。 从39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议题和决策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注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国务院常务会议精心运筹危机下“国计民生”的中心主题,也是贯穿39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一条中心红线。,(1)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见第四课 P30) 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12、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见P87),百姓从政府哪些措施中受益?,自主讨论:,(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 发展 协调 发展 可持续 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全面发展,社会更加和谐,协调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

13、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统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 统筹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十个统筹,自主探究,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为什么?)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四点) 3、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怎么办?五点) 看谁找得准、记得多、效果好,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4、核心关键)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任务)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中之重)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基本国策)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去年底中央为应对金融海啸,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令中国保持高速经济增长,思考:,材料中哪些措施促进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措施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措施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措施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措施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

15、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品牌。 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DVD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依赖进口。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缺乏自主品牌,缺少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中国是一个制造业的大国,但不

16、是一个制造业的强国。,措施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些信息给我们:,经济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统筹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措施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措施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继续实施区域总体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2009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从今年的“保增长”为首要任务到明年的“促转变”为发展重点,政策思路的调整凸显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力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心。,措施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