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62888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59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比较,二、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与古希腊民主政体成因比较,1(2011年山东文综)“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由于开庭前,陪审员对整个案情一无所知,只凭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很难对案件做出正确的判断,说明古雅典司法制度的不公平性,也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故选B项,不选A、

2、C两项;单独的陪审员制度不能说明其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故D项错误。 答案:B,2(2010年天津文综)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 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 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解析:平民在雅典是一个政治概念,不是一个经济阶层,指没有政治特权的公民,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平民中的新兴工商业者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答案:D,3(2011年浙江文综)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 老子向

3、往的理想社会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罗马法的基础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 B C D 解析:老子希望社会退步到“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雅典民主政治的前提就是小国寡民,故符合题意。屈原的“美政”理想是政治改革的目标,不是社会状况。罗马法的基础是十二铜表法,与小国寡民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答案:C,4(2010年江苏单科)“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解析:从材料

4、信息看,依据罗马法,法官审理案件,必须依据法律条文,公民向法官提出申请,法官才能受理,这说明罗马法非常注重法律程序。 答案:A,5(2011年安徽文综)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了

5、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 (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 (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解析:第(1)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隋唐之前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由此得出“变化”;“影响”可以从“打破了旧的”“形成了新的”两个角度

6、回答。第(2)问,材料中的“根基”实际是贵族制的社会基础,“作用”可以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回答。第(3)问,“不同”的表述要注意可对比性,从性质、作用、标准等角度回答;“社会观念”可以从人们对知识、财富、个人价值等问题的态度回答。,答案:(1)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2)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商业发展。 (3)前者是封建政权人才选拔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奴隶主政权任用官员的范围。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前者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前者未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后者促使旧氏族贵族专制走向奴隶制民主政治。 中国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中国人崇尚“学而优则仕”,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西方人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重视个性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