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攻略(新课标)第一编第一部分第七专题第二节巧赏析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62418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96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攻略(新课标)第一编第一部分第七专题第二节巧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攻略(新课标)第一编第一部分第七专题第二节巧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攻略(新课标)第一编第一部分第七专题第二节巧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攻略(新课标)第一编第一部分第七专题第二节巧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攻略(新课标)第一编第一部分第七专题第二节巧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攻略(新课标)第一编第一部分第七专题第二节巧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攻略(新课标)第一编第一部分第七专题第二节巧赏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巧赏析,高考热点透析,考点探究 近两年的诗歌鉴赏能力考查,主要表现在炼字(语言)、情感、内容、手法四大方面。表现手法中又特地将修辞单独进行考查。考题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巧妙地切入设计命题:或直接从文入手,或借助评点设题;或是细节,或是炼字,或考词眼;或抓景与情、动与静、虚与实的关系;或考查形象、意象、意境的把握;或赏析各种修辞手法等等。,一轮盲点 1.缺乏分析导致答案空泛。 2.不用术语导致表述不够严谨。,二轮对策 1.如果题目问“如何表现情感”这等于是间接考查表达技巧,必须准确答出诗人表现情感的技巧。实践中,考生最怕的是分析。其实,分析很简单。就是写出你从哪些地方理解到这些情感的过程,或

2、依据内容、手法,或结合背景,不一而足。 2.回答诗歌鉴赏题目最好用简洁的语言即术语来作答,答出关键点来。高考阅卷,是按关键点给分的。只要有关键词语、关键点,就可以获得分数。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术语,在拟写答案时就不会言而无文,文字也会有专业水平。,高考阅卷报告,一、(2011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答:_ 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答:_ 【考生答案】 1总领全

3、词,点出主旨。 2一问一答,借景写出了自己的感情。,【答案矫正】 1考生答案思路正确可惜分析不全面,没有从内容的角度分析开篇的作用。开篇的作用一般包括以下几点:引起下文,统领全文,为下文奠定感情基调,为下面的抒情作铺垫、渲染某种氛围等。 2考生答案错在没有运用术语表述,答案空泛。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注意答题的一般模式:表现手法简析思想感情。,【规范答案】 1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2以情相问,以景作答。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二、(2011年高考湖南卷

4、)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春暮西园 高 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_,【考生答案】 这首诗用词凝炼,语言清新,运用很多修辞手法,感情愉悦。 【答案矫正】 考生答案空泛,缺乏结合具体诗句的分析;题干要求任选一角度的要求被忽略。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要注意从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四方面入手来回答,这就是高考中的“小切入,大联系”,平日要多积累多练习。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这里的关键是如何解决选取恰当的

5、角度的问题,角度选对了,答题就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否则,就很难发挥出最高水平。答题的时候要注意先提炼出要点,然后再结合诗歌做具体分析。我们可从以下角度分析。(1)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当。(2)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做具体分析;也可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3)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4)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规范答案】 (示例)高启的这首小诗语言非常

6、注重炼字。“满”“过”等用得极具艺术含量,传神,感染力强。“满”,将“晴波”洒满“绿池芳草”的情景写得立体可感。“晴波”即阳光,它本来是无形的,诗人在这里用一“满”字,就将这无形的东西写得有了形状。“春色”是诉诸人的视觉的,诗句用一动词“过”,就赋予“春色”以动感,将事物写活了。,考场抢分策略,一、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三要点 1辨析表达方式 诗歌的表达方式很多,我们要通过平时的训练,使自己提高正确辨析各种表现手法的能力和技巧,以达到能够迅速选择正确答案的目的。,2洞悉表达效果 表达技巧是为主旨服务的。因此,在分析表达技巧时,必须结合各种表达技巧的特点,密切联系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其中渗透的诗人的思想感

7、情,重点评析其作用、效果。 3规范答题步骤 答题步骤:(1)指出诗歌表达方式的显著特点;(2)结合诗句阐释表达方式如何运用;(3)简析表达方式对塑造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二、不同考查形式解决例析 1赏析修辞手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考题直击】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 此诗作于天宝年间,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分析尾联的修辞效果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日”喻帝王,“浮云”喻小人,比喻修辞格的运用含蓄地表达了

8、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皇帝被奸邪蒙蔽而自己报国无门的伤痛,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2赏析抒情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考题直击】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答案】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3赏析描写手法: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考题直击】 漫成一绝 杜 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美景?,【答案】 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蜷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光笼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